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常州市十一五规划建议发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15:52 常州龙网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制定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5年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立足现实,着眼率先,推动发展向更高目标迈进,讨论

  了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要求更高压力更大

  (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是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加快发展激烈竞争的新形势,面对非典疫情等灾害的新挑战,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矛盾,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两个率先”、富民强市为总目标,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主线,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科教兴市、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积极顺应

宏观调控,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全力推进“两个率先”、富民强市,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外资、民资新一轮突破,全力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全力推进生态常州建设,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2005年完成1300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超过4500美元,“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经济实力更快提升,改革开放更快推进,社会事业更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有新进步,党的建设有新加强。“十五”时期是常州发展经历挑战、经受考验最多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改革开放成效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标志着我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2)“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仍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国家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注重扩大内需,要求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发展,全面争创新的优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是全国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国际产业和资本向这一地区转移的趋势没有变,我市将是下一轮外资、民资选择和集聚的重要城市之一;省委、省政府对常州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对未来充满信心,增添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动力;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市具备了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和经济实力,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市场化程度较高,国际化水平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创业创新创优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动力越来越强大。我们发展的基础比“十五”更好了,但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比“十五”更高了。未来五年将面临更明显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间的竞争格局正在经历一次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不进则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明显,提速争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我们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比较早、比较集中地显现出来,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水平不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税源经济增势不强,大企业、大项目缺乏;开放型经济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开发区、园区等载体建设不适应新一轮竞争的需求;创业创新创优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扩张、企业做大做强的机制体制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土地、资金、能源和高素质劳动力等发展要素紧缺的问题突出,环境承载力下降;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仍不够协调,农民持续增收、就业持续增长难度加大,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较多。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视矛盾困难,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推动常州经济社会更好转入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3)“十一五”是常州加快“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是常州处于由“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挺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承前启后、为后十年常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基础、增后劲的重要时期。要抓住关键时期的关键举措,十分注重科学发展,把握工作全局;十分注重自主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十分注重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十分注重富民安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促进统筹和谐;十分注重资源节约,转变增长方式。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开拓创新的胆略和气魄;以富民优先为导向,追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以两手齐抓为保障,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二、全面贯彻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落实“五个统筹”,贯彻“六个必须”,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目标任务,确保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率先发展是中央对东部地区的明确定位,“两个率先”是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明确要求,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更是对常州发展的殷切期望。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十一五”发展的最新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我市“两个率先”全过程,统领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力,真正做到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突出富民优先,在发展的战略途径上突出科教优先,在发展的价值取舍上突出环保优先,在发展的模式选择上突出节约优先,加快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常州。

  (5)“十一五”时期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定位,落实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增创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优势,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早日把常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城市。

  (6)“十一五”时期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十一五”发展的核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是常州要实现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更快增长,“十一五”发展的重点是加快创新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十一五”发展的途径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力争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因此,必须切实做到“六个加快”:

  加快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和社会化创新平台,同时积极推进环境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领域的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加快产业升级。把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构建现代服务业高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点任务,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构筑现代制造业竞争优势,同时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撑工业化和争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确保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质量在省内位居前列。

  加快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找准差距,总结经验,抓住机遇,以更大力度推进经济国际化,扩大对外开放,全面突破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和重大项目,迅速增强招商引资的能力、素质、水平,迅速增强外资对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带动力。

  加快城乡统筹。贯彻“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完善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把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纳入城乡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金坛、溧阳两市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竞争位次不断前移。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健全社会利益调节机制,使全体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怀,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确保社会稳定、政治稳定。

  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坚持节约优先,推进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能源、资源单位消耗全面下降,着力推进集约发展,科学支撑率先发展。

  (7)“十一五”时期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在全省率先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同时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较快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基本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0000元;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行业竞争力的大企业明显增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劳动者素质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力争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中心城市能级迅速提升,南北两翼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品位、交通体系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显著优化;生态环境切实改善,“绿色常州”基本建成,“生态常州”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和人居环境良好;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环境竞争优势更加突出,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省前列。

  三、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8)率先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上着力提升农村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上着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乡风文明上着力改变陈规陋习、丰富文化生活,大力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村容整洁上着力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工程,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管理民主上通过坚持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制度,依法保障农民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建设农村政治文明。

  (9)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统筹推进城乡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实现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导向,统筹安排农村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生态区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加强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强化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后的后续组织和管理,逐步形成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的农村新型布局。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逐步形成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流通、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建立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10)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始终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把工作重点放到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上来。进一步巩固农民增收基础,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强化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促进农民直接受益。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继续贯彻“六放”方针,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加速成长,大幅度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通过集体资产量化、增加物业收入等途径,让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增收来源,不断提高农民资产性收入比重。组织实施一批扶贫帮困重大项目,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帮助经济薄弱镇村加快发展,实现全体农民共同致富。

