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网上进行乞讨顺其自然还是应该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07:3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交流缘由

  如果你不相信街头向路人下跪的假乞丐,那么你会不会给网络乞丐施舍呢?近日,国内出现了一批乞讨网站迅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以一个叫做“三帮”的专业乞讨网为例,这个网站不但设有“支付宝”施舍平台,
还将施舍金额定为三档。此外,该网站还设立了“三帮乞讨网官方博客”,征集网络乞讨者前来加盟。对于这种开设网站以“愿者上钩”姿态乞讨的救助方式,社会各界说法不一。

  据了解,网络乞讨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后的美国,当时争议就很大。有人利用网络手段居然募集到了上百万美元的财富,有人则一无所获。网络乞丐在我国还是个新事物,但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种存在于虚拟世界的救助方式,本期交流我们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网上监管不能缺失

  □周朝辉

  网络乞讨在我国可以算是一个新事物,这个新事物一露头,就受到了舆论的普遍关注。网络乞讨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乞讨方式存在着很大的欺诈成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街上的乞丐也会使用欺诈的手段获取别人的同情心,比如年轻力壮的乞丐假扮失学的大学生“募集学费”、儿童谎称父母双亡“骗取”生活费等等。但这些手段都是在人们面前的现场表演,人们即使偶尔“受骗”、“上当”,也只是自己判断力的一时“疏忽”,不会引起强烈的“受骗感”和“挫折感”。

  网络乞讨就不一样,真正的乞讨人隐身幕后,而且其真实身份扑朔迷离。只要把乞讨信息上了网,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种乞讨手段的优点是成本极低,而收益可观。尽管目前国内出现的乞讨网站普遍不够景气,但这种新型的乞讨方式的出现,其间隐藏的若干问题却不能不加以注意。

  网络乞讨尽管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但套取的却是施舍者的真金白银。如果对网站创立者的真实身份无从界定,此类网站一旦泛滥起来,也有可能形成一股不小的欺诈势力。前些日子,西南某地一个女学生谎称患白血病要求捐助,在网上发出帖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获取了几十万元的捐助。这就说明,虚假的乞讨信息一旦不予以甄别,善良的施舍者受骗上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网络乞讨如果不加监管,还有一种极大的风险———那就是一些网站有可能冒用慈善组织的名义面向社会募捐,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很可能造成公众大面积受骗上当。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乞丐,不排除他们的身世也有可能是编造出来的,但是至少我们会通过直观印象加以判断,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爱心被骗的可能。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情况就大不相同,完全依靠求乞者自己的述说,那些网络乞丐的真实成分大打折扣。

  乞丐网已成为网上赚钱的另一种方法。这些乞丐网有的以利益交换作为网站的经营模式,有的则干脆借网络之术、行传统之道,瞄准人类与生俱来的同情心。这种“网上乞丐”与街上的职业乞丐都是通过乞讨来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所以,对于网络乞讨乃至手机短信息乞讨,有关部门还是提前介入监管为好,免得酿成了骗局,使公众的同情心受损。

  惕掉入网丐的陷阱

  □左手斋

  网络界有一个比喻:互联网好比一个百货商场,凡是现实世界里有的东西,在那里都可以找到;现实世界没有的东西,说不定也能够在网络世界里找得到。

  在网上乞讨,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在一个想像力趋于逆向夸张的年代里,像这种离奇的事情,已经没有大惊小怪的必要了。有关专业乞讨网的报道,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足为奇;让一些人忧心忡忡,我觉得大可不必。活跃于乞讨网上的网丐们,真得会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借机聚敛巨额财富吗?“开业”一个多月,“三帮专业乞讨网”收到的捐款才100多元,“可怜可怜我吧”,收到的善款也仅100多元。每天三四元钱的毛收入,估计还不够乞讨网的网络维护费呢,跟他们较真,犯得着吗?

  跟网丐较真,实在是高估了网络乞讨的危害。乞讨这玩意,在现实世界早已令人腻味透顶,即便偶有施舍,多半是无奈之举,架不住乞丐们死皮赖脸地纠缠;到了网络上,可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对于众多习惯于戴着假面具游历网络世界的网民而言,什么样的主儿没有碰到过,有几个傻到不分青红皂白,遇到网丐便掏钱?就这,还没考虑网上施舍付款的程序有多麻烦呢。纵使真有以慈悲为怀的唐僧式的网民,也不过是彼此和网丐“娱乐”一下,给他个块儿八毛的。这种自愿施舍,上当受骗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说,坐在现实世界的办公室里,喝着咖啡争论虚拟世界里的“乞讨”危害,我觉得这本身就是非常滑稽的一件事情,操这份心,充其量不过是给媒体制造一个可供讨论的话题而已。

  其实,人家网丐们或许正巴不得所有的人和他们较真呢。从12月9日开始到13日,短短4天,“三帮”的博客点击率从35141次飙升到53758次,三帮网主页下部的logo链接也从9日的10个,增加到12日的12个,13日又增加一个……

  看来,网丐们讨钱只是虚晃一枪,其醉翁之意,还是引来更多的人登陆他们的网站,点击他们的网页,向广告商讨要广告费呢。

  “商业+网络”时代,有心眼的人贼多,光提防还不够,还要不给这些人当枪使,被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钞票,你说这是何苦呢。

  对网络乞讨给点宽容

  □朱四倍

  近来出现的网络乞讨方式,在公众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对此发表看法。据了解,网络乞讨最早出现国外,加拿大一个乞讨网站里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乞丐街头要饭的照片,如果有人捐款,还可听见零钱丢在碗里当当的响声,据说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000年,美国人理查德·斯切米德开办“给我一美元”网站,在网站中“教导”别人:上网乞讨去吧,总有一天,我们能成为百万富翁”。

  笔者不知道外国公众怎么看待网络乞讨的,但从网络乞讨在国外的结果来看,这种乞讨方式大概还没有被完全否定。反观我国公众对待网络乞讨的心态,可能就有点微妙了。有社会学家认为网络乞讨和传统乞讨一样,可能掺杂着经济诈骗等违法行为。更有媒体描述出了网络乞讨从“济贫”到“致富”的逻辑思路,以此证明网络乞讨者的动机不良。

  为什么各界人士不是否定网络乞讨,就是认为网络乞讨是一种欺骗呢?这么大的世界,难道就不能容下网络乞讨的存在了吗?我们或许从中可以管窥公众的微妙心态。

  不可否认,当下,不少人对没有丧失了正常工作能力的乞丐的行为已经产生了怀疑。但是这种怀疑为什么达到了怀疑一切的地步呢?笔者认为,这是社会信任缺失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的同情心弱化的一种表现。

  不过我们不能忘记,社会得以延续,不仅仅是靠刚性的制度,还需要在刚性的制度之内用脉脉的人情和高尚的德性去润滑、去调和人们的生活。否则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类似于机器的世界,就会缺少生活的情趣。如果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不吃饭,那么就不应该厌恶假乞讨而对一切乞讨行为表示拒绝和怀疑。

  在一个和谐的公民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和其他公民共存于这个社会,对于乞讨者的行为,我们都有着容忍和帮助的义务。因此,容忍网络乞讨的存在,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公信力的提高,也折射出了公民之间互相友爱的水平。所以,对于网络乞讨,我们要持更加宽容的态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