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年的民心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9:06 黑龙江日报

  杨瑞莲 蔚然 本报记者 徐大勇 邱成 摄影报道

  开篇的话

  转眼间2005年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们的身边有好多大工程在进行着,例如尼尔基水库开闸蓄水。年初时,视觉新闻版面的“与大项目亲密接触的人”就对这些工程的
人和事进行了报道,但是还有一些工程是在无形地进行着,这就是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的民心工程。这些民心工程宣传不多,不易被人们关注,但涉及人员广泛,造福百姓众多,实在是值得我们宣传和推广的好工程。时值岁末,视觉新闻版推出“2005年的民心工程”栏目,盘点这些为百姓所称道的民心工程,希望各地互相借鉴,帮助百姓过上他们期待的幸福生活。

  潘黎,牡丹江人,2001年和妻子双双下岗后,他曾做过多种工作,可是生活都没有改善。2004年他和妻子发现家政服务在牡丹江市有很大的空间,可是他们没有资金,正在犯愁的时候,牡丹江市政府开始实施万名党员手拉手真情帮扶活动,市统计局的党员干部唐福泉找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名义为潘黎夫妇从银行贷款一万元。当年的2月,潘黎夫妇的家政服务社就开办起来了。经过头期的艰苦创业,他们的家政服务公司渐渐有了名气。潘黎想到当初获得的帮助,决定回报社会,帮助和他一样有困难的兄弟姐妹。记者近日来到潘黎的家政服务社时看到,他正在给几个家政服务员上培训课。这些人员都是下岗职工。潘黎说,目前他们已经帮助300多名下岗姐妹们从事家政服务。他的家政服务社也成为了牡丹江市的扶贫示范基地。

  据了解,牡丹江市开展万名党员帮扶弱势群体活动以来,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帮扶网络,党员们出资或帮助困难人员贷款、开店、搞养殖、种植业等,让受帮扶的人找到立足点,再通过“送项目、送岗位、送信息、送物资、送技术”等活动,使受帮扶群众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一年来通过帮扶困难职工的小型经营项目,大批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或者自主创业。该活动目前已帮扶16000多人,有3000多特困职工实现了脱贫解困。

  

2005年的民心工程

  潘黎家政服务社的家政服务员天天都有活干。

  

2005年的民心工程

  家政服务员的工资每月平均600多元。

  

2005年的民心工程

  安金丽在党员的帮助下在家养猪,由于精心饲养已经有15头存栏猪。

  

2005年的民心工程

  帮扶对象赵广祥(右)开了食杂店后,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