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夏国忠:痴迷藏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5: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他一张不漏地收藏《羊城晚报》,25年的报纸堆了半个房间

  文/图记者刘正红通讯员谢文清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夏国忠是个颇有知名度的人物: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懂得填词作诗,还能有板有眼地评点粤曲;从小酷爱打篮球和下象棋的他带头创建了佛山第一支女
子龙舟队,短短七年就在世界大赛和国内争霸赛中夺得60多个冠军;担任镇文化站副站长的他策划、组织了西樵首届体育艺术节,为期40多天的竞赛活动轰动整个南海……谦虚的夏国忠说,是坚持读报、藏报和写日记使他的命运发生了良好的转变。

  每年订报“西樵最早动手”

  夏国忠1954年出生于西樵镇民乐村,读了几个月初中后,不幸遇上1966年发端的“文化大革命”,无奈之下辍学回家帮父母耕田。“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了读高中、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当我领到工资时,第一件事就是买书订报”。

  1977年,夏国忠自费订阅了《人民日报》。1981年《羊城晚报》复刊后,他又改订“内容丰富,版面靓丽”的《羊城晚报》,并决心从复刊第一期开始坚持收藏这份报纸。他说,现在《羊城晚报》虽然年订价已升至300多元钱,但他仍觉得很值,因为“从中了解的信息、学到的知识是100个300元钱也买不到的”。他自豪地说:“每年收订第二年的新报刊时,我都是西樵镇最早‘动手’的一个!”

  保存报纸“我有独门武器”

  对每一份《羊城晚报》,夏国忠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每天看完报后,他都整整齐齐地码起来,不让任何一处有折角或撕痕。刚收藏报纸那年,他没有经验,一张张版面宽大的报纸堆放着,既占空间又容易损坏,于是他开始动脑筋,想找个合适的方法完好地保存起来。

  一个开电焊加工厂的朋友见他爱报心切,就帮他制作了一个“报纸压缩机”。夏国忠用这个“独门武器”把一个月累积的报纸压紧、排平后,再用尼龙绳捆住,一沓一沓放好。后来书柜放不下了,他就专门腾出一个12平方米的房间用来摆放打好包的报纸。25年下来,这个房间的大半部分已经被《羊城晚报》“占据”。

  订报藏报“让我有成就感”

  读报对人的素质的促进是潜移默化的。自从订阅《羊城晚报》后,夏国忠一方面对省内外和国内外的大小新闻有了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也使他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水平。1991年他被调到西樵文化站任职时,不但对常规的工作报告能“一挥而就”,而且开会、演讲时他不起草稿、出口成章,下班回到家还能辅导读高中的儿女读古诗写作文。

  夏国忠不止一次被西樵镇政府领导赞誉为“读报成才的标兵”。不过最让他兴奋的是,由于读《羊城晚报》时对体育新闻“多留了个心眼”,他“肚子里装了不少体育类‘墨水’”,所以在一次国际性的龙舟大赛中,国际龙舟协会竟特聘他担任整个赛事的现场解说员,“那感觉,就像宋世雄解说中国女排比赛和苏群主持NBA节目一样”。

  在夏国忠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儿女以及部分亲戚都爱上了看报,尤其是现在读高中的女儿,能活用报纸上学来的词汇和句式,所以作文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棒;而在广州读大学的儿子回到家,总喜欢和父亲讨论报纸上的某些文章。

  看完报纸“写日记成习惯”

  夏国忠从1977年开始写日记,一天都没有中断过,如今已坚持了29年,用掉了99个不同规格的笔记本。

  1981年订阅《羊城晚报》后,夏国忠发现这份报纸不但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民生、副刊等应有尽有,而且报纸所刊文章的语言简明扼要、精妙纯正,于是他写日记时开始摘录或引用《羊城晚报》的部分内容,甚至将漫画大师方唐的作品也临摹上去,心血来潮时还给报纸上某些重要新闻写点“读后感”。

  作为忠实的老读者,夏国忠对《羊城晚报》的品质最有发言权。他曾经把本报原总编辑微音的杂文一字不漏地抄写在日记本上,对现任社长梁国标在“街谈巷议”上写的随笔也“照录不误”。他对本报近段时间的版面改革非常赞赏,说:“定位不变,面貌常新。有晚报特色!”

  

夏国忠:痴迷藏报

  图:夏国忠正在用特制的“报纸压缩机”压紧今年11月份的《羊城晚报》

  

夏国忠:痴迷藏报

  图:夏国忠在台灯旁阅读新到的《羊城晚报》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