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市5年招投标无底价工程合格率100%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9:21 黑龙江日报 | |||||||||
本报记者 孙昊 路敦英 “政府需要出钱的,谁要价低就给谁干;政府要收钱的,谁出钱多就给谁。” 自2001年开始,齐齐哈尔市政府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率先取消“标底”,推行“无底价招投标”改革。
一石激起千层浪。招投标“无底价”应该怎么招?“无底价招投标”能否保证工程质量?怎样保证?市委书记杨信用一句话释疑解惑:让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自行定价,“政府需要出钱的,谁要价低就给谁干;政府要收钱的,谁出钱多就给谁。” 如今,这项改革已经进行了5年,我们带着诸多问题在采访中寻找着改革的成果和答案。 “无底价招投标”的工程合格率100% ■不规范、靠摸“标底”生存的小企业被挤出了市场 据介绍,目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上普遍采用的是有“底价”的招投标法。即在招投标前,出于保证工程质量等原因的考虑,由有关部门事先对工程的成本和造价进行一番核算,形成所谓的标底。然后进行招投标,谁报的价最接近这个标底,就会中标。于是一些承包商为了中标,就要摸清这一标底,而为了摸清标底,就要挖空心思,不择手段,走后门,拉关系,不惜重金向有关部门掌权的领导发起“攻势”,留下了巨大的腐败空间,使公开招投标流于形式,给工程质量留下了潜在的隐患。不少“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腐败案例越来越多。 取消工程“标底”能不能影响质量?据悉,5年来,齐齐哈尔市通过“无底价招投标”方式,实施诸多建筑工程,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合格率100%,45%以上是优良工程。2002年,建设的党政办公中心通过无底价招投标,节省资金4400多万元,而且工程质量获得了“龙江杯奖”。 那么这些工程的质量怎样获得了保证?“无底价招投标”改革的首倡者、该市市委书记杨信谈起来感触颇深。“提高工程质量关键要从加强监管入手……”“无底价招投标不仅不会降低工程质量,相反却能提高工程质量。因为企业规模过小、管理水平不高,你想降低成本也降不下来,当然也不可能低价中标了。齐齐哈尔近几年前来开发企业的档次越来越高,根本原因就在这里。那些不规范、靠摸‘标底’生存的小企业早就被挤出了市场……” 前几年,我省曾发生过劣质“井盖”破碎坠人事件,省政府以此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马葫芦井盖”质量巡查活动。在巡查过程中,一些地市也发现了数量不等的不合格井盖,但齐齐哈尔市一个劣质井盖也没有。该市建设局局长王洪生说:“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建设部门干部素质高,更主要的是我们建立实施了一个好制度,好制度带来了高质量!” “无底价招投标”释放出节约效能 ■仅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一项,获得资金总额是前10年总和的20多倍 “无底价招投标”,带来了明显的收益。仅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一项,自引入“无底价招投标”机制以来,就获得资金总额达22亿多元,是前10年土地出让金总和的20多倍。其中,2003年就获得土地出让金13.76亿元,居全省第一。 公务用车改革中,引入了无底价招投标方式,结果底价合计为1352万元的212台车辆,拍卖总成交价为2919万元,是底价的2.15倍,比预计多卖出1567万元。 2001年,在该市“王仔花苑”高档住宅小区开发项目招标中,竞标者举牌174次,政府多收回资金1500多万元;2003年,市内修建8条路,节省资金700多万元;政府广场路灯,市场价格每只1250元,通过竞标,520元一只成交,一下子省下170多万。2004年,在市区绿化工程实施中,原计划投入900万元,通过无底价招标,仅用了不足400万元,节省资金一半以上;原定100余万元支出的市委、市政府地段的拆扒工程只用了20余万元…… “引用一句广告词,这叫不改不知道,一改真见效!”提起无底价招投标,财政局长邓晓军这个全市的“大管家”乐得合不上嘴。 “建立节约型社会,从一滴水、一度电着手是对的,但千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忽视了制度的完善。因为,完善制度产生的节约效益更可观、更长远。无底价招投标如此,土地的集约经营也是这样。试想,全国的土地大都实现连片经营,那由此节省的‘田埂’、‘地界’,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显然,齐齐哈尔市的领导对无底价招投标改革的实施,认识更为深远。 “无底价招投标”铸就了反腐败“防火墙” ■在一起涉“地”案件中,土地部门“有幸”与此无涉 土地、建筑等领域是近年来滋生腐败案件的“重灾区”。 据介绍,以往,从土地划拨到工程建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腐败链”。