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白帝庙下藏有三朝白帝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4:32 新民晚报

  作为4A级风景区的白帝城,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人,但在白帝山的半山腰地下,却隐藏着连奉节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三座白帝城。昨天,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领队袁东山透露,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发掘,三座不同朝代的白帝城城墙相继露出地面,“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白帝城所在,人们如今看到的‘白帝城’,其实只是原本城中的白帝庙而已。”

  城墙非常壮观

  据袁东山介绍,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是沟通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的通道上的一把巨锁,也是险要的瞿塘峡口第一个开阔地所在,因此从古至今白帝山一直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这次发掘出的三座城池,就是各朝代战争的产物,“从真正意义上说,三座白帝城的军事地位,远远超过它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在这次发掘的5000多平方米范围内,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三座城池的城墙部分,一座建于三国至唐代,“当时,人们都是将白色的石灰涂满整个城墙,因此远远看去,全白色的城墙随山势起伏,非常壮观。”

  第二段被发现的城墙修建于南宋时期,是南宋白帝城的内城城墙及马面,位于白帝山东坡的城墙拐弯处。马面平面为半圆形,半径20米左右。为泥土与卵石层层相间,依山就势,夯筑而成。城墙活动面以下部分保存十分完整,仅女墙损毁,现存高度10.4米。加上女墙,当时的高度在12米左右。在南宋白帝城城墙下,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一段修建于汉代以前的夯土城墙,这些城墙层层叠压,相互交错。

  随着城墙一并被发掘出土的,还包括一条通往山顶的石板路和南宋白帝城内城的一座城门残迹。

  并非只属三国

  刘备临终前曾在白帝庙中,将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该庙因此名扬天下,白帝城也被涂上浓厚的三国色彩。袁东山表示,事实证明,白帝城并非专属三国。

  袁东山说,第一段被发掘出土的城墙,修建于三国至唐朝之间。随着岁月的更迭,城墙因为战事的结束而荒废,居民们在上面不断修建其他建筑,深挖基脚,反复破坏这段城墙,再加上白帝山山体灾害,如今能留下的城墙,只有很少一部分。

  在这段城墙的内部,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石板路,“有路通往城外,说明在这段城墙的外面,还应有一道城门,但它具体在哪个位置,只能留待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了。”

  而第二段被发现的城墙,则修建于南宋时期。倚山而建的城墙上修建着平整的运兵道,“宽阔的兵道上,不仅可以走人,连马匹也能在上面行进自如。”

  据悉,在南宋时,整个白帝城包括了鸡公山、擂鼓台、白帝山三个山头和其中的凹地。这个为抗元而修建的白帝城,是白帝城最辉煌的时代,而如今所发现的城墙,只是这座城池的内城部分,它保护着白帝城的核心所在。同时,考古队员们还在附近发现了南宋钓鱼城的内城城门,虽然城门已经无存,但门内的抵门石和门下的排水系统却保留至今。

  “这一段段分属不同时代的城墙充分证明,白帝城并非只在三国时期才存在。”因为白帝山的重要战略地位,许多朝代的统治者纷纷在这里修建军事要塞,抵御外敌的入侵,而当战争结束,这些白帝城则渐渐荒废,不断地新建和拆毁,让白帝山上的各代城墙相互交错,层层覆盖。

  有望发掘核心

  袁东山表示,种种迹象表明,各朝代白帝城的核心位置就在位于白帝城山顶的白帝庙到175蓄水线之间,“那段山体下埋藏的文物,将是未来数年的文物保护和发掘重点。”

  袁东山说,整个白帝城的勘探和发掘工作源于1997年。2002年,他们曾在当时白帝山山脚下,发现过一段长7000米的南宋白帝城外城墙遗址,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上涨,如今这段外城墙已被江水淹没。

  “当时,我们就意识到,在白帝山上,可能还有其他城墙的存在。”时隔3年后,第二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展开,这次的发掘重点,就是175水位下的白帝山,“我们是在和江水赛跑,争取在175蓄水到来之前,让更多的城池遗址重见天日。”

  在这次发掘中,无论是各个朝代城墙保护的范围,还是石板路所通向的位置,都向考古队员们传递着一个清晰的思路:白帝城的核心位置,就在175水位线与山顶白帝庙中间的地层中,“在那里,有更重要的建筑遗址等待我们去发掘。”

  李晟(本报重庆专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