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师患病牵动狱中学生心 服刑犯狱中募捐报师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4:26 东北新闻网

  新闻提示

  他,因持枪杀人未遂被判入狱服刑至今;她,是一名执教30多年的小学教师。

  30年前,她曾是他的启蒙老师。如今患病在床的她,为了不拖累家人拒绝治疗和进食。获悉此事的他,从监狱给老师发出一封饱含深情的信,希望老师早日康复,同时寄去
的还有他和狱友捐助的500元钱。面对学生字字真情的信,原本不吃不喝的她开始接受治疗……

  闻讯

  老师患病牵动狱中学生心

  写信的人叫刘作顺,如今正在鞍山市监狱服刑改造。45岁的刘作顺1992年因持枪杀人未遂被判入狱11年。就在宣判当天,他从海城看守所越狱逃脱。在外逃亡了7年的他在一次公安机关排查时被抓获归案。今年12月初,刘作顺在给老家——海城市王石镇碾盘村支书打电话时,无意间得知邵老师在上个月突发脑血栓,现在瘫痪在床,拒绝打针吃药。

  听到这个消息,刘作顺平静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面对记者,刘作顺说,入狱后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对不起的除了自己的家人,就是启蒙老师邵素坤。“邵老师曾经教导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可是我现在却做了让人无法原谅的事……”“我很想为邵老师做点什么,就像她当年对我的帮助一样。我现在已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也希望邵老师能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回忆

  感念严厉而又包容的老师

  1968年,刘作顺进入王石镇碾盘小学学习,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邵老师一直担任他的班主任。在刘作顺的印象里,邵老师是一个爱说、爱笑,挺有“精气神儿”的人。

  刘作顺天资聪明,同时也是班上最淘皮,最让老师头疼的学生。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学校成立了武术队,刘作顺“蹦高儿”要去报名,邵老师怕他玩性太大,耽误功课,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去。不知老师良苦用心的刘作顺为此和老师结下了疙瘩,以后便经常故意气老师。可是邵老师看见刘作顺因为淘气功课落下,经常给他吃“小灶”。凡是有上台领奖,作学习报告,选班委等“出头露脸”的事,总是第一个想到他。

  刘作顺家里困难是全村出了名的。让刘作顺至今难忘的是,当年在人们生活都不富裕的情况下,因为是教师,邵老师每个月能享受到3——5斤的商品粮,而一次邵老师竟然将2斤大米送到他家。在那个年代,走人情办喜事2斤大米算是份厚礼了。这2斤大米给年幼的刘作顺留下的是沉甸甸的回忆。

  行动

  攒下一年津贴寄给恩师

  据刘作顺了解,如今快60岁的邵老师一家老小只靠她一个人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老伴和儿女都务农,生活过得很清贫。一个月前,邵老师治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在上学的孩子也为此辍学在家。好强的邵老师为了不拖累家人,拒绝治疗,整天连饭都不吃……知道这一切,刘作顺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太想为自己的老师做点什么了,可是一想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不觉有些尴尬。可老师的现状揪着他的心,他还是行动了。他先是将攒了一年的72元钱全部拿了出来,那是他本来想给儿子花的。每月6元钱生活津贴,他一点点地攒,不舍得花一分。为了老师,他将别人喝完的饮料瓶、废纸壳都收集起来,准备卖掉。监狱领导得知这事后都非常支持他,还安排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给他卖这些东西。刘作顺又在监狱里发起了“救救我恩师”的捐款倡议。许多学员得知邵老师的事后被感动了,大家将平时攒下来的钱捐了出来。刘作顺又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信中向老师倾述了自己这些年的坎坷经历,回忆起当年老师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说,现在狱中正在努力改造,也希望邵老师能早日康复。12月10日,刘作顺将这封信和全体学员捐献的500元钱一同寄给了邵老师。

  当邵老师的家人将这封信念给躺在病床上的她时,已无法说话的邵老师流下了两行热泪。原本不吃不喝的邵老师开始接受家人喂给的食物和药。邵老师的老伴和儿女高兴不已,他们打算过几天专门去鞍山监狱看望刘作顺。

  鞍山市监狱教育科曲科长说,刘作顺刚进来时很消极,监狱从各方面做他的思想工作,并让他和10多年未见面的儿子相见,这些都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

  “我曾经因为做了错事而悔恨终身,但是现在我希望能够帮助别人,希望老师不管面对什么困难都不要丧失生活下去的信心。”还有三年刑期的刘作顺每天都在积极改造,谈起最大的希望,他说:“我希望出狱后去看望邵老师。”

  ( 北方晨报 常 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