首先,因为缺乏经营土地观念,土地市场没有建立,出售土地使用权常常依靠领导“批条子”,靠领导拍板。而工程给谁干不给谁干,很难脱离“暗箱操作”的窠臼,这也就留下了巨大的“腐败空间”,于是有些人就走后门、拉关系、贿赂干部,什么手段都使出来。有的地方,每平方米土地只售一元;有的工程,工程款成了“无底洞”…… 而“无底价招投标”彻底铲除了这一腐败的土壤。它既避免了“暗箱操作”,也防止了有关干部被拉下水。 2003年,在一起涉“地”案件中,该市土地部门“有幸”与此无涉。 对此,齐齐哈尔市纪委的领导们说:“这是我们改革的功劳啊!是制度完善、健全,堵住了漏洞,保护了干部!”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齐齐哈尔市许多过去易滋生腐败的公共建设领域,现在成了一个个亮点,实现了城市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双赢”。可以说,“无底价招投标”等一系列防止腐败的创新举措,在建起高楼大厦的同时,也铸就了反腐败的“防火墙”。 “无底价招投标”在不断完善中 ■对报价低得“离谱”的企业,要经过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中途弃标”现象避免了 好制度关键要落实好。 “无底价招投标”取消了工程标底,有人玩起媒体公告的“猫腻”———周六、周日到媒体发布招标广告。休息日里,许多人还没有看到,周一上班公告就结束了。 有人在设计上动开了心思。招标时他们尽量压价,然后在施工中想方设法修改原有设计。比如,打造一张桌子,设计时是四条腿。施工者可能从两个方面改变设计,从中牟利。一方面,他可能价格不变,但给你减少了一条腿,自己就省下了一条腿钱;另一方面,他也可能以种种借口给你增加到五条腿,借以大幅度地增加工程造价。个别开发商也存在着中途弃标的现象…… 问题出现后,该市领导不仅严厉批评了相关责任人,而且立刻出台新规定,遏制了这些苗头。比如,针对低价中标后变动设计方案的现象,该市采取了设计方案和工程实施分别招标的办法,即先招标设计方案,然后再招标项目工程。这样,设计方案和施工单位是不同的企业,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就很难轻易变动。又比如,对那些报价低得“离谱”的企业,要经过专家委员会的咨询,说明白“底价”的缘由,从而避免了“中途弃标”现象。 前年,该市的北疆集团在一项工程招标中以比别人报价低很多的价位中标。后来经专家咨询,了解该企业本身就是一家生产水泥、玻璃、钢材等建筑材料的企业,一些建材成本是可以控制下来的。后来的实践证明,该工程完工后质量完全过得硬。 “无底价招投标同其他新事物一样,起初肯定不会是尽善尽美的,但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不断在实践中规范和完善,我们相信这条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这已为我市的实践所证明!”从政府有关部门到企业;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这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 好办法为啥没人用? 孙昊 路敦英 通过近几年来的廉政建设实践看,建筑领域是近年来滋生腐败案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社会上有“大楼建起来,干部倒下去”之说。尤其表现在招投标环节,每当一项工程开始,许多人就挖门子盗洞想方设法“摸”标底。 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早在5年前,齐齐哈尔市就推行了国际上通行的“无底价招投标”运行模式。该模式一经出台,有人把它称为“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意思是说,由于把一些可能产生腐败现象的“缝隙”给堵死了,腐败分子也就无从下口了。 实践证明,实施无底价招投标,能够控制投资成本、优化企业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机制、遏制腐败现象,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让人费解的是,这种好的运作模式却叫好不叫座,除了齐齐哈尔市全面推开外,其他一些地方却少人问津。 为啥会这样?这项制度实施会触动一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是个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无底价招投标模式的实施,同齐齐哈尔市实施的干部体制改革、公务用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一样,改的是领导手中自己的权,革的是领导自己的利益。 我们常说,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期、深水区了。这种条件下,我们能否趟过深水区,迈向胜利的彼岸,关键就看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是否有自我改革的胸怀、胆识和魄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