  (11)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在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稳定的种植业、高效的养殖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基本建成具有常州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特种水产和优质粮油等优势产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三资”进入农业领域,壮大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园区和优势产业带。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推进农机化进程和农村水利建设,加强农业设施现代化建设。强化规模农业、品牌农业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12)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大改革”。全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全面建立产权清晰、运作规范、利益协调的新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和增值水平。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流转方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壮大行业龙头合作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四、鼓励支持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13)推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专利开发、新品推广、成果产业化、自主知识产权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致力培育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以园区为主的产业化体系,以政府和中介机构为主的服务体系,以市场为主的成果交易转化体系。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作用,大力组建“一站两中心”等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创新服务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创业咨询、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把支持重点放到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转化、重大产业技术集成、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工程。发挥风险投资基金作用,扶持发展一批创新创业投资机构,在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实行银企合作,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证券和海外资金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围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紧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计划,加强和国内外大院、大所、大学的紧密联合,强化集成创新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争取有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着力培育、支持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超常规成长,加快形成技术高地、产业高地和规模企业高地。

  (14)加快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常州市制造业升级纲要》为目标,切实引导和加强外资、民资和投资在产业升级中的驱动作用,高起点承接高端环节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产业,着力将制造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行扩张优势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举,重点扶持培育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及机车车辆等一批具有技术、产品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和能源产业,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关键适用技术,促进农业机械、纺织服装、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生物、新型环保等战略性产业,为扩大优势产业领域提供储备。着力加快企业规模扩张,以优势企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把知名品牌建设摆到企业竞争的重要位置,扩大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合作,争创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

  (15)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带来的服务需求,把握国际服务业资本转移的现实机遇,大力推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力争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总量实现倍增,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物流、软件开发和商务服务等实现三倍增。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现代物流业,推进以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企业、配送中心为主体的物流网络建设,培育一批区域辐射力强的特色市场、大型市场,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华夏、浦发、兴业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取实现外资银行来常设立机构的重大突破。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提高职业教育产业化层次和水平,加快“数字常州”建设步伐,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和软件园,到2010年软件业产值超100亿元。吸引一批国内外一流软件企业入驻,扩大软件外包业务,加快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把常州建设成为全国、全省重要的软件动漫产业基地,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并与会展业、商贸业结合起来,不断形成服务业发展新增长点。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适应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以新型业态为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继续积极有序发展房地产业,重视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

  (16)加大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有效投入持续增长的势头,增加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积极提高服务业在有效投入中的比重。把项目落实作为增加有效投入的关键,集中精力抓好增强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抓好重点项目推进和储备项目跟进,形成项目水平全面提高、规模不断扩大、投入逐年增长的良性循环。积极调整投资来源结构,确保外资、民资在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作用。鼓励企业实行资本市场化运作、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联合重组、低成本扩张,在加快有效投入中做大做强。

  五、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17)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坚定不移地把民营经济作为我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三年跃升基础上实现新增注册资本等主要指标继续攀升,扶持更多的超50亿元、超百亿元的民营大企业、大集团。深入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认真落实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承诺措施,真正让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在常州创业有条件、投资有回报、扩张有冲动、做强有基础。注重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和民营经济发展内涵质量,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扶持民营企业向扩张型、外向型、科技型和集团化方向发展,以民营大企业和优势产业为龙头,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大、产业链延伸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增强基础配套能力,强化信用担保,放手发展和规范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构建比较完备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18)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按照统一部署推进机构改革,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要求,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加快转企改制,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深化事业单位用人、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实施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

  (19)全力以赴主攻利用外资。坚持量质并举,在扩大引资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引资质量,力争“十一五”时期全市利用外资水平在省内保五争四。切实转变利用外资方式,选择优势企业引进跨国公司开展联合并购,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强与外商合资合作,着力促使原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和以外引外,使其成为我市扩大外资总量规模的重要来源。重视间接利用外资,推动民企境外上市。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加快服务业和农业的对外开放,在城市建设、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行招商引资和招商选资并重,更多引进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和节能环保型重大项目,逐步实现外资产业高度和技术创新程度的重大转变。突出创新招商机制和手段,突出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突出提高招商成功率,精心办好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和多形式、多层次的招商活动。

