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要的历史性的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10:30 解放日报

  汪老走了。没有想到,年初和岁尾,“汪辜会谈”中的两位主角都走了。我曾有幸采访1993年“汪辜会谈”和1998年“汪辜会晤”,当年“汪辜”两位带着夫人谈笑风生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如今,随着汪夫人也已离去,原来的4人只剩下了1人。“汪辜会谈”已成绝唱,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1993年4月27日,作为海峡两岸授权谈判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正式举行
。上午10时许,当大陆海协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手隔着长方桌握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是两岸关系上实现了一大突破,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现场采访的200多位记者呼喊起来:“再握一次手!”“再来一次!”“汪辜”相视而笑,充分理解全场记者的心情。于是,手,一次又一次握在了一起,共握了4次。

  当天,“汪辜”第一轮会谈时,汪道涵曾再次表示:“只要坐下来谈,一切问题都好商量。对于事务性问题,贵我两会只要本着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精神,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汪辜会谈”后来圆满结束的事实,对“坐下来谈”的意义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不过,坐下来谈,并不是说什么分歧都可以“一朝解决”了。当时会谈过程中,有关经济交流的内容,就有一部分未能达成共识。针对部分记者“生怕协议签不成”的担忧,汪道涵对于双方多年的分歧曾在4月28日有过这样的表示:“多年来由于彼此缺乏沟通,双方又都有些政策规定,因此有些问题的讨论还需要时间。能够这一次解决问题当然更好,假如一下子不能解决,可以先求同存异,然后再来从长计议。”当时,“汪辜”上述的共同基调使来自两岸的记者们都放下了心。

  4月29日上午,“汪辜会谈”再一次进入高潮:汪道涵和辜振甫分别代表海协和海基会,正式签署了4份协议,从而使海峡两岸的关系,迈出了“重要的历史性的一步”。签字仪式结束后,汪道涵对记者们表示,他“今天很高兴,也非常愉快”。他认为,这次签署的协议,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是在互补互利、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他特别指出,“互补”不是截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如何看待有关经济交流方面这次未能达成协议的部分?”汪道涵笑答中外记者:“没有达成协议的部分,不等于到此为止,恰恰相反,是从此开始了!”

  “汪辜会谈”期间,汪辜的夫人曾一起“茶叙”。汪辜两人同说京剧,两夫人又同游圣淘沙。

  据我直接观察或间接获悉,“中华文化”使气氛始终十分融洽。“汪辜会谈”期间汪道涵宴请辜振甫,席间的菜名别有意味:“情同手足,琵琶琴瑟”、“喜庆团圆”、“兄弟之谊”、“夜语华堂”、“龙族一脉”、“前程似锦”。台湾海基会的成员都在这份菜单上签名,然后带回去留作纪念。汪道涵当时赠送给辜振甫的礼物,是一把宜兴紫砂陶壶和一套十盒装京剧大全。5年后的“汪辜会晤”期间,“汪辜”又同在上海兰心大戏院观看京剧折子戏,双方的闲聊,赠送的礼品基本以中华文化为主题。

  走笔至此,我想引用曾追随汪老多年,对两岸关系颇有研究的章念驰先生的一段话:“在台湾研究会与台湾研究所及东亚研究所期间,汪道涵会长对我影响最大。他乐于倾听各种声音,善于听完别人最后一句话,悉心去了解对方。他兼容与包容的涵养所形成的魅力,无人不折服。他善于静心去了解对方,使对方感到他是真正愿意了解台湾的,于是他们也乐于与他倾诉衷肠;他总是晓之以理,喻之以情,令所有访问过他的台湾同胞感到如沐春风。从他身上可领略高手过招,不必剑拔弩张,这种修养令我望而不可企及。”

  上述这段话,使我更加深信,为推进两岸统一作出过不懈努力的海协会长汪道涵,两岸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两岸统一的道路虽然还很漫长,但是只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相信以中国人的睿智,正如汪道涵当年所说:“彼此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实事求是,求同存异,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

  本报记者谈小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