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样板跑道 市政金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9:10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见习记者吴越

  浦东国际机场地处浦东新区和南汇区交界的濒海地带,位于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前缘,属长江河口-濒海沙嘴相地貌类型,为近数百年来淤积而成的新海滨平原。1999年,浦东机场一期建设刚刚结束,卓有远见的机场指挥部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吹砂造地,为未来的第二跑道、第三跑道、第四跑道预留下20多平方公里的空地,也预留了供土地自然沉降的时间

  从海变成陆域,从陆域变成地基,又从地基变为符合要求的飞机跑道,经历无数次失败的试验和艰辛的劳动。

  浦东机场第二跑道工程建设条件差,工期紧,要求高。施工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地基软弱,第二跑道的建设是典型的大面积深厚不均匀软土地基上的场道工程。作为国内第一条在软土地基上建成的F类运行等级的跑道,其道面结构体系和使用性能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连接第二跑道与一期飞行区和航站区的联络滑行道涉及国内软土地基上跨度最大、承载要求最高的飞行区地下穿越通道工程的建设。

  指挥部针对第二跑道工程涉及的技术难题多、关键技术问题多、专业内容多、施工单位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把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工程的全过程,建立起上下、纵横、专业的质量技术管理网络。工程建设中,指挥部建立了包括设计、施工、监理在内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所有参建单位的整体技术优势和作用,形成了多层次团队技术力量。建设单位把制订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质量控制依据,编制统一的道面工程关键工序的作业工法,建立以样板段推动大面积施工的质量控制链,组织对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并持证上岗等质量管理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并创造性地制定了《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管理)大纲》,把指挥部的各项建设管理活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工程指挥部还与同济大学共同研究开发了工程建设计划进度控制系统软件(P3系统软件)。该系统软件通过横道图或网络图等形式,把工程建设所涉及的设计、施工、采购等环节进行有机地协调和衔接,找出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节点和瓶颈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修正,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控制能力。

  技术方面,指挥部重点开展了土方与地基处理工程技术、道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联络滑行道地下通道工程技术等一系列科技攻关活动。在场道地基处理上,以控制地基不协调变形为原则,在场区吹砂补土、堆载预压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高真空降水+低能量强夯+冲击碾压”的浅层处理方案。在道面结构上,通过结构组合的优化、材料配合比的改进和施工工艺的革新,防止了道面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改善了道面平整度、提高了道面排水性能和摩擦系数。在联络滑行道地下穿越上,以通道结构与临近区域的变形协调为原则,通过缜密的结构分析和方案论证,将传统的通道桥改为更加合理、经济的地道结构。与此同时,还探索完善工程施工新方法、新工艺,创新了高真空排水工法、冲击碾压工法、道面拉毛工法、道面刻槽工法、道面平整度控制工法、道面接缝工法及道面平整度整修工法七套工法,为机场场道工程施工技术增添了新的内容。

  就是这样,把一个“难题工程”打造成了“样板工程”。第二条跑道在民航总局的验收中,被认为是近年来国内机场建设中质量最好的跑道之一,获得上海市市政金奖。

  “样板”增强了建设者的自信力。在做第三条跑道时,指挥部收集汇总了浦东机场已建成场道不同地基处理方式的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的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沉降状况,地基土层分布、土性差异,总结不同地基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地基处效果,对现有场道地基处理方式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目前,第三跑道已完成试验工程,确立了“在浅土层使用冲击碾压法、在地质不平均区域使用真空预压法”的地基处理方案。“艺高人胆大”,据总工程师刘武君说,摸准了路子,在接下来的跑道建设中,成本还会降低。

样板跑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