  (20)着力推进载体建设。把开发区建设和沿江开发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常州市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三年发展纲要》,迅速增强龙头拉动和辐射带动作用。各开发区要把集聚主导产业、形成项目集群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高起点实施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高强度增加有效投入,大力推进项目集约用地,加快建设标准厂房,确保工业用地,加快形成承接大项目的基础平台和配套环境。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加快机场一类口岸开放和录安洲港口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园区,尽快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强大的开放平台。重视发展港口经济,坚持统筹规划、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快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开发机制,加快形成总量规模,加快实施岸线开发与腹地开发联动,充分放大沿江开发效应。乡镇工业集中区要突出建设重点,按照资源整合、功能配套、错位互补、特色明显的要求,提升发展质量,建设调整传统产业和积蓄发展后劲的新高地。

  (21)全面提升外贸外经工作水平。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努力扩大机电、高新技术和品牌产品出口规模,大力发展技术和服务贸易,提高外贸出口附加值,提高规避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形成大进大出外贸格局,继续保持外贸出口在全省的领先位置,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投资经营,发展智力型、技术型和管理型劳务输出,不断提高对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六、加快城市化步伐,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22)走集约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顺应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信息化互动并进趋势,全力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多元化的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市场化取向的市政公用行业运行机制、严肃长效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规范严格的工程、投资监管机制,走集约发展、内涵发展、与市情特点相适应、大中小城市并举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按照“拓展南北、提升中心”的要求,加快建设南北一体的现代化都市格局,形成“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北翼以新北区为主体,大力推进沿江及腹地基础设施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现代化生态城;南翼以武进新城区为主体,全力打造科教城,使之成为我市现代科教区、高新技术集聚区和生态休闲居住区;老城区通过控制、疏解、重构等途径进一步改造提升,建设全市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加快金坛、溧阳两辖市建设,建成要素集聚明显、基础设施健全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按照小城市规模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中心镇,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依托、重点中心镇为骨干、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梯度分布、统筹协调的城乡发展格局。

  (23)形成科学开放的规划体系。始终把城乡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经营的第一要素,以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法定性为目标,突出提高规划编制体制的开放度,建立和完善规划设计招投标制度,充分吸取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广大市民的合理建议,提高城市品位,塑造个性特色,使规划起点高、眼光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经得起历史检验;突出规划编制的系统性、控制力,优化完善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水平,使规划控制逐步深入到乡镇、村庄,将全市城乡建设全面纳入科学规划体系的引导调控之中;突出维护规划实施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按法定程序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确需调整的须按法定程序进行。

  (24)提升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水平。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强化综合执法,加快管理权限下放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充分发挥区、街道城市管理的主体作用和社区管理的基础作用,实现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属地化、网格化。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经营、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的原则,加大城市资源资本化运作,经营性用地统一储备和挂牌、招标、拍卖制度,提高土地级差收益,实现土地资源快速升值。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等政府性资源市场化运营,对各类公用设施的经营管理权,通过依法招标、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实行有偿转让。拓展融资平台功能,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建设。深化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快利用外资民资步伐,有条件的实行股权多元化改造。

  (25)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用更大的气魄、更强的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完善。推进高速公路网和干线公路联网,建设好宁常、扬溧等区域性高速公路,扩大我市高速公路里程规模,积极争取过江通道和西绕城高速公路建设,提升常州在全省和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快常州港特色开发和深水泊位建设,加快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改道建设。加快机场建设,实施空港扩能升级,使其成为国内重要机场。科学规划、加快推进城市高架公路网和城市轻轨系统建设,构筑快速畅通的市域交通体系。实施公交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市道路网络,重点建设城市南北向主干道,形成纵横畅通的城市主干道骨架,进一步提高市到县公路标准,加紧地方公路建设和改造升级,全面提高地方道路通达水平。推进流域性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和城镇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防汛抗灾整体水平。加快城乡电网、供水、供气、排污、垃圾处理、防洪排涝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城市应急中心建设,提高城市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七、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从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清洁生产和环境认证工作,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加强工业领域循环经济的规划与建设,以环境管理为核心,将清洁生产、环境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技术贯穿到生产和消费环节,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优先发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在化工、冶金、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制定投融资、土地、能源、环保、科技等方面政策措施,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予以扶持。

  (27)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和节约优先,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突出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浪费的重要导向。鼓励和提倡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提高节约利用水平。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大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力度,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使用效率。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技术,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淘汰。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合理调度,推广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强化节约意识,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习惯。

  (28)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生态城市建设方向,按照建成全国示范区、创造条件争创全国生态市的目标,突出水环境整治、发展循环经济等重点,精心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最佳人居环境。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组织实施以“三湖一河”为重点的“清水、蓝天”生态保护工程,整治城市水系,内河水质基本达到三类以上标准,促进重点流域、区域水质全面好转,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把“绿色常州”作为全市最大的生态工程,加大城乡园林绿化投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八路八口”绿色通道和城市主干道景观建设,建成一批小型、分散、方便市民的公共绿地、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积极实施老城区内的工业污染企业搬迁,深入推进以限摩为重点的市区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抓好城市“窗口”地带、城乡结合部、铁路公路沿线的环境整治。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八、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强市

