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匿名推选 社科院要设“院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5: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取消28年后,学部制度即将在社会科学界重新恢复

  核心提示

  岁末的北京寒气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院所的学部委员推选却正紧张进行着。12月20日,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里,第一轮的匿名推选正在铺开。

  此举或将意味着,不久之后,社科院也将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一样,拥有自己的“院士”———一个享有社科界最高学术荣誉的团体即将浮出水面。

  匿名推选

  学部制度重新恢复

  截至记者发稿时,社科院30多个院所已有一半以上完成了匿名推选。按照所在院所人数的多少,推选人数为一到四人不等。

  社科院对外公布的院报说,首批学部委员,将从在职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专家学者中产生,对于退休的老同志则采用相同的办法推选出一批荣誉学部委员。学部委员今后将每两年增选一次,增选工作由学部主席团组织进行。

  这些候选人一旦通过了学部大会的最终认可,就将分别成为人文、马列主义、经济、国际问题、法学与民族学这五个学部的学部委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学院设哲学社会科学部,与自然科学一样,实行学部委员制。当时的学部委员如季羡林、余光远都还健在。

  1977年社科院成立之后,学部委员制在社会科学界被取消,直至今日。

  为何重来

  社科领域亟需院士制度

  社会学家宋林飞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几乎每年都疾呼设立社会科学院士制度。前不久,著名国际共运史研究专家高放发表演讲,指出社科领域迫切需要设立院士制度。

  他认为虽然今年两院院士制度备受争议,但它在促进我国自然科学发展中的贡献依然有目共睹,如果有问题也是操作的问题,环境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同样的道理,社科领域的建设也应该引入这样一种体制,虽然社科有其特殊性,可能会有多样的价值评判标准,但学界应有包容的心态,允许百花齐放。

  今年5月,社科院院长陈奎元在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时,提交了组建学部工作的具体方针、办法,希望通过建立学部委员制度逐步向院士制度过渡。恢复学部委员制度的具体办法,此后迅速得到了回复。

  12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所局领导会议,部署推选首批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工作,建立学部制度进入实行阶段。

  操作难点

  社科没统一评价标准

  社科院的一位学术委员告诉记者,此次的评选标准是由职能部门确定的,之前并未经过资深研究员的讨论。

  在学者丁东看来,就社会科学的自身规律而言,很难用某种标准去评价。

  “自然科学比如物理,不会有中国的物理和美国的物理之分,但在社会科学领域,你可能有很高的学术成就,但可能对你的评价却有差别。”丁东说。

  近代史研究所的雷颐研究员也认为,社科和理工科有着不同的评价体系,社科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

  雷颐同时也承认,建立学部委员制度可能是个有益的尝试,因为社科界如果缺少学术共同体的话,就难以推动主流文化的发展。

  保证魅力

  学部委员无特殊待遇

  学术界确实需要向心力,需要树立榜样,不断激励后辈前进。从这一层面讲,“在社科院内部建立学部委员制度,是引进一种激励机制,作为外人不便评价。”丁东说。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也提醒记者,这只是社科院内部各院系的遴选,与中科院、工程院院士的评选不能相提并论。

  据消息人士称,学部委员作为社科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但在是否有其他特殊待遇方面,记者目前获得的消息是:暂时没有其它的规定。

  少了特殊待遇在身,学部委员是否可以更加专注于单纯的学术领域?有人说,虽然暂时没有特殊待遇,在某种程度上社科院学部委员的情况比两院院士更复杂。

  一位圈外的学者建议,我们可以学学法兰西勋章的评定。“这样可以保证选出来的人是有学术魅力的人。

  据南方周末赵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