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泥人紫砂申报“国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5:54 扬子晚报

  日前,记者从无锡市文化部门获悉,手捏泥人和手工紫砂陶艺在成为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已正式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手捏泥人申请“国遗”尤为引人关注,泥人申请“国遗”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保护,将预示着无锡其它一些濒临消亡的民间特色艺术未来命运。

  泥人艺术面临生存尴尬

  无锡这次申请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的手捏泥人和手工紫砂陶艺中,紫砂的发展和保护算是非常不错的,不仅紫砂陶瓷产品非常畅销,而且陶艺也有一定的普及。但是惠山泥人艺术就显得很落魄了,甚至面临着生存危机。老艺人们日渐凋零,研制、生产单位人才大量流失。高级制作人员年龄老化,传统技艺得不到系统保护,技术传承后继乏人,目前,手捏泥人工艺大师都已退休。四位国家级大师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也已64岁,建立大师工作室和以师带徒的工作没有真正的展开。此外,手捏泥人技艺的历史资料和作品没有得到很好的整理。手捏泥人藏品年久风化,自然损毁严重。传统手工作坊逐渐被模具加工所替代,真正的手捏泥人几乎绝迹,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捏泥人被掩盖在质地粗糙、千人一面的旅游商品中,难以辨识。手捏泥人作品的品牌和经营市场缺乏规范管理,等等都昭示着泥人艺术危机重重。

  除此之外,表现泥人艺术的主要载体也面临着资源危机。据了解,由于制作惠山泥人对泥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它需要符合一定的光泽,一定的可塑性,质地要细腻,有韧性和糯性并且在阴干后也不会开裂等要求。只有这样的惠山泥 才能制作出好的无锡手捏泥人。而现在能符合要求的惠山泥却越来越少。资源保护机制亟待建立。

  泥人抢救保护计划将启动

  随着泥人艺术申请非物质国家遗产,泥人的阶段性保护目标已经确定,成立保护机构,组建工作班子,落实扶持资金,确定阶段性发展项目,展开普查工作,整理修复历史作品,整合手捏泥人创作和生产的现有人才和物质资源。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抢救和保护工作的计划:

  一、建立大师工作室,扶持和鼓励大师从事创作和带徒活动,帮助各个创作单位开展培训和普及活动,建立资料库,开辟网站,完善泥人博物馆的展出功能。制定手捏泥人艺术的推广和宣传交流计划。充分挖掘手捏泥人艺术的民俗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知识产权,扩大知名度。

  二、编辑出版无锡手捏泥人技艺的作品图录,完善手捏泥人创作和生产体系,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成立手捏艺术中心,集手捏泥人艺术的表演展示收藏保护、资料查询、培训学习、学术交流、作品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在惠山古镇上一处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独特精湛工艺的阵地和窗口。把手捏泥人发展的历史遗址和传统技艺保护纳入惠山古镇的整体保护规划之中。

  三、筹办无锡惠山手捏泥人节,组织新老艺术家举办作品展示,交流展出,宣传表演,扩大影响争取全民的支持,促进手捏泥人技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取得成果,把无锡手捏泥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列入议程。

  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工艺大师的作用,对从事无锡手捏泥人的民间工艺大师给予帮助和扶持鼓励创作,倡导以师带徒,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无锡手捏泥人的后继人才。在建立的手捏泥人专项保护资金(主要用于征集、收藏手捏泥人历史精品和鼓励工艺创新、作品创优,人才培养以师带徒)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锡绣、梁祝文化等也将申请“国遗”

  据业内人士透露,他们从内部获悉手捏泥人已经基本被确认为首批“国遗”。如今,无锡文化部门又已经基本确定对锡锈、梁祝文化、纸马艺术、锡剧艺术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积极准备将这些申请“国遗”。像锡绣曾经多次获大奖,其手工艺术堪与苏绣媲美,可当苏绣成为苏州一张名片时,锡绣却濒临消亡,急需抢救。目前从业人员只有寥寥几人,并且年龄都比较大了。

  而梁祝艺术的保护则更是迫在眉睫,因为目前有包括江苏、浙江、山东以及河南在内的四省六地都在挖掘梁祝文化,都在极力寻求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是梁祝文化的发源地,而无锡的梁祝文化挖掘保护得如何,面临着很强的竞争压力。锡城这一项规划到2018年的无锡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程也已正式启动。该项保护工程将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通过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机制。

  “国遗”保护仍需要加强

  不过记者注意到,虽然无锡目前已经加强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但是保护的力度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记者了解到,这次申请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无锡只申请了手捏泥人和手工紫砂陶艺,可苏州却一次性申请了27项,数量是无锡的13多倍。除申请“国遗”的数量存在巨大差距,两市对保护的投入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无锡这次政府部门投入了20万元资金,这在无锡历史上是少有的,不过苏州却投入了600万元。对于遗产保护,苏州显然已经轻车熟路,并且早已经尝到了其中的甜头,如苏州几大园林成为世界遗产后,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不仅促进了苏州的旅游发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苏州的知名度,为苏州的经济腾飞贡献了不可估量的力量。面对这种对比,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连称汗颜,并表示无锡应该积极向苏州取经学习,尽快让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靓起来。本报记者刘梦雪单成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