  (29)继续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普及十二年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办好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坚持以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加强在常高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组建江苏工业大学和常州大学。全力培育和放大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品牌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努力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高职教育基地。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中专、职高和技校等中职资源,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基础建设和我市高校资源集中配置。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重视提高外来人口素质,解决好外来工子弟入学问题。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积极推行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构筑大众化、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

  (30)加快构建人才高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真正使我市党政干部人才想发展、会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有舞台、出贡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敢创新、善作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有效实施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企业家、党政领导骨干培养工程,造就一批“两个率先”急需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大力倡导技能振兴,抓紧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快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健全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贯通,建立有利于人才科学开发、配置和使用的市场供求机制,开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相互流动的渠道,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运用政策导向,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人才特区。进一步降低人才引进的门槛,建立符合人才流动特点的柔性引入机制,多途径、多形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九、坚持富民优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1)积极鼓励创业。把创业作为全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努力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激发民众创业热情,形成百姓富、地区富、城乡人民共同富的局面。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金融、财税政策对创业兴业的激励,支持市场前景好、成长快、爆发力强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强化全民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初创阶段企业家的教育培训,不断开拓创业视野,提高创业成功率。

  (32)稳定扩大就业。坚持把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十一五”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快发展经济尤其是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私营个体经济、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尽可能多地吸收社会劳动力。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建立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完善落实再就业政策,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创新就业培训体系,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大培训格局。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充分就业与完善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确保企业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提高而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随在职职工收入增加而增加。

  (33)完善社会保障。继续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保扩面力度,把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企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提高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把失地农民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农村纯农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大力推进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低保、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和集中供养水平。继续推行以住房公积金为核心,以经济适用房、城市廉租房建设等为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多渠道筹措慈善基金,有效救助特殊困难人群。

  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34)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突出抓好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建设,倡导人与人之间宽容谅解、和谐相处、友爱互助,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把发展的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为重点,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公益性事业领域的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

  (35)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的既有利益不受侵害,改革发展的新增利益公平分配,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受到保障。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五个兼顾”,即兼顾国家、企业、群众三者利益,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群体与得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兼顾社会中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依法调节过高收入,有效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企业工资监管体制。完善对低收入者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真心帮助被征地农民、拆迁安置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守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底线。

  (36)大力发展卫生、体育和其他社会事业。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形成以公有制医疗机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提高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坚持政府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控制医疗费用,重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以申办十七届省运会为契机,加快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积极培育体育产业,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普及和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整体提高市民健康素质。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视老龄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

  (37)构筑和谐社会的实践载体。建设法治常州。认真实施《法治常州建设总体规划》,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坚持依法行政,稳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建设平安常州。提升打防控一体化的“大防控”建设水平,巩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着力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探索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管理新办法,认真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措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建设诚信常州。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各类诚信活动,健全社会信用法规制度,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加快构建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的信用体系和互信互利的市场环境。建设文化常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以卡通文化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业,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开展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支持和促进优秀文化产品生产,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成博物馆和常州大剧院,加强历史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把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形神兼备的现代城市文化相结合,塑造常州文化魅力。

  十一、同心协力,为实现“十一五”目标而奋斗

  (38)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顺利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合力,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克难求进的能力。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开阔视野、开阔胸襟,总揽全局,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

  (39)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两个率先”进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

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求真务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基层的创造活力。坚持清正廉洁,自觉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40)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广泛发展基层民主,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我市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建言献策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台湾事务和侨务工作。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国防动员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41)全面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大学生以及外来人员和农转居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见义勇为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和新时期常州市民精神,培育时代先进典型,着力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和覆盖全社会、开放式的全民学习教育网络,有效提升公民的创业、创新、创优能力。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重点,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全面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力争早日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42)切实把“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十一五”规划是常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的发展追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把握有利条件,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作风,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又快又好发展。紧紧围绕阶段性目标有效推进抓落实,抓牢“十一五”前三年全局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全力以赴实施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城市建设、园区建设等行业和领域的三年规划和发展纲要,提高规划

执行力,确保重点举措有落实、重大项目有突破、重要目标有赶超;紧紧围绕抢抓机遇抓落实,更加善于从全局、从发展大势上看问题、找差距、求突破,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使各项工作落实在前、突破在前、抢抓机遇在前,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干成事、干大事;紧紧围绕健全制度抓落实,抓紧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实绩考核标准,重点工作都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要求。全市上下团结一致,排除万难,雷厉风行,苦干实干,年年打基础,年年上台阶,全力开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为顺利完成我市“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为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常州而努力奋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