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熊猫死亡报道之二:属正常“生老病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5:07 兰州晨报 | |
勘验:属于正常“生老病死” 由于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动物,它们的死亡理所当然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大熊猫死亡的原因,人们更是关注。那么,在白马河保护站辖区内发现的这4只死亡的大熊猫究竟是因何死亡的呢?国家林业局的结论是:自然死亡。 全面排除人为所害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可荣局长向记者介绍,野外大熊猫的死亡,引起了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在先后进行的3次大规模调查中,工作人员对倒兑沟、迭部寨、寨柯桥、李子坝和阳尕山等5个自然村的村民进行了走访以及根据大熊猫死亡现场的勘验表明,首先排除了人为致死的可能。因为,死亡大熊猫的周围没有人类活动的任何痕迹,大熊猫身上也没有枪伤和其它器械伤。其次,根据对死亡大熊猫脏器组织的检验表明,大熊猫也没有中毒等死亡的任何症状和迹象,因此,人为猎杀致死的可能完全排除。 并非交配争斗致死 有人疑问,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大熊猫的发情交配期,在残酷的争斗后,失败者是否因心情“郁闷”或者“失恋”等情绪原因,而以“绝食”等方式自残致死呢? 就这一疑问,管理局范文安副局长科学地解释说,自然界动物争夺交配权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大熊猫也不例外。虽然此次发现死亡的大熊猫身体上也有争夺打斗时的抓咬伤痕,但这些伤都不能导致死亡,更何况,大熊猫争夺交配权失败后,会安静地走开,它们不会因为争斗失败而“自寻死路”,目前至少还没有发现一例,因此交配争斗致死的可能性近乎于零。 死亡与竹开花无关 今年1月份,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部分地区,作为大熊猫主食的竹子出现了大面积开花的情况,本报也曾进行了报道。得知大熊猫死亡的消息,首先有人认为这可能与竹子开花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情况究竟如何呢?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可荣局长向记者介绍,根据现场环境的两次集中巡护监测与社区排查表明,白马河保护站辖区缺苞箭竹生长良好,无竹子开花情况,大熊猫食源充足,初步排除竹子开花枯死导致食物短缺而使大熊猫死亡的原因。在发现大熊猫尸体的倒兑沟及其周边地区无开矿污染,林区内的水均为流动水源,人畜都在饮用,未发现中毒现象。调查表明,大熊猫死亡地点周围的箭竹虽然曾有过开花的情况,但大熊猫食用竹种目前生长状况良好,对大熊猫的取食没有构成任何威胁,从全保护区来看,竹子开花的面积占12.2%,至今没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可以肯定地说,死亡的大熊猫与箭竹开花没有关系。 勘验证实自然死亡 那么这4只大熊猫究竟是因何而死呢?据张可荣局长介绍,国家林业局收到管理局的报告后,由保护司负责人亲自带队,带领有关专家立即赶到白马河保护站事发现场,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和现场勘验后,确定死亡的4只大熊猫除一只年龄在10岁左右外,其余3只的年龄都在25岁以上(相当于人类的100岁),它们的死亡都属于正常的自然死亡。只不过,以往的自然死亡由于科技和管理手段的落后未能发现,而此次自然死亡的大熊猫之所以被及时发现,也正是保护区工作进步的结果。对自然界任何野生动物的自然死亡,人类是不能也无法干预的。(本报记者宋维国 田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