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汪道涵逝世“汪辜会谈”成绝唱 马英九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电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4:53 东方今报

  

汪道涵逝世“汪辜会谈”成绝唱马英九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电唁

  这是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时汪道涵与辜振甫(右)握手。 新华社发

  连战:汪道涵处理两岸问题的风范、理性与气度,是后人的典范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荣誉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24日获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逝世的消息后,分别表示哀悼,并对汪道涵的家属表达深切慰问。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推崇汪道涵在两岸关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马英九说:“‘辜汪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他表示,国民党将考虑派代表参加汪道涵的告别式。

  连战对汪道涵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希望家属节哀。他回忆了今年访问大陆时与汪道涵先生的会面,并称赞汪道涵出任海协会长后对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的贡献。连战指出,汪道涵先生在处理两岸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风范、理性与气度,是后人的典范。他本人将视情形决定是否赴大陆吊唁汪道涵。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向汪道涵的家属表达“深沉的慰问”。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逝世后,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分别致电海协,对汪道涵会长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汪辜握手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的一步

  围绕两岸关系两会开始接触

  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关系打破长期隔绝,经过数年发展已使两岸同胞之间的民间交往达到相当规模。与此同时,两岸交往中衍生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两岸间的正常交往。台湾当局为了坚守“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所谓“三不政策”,在继续拒绝正式谈判的前提下,于1990年10月21日成立了以辜振甫为董事长的海基会,以期这个“戴着白手套”的民间机构与祖国大陆进行接触,解决两岸交往中的事务性问题。祖国大陆基于争取“先谈起来”的考虑,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了以汪道涵为会长的海协会。两会随即围绕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开始了频繁的交往与接触。1992年3月,海协会海基会在北京进行了首次事务性商谈。

  汪辜连续握了四次手

  “汪辜会谈”从酝酿到实现,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1992年8月4日,汪道涵亲自向辜振甫发出邀请,希望就“两岸经贸合作与两会会务问题交换意见,洽商方案”。辜振甫于8月22日对汪道涵的邀请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经过近8个月的酝酿准备,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四层会议厅举行。汪道涵和辜振甫走到预订的座位后,隔着会议桌面带微笑向对方郑重地伸出手,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霎时,闪光灯闪个不停,照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响成一片,将这一海峡两岸关系史中的重要时刻定格。“请对着这边再握一次!”两位先生又转过身来,对着记者再次握手。应记者的请求,他们先后握了4次手。

  汪辜落座先谈京剧

  落座后,汪道涵和辜振甫先是谈起了他们的共同爱好——京剧,看上去就如同一对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辜振甫说,会谈结束后他回去还要登台演出。原来辜振甫不仅是“戏迷”,还是“票友”。就这样,会谈在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了,双方坦率地陈述了各自的观点。

  汪道涵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是一种趋势,适应和大力推动这种合作趋势,才能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接着,汪道涵用40分钟论述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直接“三通”等8个具体问题。4月28日,双方举行第二轮会谈。针对双方在台商到大陆投资保障协定和民间经济交流会议两个问题上的分歧,汪道涵和辜振甫共同表示,“只要坐下来谈,一切问题都好商量”。

  “汪辜会谈”意义重大深远

  4月29日,双方正式签署四项协议:《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以及《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汪辜会谈”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的一步,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解放军报

  汪道涵生平

  1915年出生,安徽嘉山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

  1949年后,历任华东工业部部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等职务。

  1980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副市长、市长。1986年任上海市政府顾问。1991年12月起任海协会长。

  汪道涵轶事

  嗜书 赏音乐 看京剧 下围棋

  汪道涵极爱读书。尽管时常工作到深夜,他也要从堆满床头的书堆中拿出一册看。逛书店是他的最大嗜好,他每月都要购置一些书,内容从文学评论、历史专著、名人传略、音乐、美术,到科技专著、经济理论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汪道涵对经济管理类图书尤为感兴趣,除了自己看,还要推荐给别人看。他在当上海市长时常说,全市每个企业都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每个企业领导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好经理,上海就会搞好了。此外,汪道涵还喜欢欣赏外国古典音乐,爱看京剧、下围棋。

  汪道涵过世恰逢辜振甫忌日

  据台湾媒体报道,24日刚好也是辜振甫先生的农历忌日。台湾媒体的报道感叹,辜汪二老相继离世,二老的情谊和风范,也永远走入历史。

  报道说,汪道涵与辜振甫1993年在新加坡的第一次握手,开启了两岸的对话时代,也让汪道涵成为台湾民众耳熟能详的大陆政治人物。

  报道说,1999年李登辉制造“两国论”风波,打乱了所有的预期,也让汪道涵访问台湾的计划无法实现,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Z京华

  汪道涵故事

  汪道涵发现了江泽民的潜力

  1949年5月25 日,解放军突入上海市区,并在两天内占领了整座城市。

  江泽民被任命为上海海宁洋行的党代表,负责抓生产。海宁洋行在被接管之后,成为益民公司的一部分,并改名为“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整个公司都隶属于华东工业部。1949年9月的一天,汪道涵(时任华东工业部部长)来工厂视察。在视察中,他看到了一家陈旧但十分整洁的乳品厂,到处散发着新鲜冰激凌的香味。此外,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人。

  “江泽民充满了活力,”回忆起他们初次见面的情景,汪说道,“他是党员,而且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我觉得他前途无量。”

  在他们商讨用什么新招把那些冰冻美食送到饱受战争蹂躏的市民手中时,34岁的汪和江立即觉得彼此十分相投。尽管江在益民已经受到破格提拔——他已是技术保障科科长和副总经理——但他和汪的关系将帮助他很快升任总经理一职。这层关系后来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因为汪的妻子就是益民公司的董事长,是江的顶头上司。

  江泽民和汪道涵很快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们都曾是地下工作者;江在汪的妻子手下工作……

  汪回忆说,“江泽民成了我家的常客。我妻子比江泽民大9岁,我们开始把他当小弟弟看待。”在江泽民早年的生涯中,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不管是碰上了充满机遇的挑战,还是碰上痛苦的磨难,他都会向汪的妻子倾诉。汪道涵和江泽民的相识相知也逐渐发展为一种终生不渝的友谊,并改变了两人的生活。

  摘自《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