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禽流感启示录]禽流感冲击饮食旧习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5:44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吴志远 通讯员陶德正 周治云

  今冬的禽流感疫情,以它残酷的方式,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让我们去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习惯。一些新的观念、新的习惯,也正在破土萌芽。它们成长得虽然缓慢,但是它的力量不可小觑。连日来,在有关禽流感的采访中,记者欣喜地捕捉到它们的存在。

  旧习惯:集贸市场里现买现宰新观念:鸡鸭在工厂集中屠宰

  以往每个月,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街的李太婆都要到附近的集贸市场,从鸡贩的鸡笼里,精心挑选一只肥壮的老母鸡,耐心地等着鸡贩宰鸡、拔毛、除掉内脏。然后拎鸡回家,慢火炖了,给一家人补补身子。

  16日,她又去了集贸市场,习惯地看了看鸡贩的摊位,鸡笼空空如也,鸡贩也不知所踪。李太婆知道等禽流感过后,鸡贩还会再回来。但她已经拿不定主意:以后,是到超市里买冷冻鸡呢?还是照旧来这里?

  她的困惑,源自于武汉市高级畜牧兽医师张善同的一番话。

  张善同告诉她:“集贸市场的环境,实在不适合宰鸡。这里污水横流,与宰鸡的血水混杂,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最好的温床。热鲜肉的温度比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食用不当会造成生病,而且口味也不好。”

  张善同特别指出,鸡贩用来拔毛的,往往是一般的松香,有的甚至是沥青。这些拔毛剂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武汉市在禽流感期间,实施畜禽定点屠宰制度,将屠宰集中到富尔仕、大地这样的大型畜禽加工企业。在那里,鸡鸭屠宰的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检疫、消毒,确保了畜禽产品的安全。

  16日,在武汉市组织的一次市民参观现代化屠宰车间活动中,消费者代表张香莲连呼:“想不到,想不到!这样的屠宰车间,才能让人放心!”

  旧习惯:买禽蛋凭经验靠感觉新观念:先看“三证”再谈生意

  很多市民在买鸡、鸭、蛋品时,主要靠眼看手摇:鸡要鲜活,鸡冠要正,羽毛要雄实;蛋要没有裂缝,摇摇蛋黄要没有散;卤制品色泽要好,皮肉要酥香。只有这样的禽蛋制品,才是健康安全的。“而现在,顾客买东西时,多了一个心眼。”武汉汉口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国华说:“不少人,进门就要求看我们的‘三证’是否齐全。”“每天早上,我们的直营店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来自非疫区证明,张贴在店堂内最显眼的地方。这样,顾客才会放心购买。”涂国华说。

  疫情发生之后,省市工商部门推出了挂牌经营制度,严格市场准入。非疫区或疫区10公里以外的市场禽类经营户,要求挂牌标明经营者姓名,禽类产地和动物检疫证明,并建立购销台账,否则不得上市。

  旧习惯:煎鸡蛋要煎得嫩才好新观念:禽制品要熟透才放心

  煎得白嫩的鸡蛋,周边略带金黄,香气扑鼻。用一个银色的小勺,将鸡蛋中间轻轻挖个小口,然后端起雪白的小瓷盘,送到嘴边,轻轻一吸,流质的蛋黄尽入口中。

  对在中南路一高档写字楼上班的王辛梅小姐来说,每天早餐这点享受已经保不住了。11月中旬起,她经常过早的那家餐厅的厨师,拒绝再为她煎这种半熟的鸡蛋。厨师委婉地告诉她:“餐厅有规定,鸡蛋一定要煎全熟才能端给顾客。”

  受到影响的并不止王小姐一个人,喜欢吃“白斩鸡”、“白斩鸭”的市民,也将忍痛割爱:这些美食都是在温度不够高的情况下加工出来的,上面往往还带着残留的血丝。

  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市民对专家们的提醒都耳熟能详:高温加热可以杀死H5N1病毒。加工禽类肉产品时,要将其煮熟,确保肉的中心部位达到摄氏70度以上。

  省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霍细香,还专门就“溏心蛋”问题解答了市民的提问:“不提倡溏心蛋之类半生不熟的吃法。鸡蛋要煮熟,蛋黄不能过软或呈流质。”

  旧习惯:“土鸡蛋”风味最佳新观念:“洋鸡蛋”口味可调

  问每一个到菜场买菜的家庭主妇,她都会告诉你:“土鸡蛋比洋鸡蛋好,营养价值更高,风味更好。”所谓“土鸡蛋”,多指农户散养的鸡下的蛋。而“洋鸡蛋”,则是大型养殖企业里出产的鸡蛋。眼下这种看法正遭遇挑战。

  市民们不无惊讶的发现:这次在全国爆发的禽流感,都发生在小型养殖企业和散养的农户家里。大型养殖场基本上没有出现疫情。看来,“土鸡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健康安全。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桥说,为迎合市场,他曾经想和一个台湾老板合作,在林中养鸡,生产“土鸡蛋”。

  对方却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散养鸡?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防疫。至于口味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调配饲料,生产出人们喜爱的风味鸡蛋。”

  旧习惯:脏蛋不洗放得久新观念:洗蛋涂油免后患

  很多市民都知道:“鸡蛋买回家之后,不要洗它。鸡蛋表面的脏物,实际是一层保护膜,可以保证买回去的鸡蛋存放时间更长。”

  这种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在禽流感期间,对禽类制品安全尤为敏感的市民,却被专家们告知:“未经清洗处理的鸡蛋,蛋壳上带有饲料、羽毛和粪便的粉末,往往带有大肠杆菌。在你敲碎蛋壳,将蛋清蛋黄下锅时,这些病菌也落入锅中。”

  商家乘机推出“保洁蛋”,这是一种经过专业清洗设备清洗的鸡蛋。商家表示在鸡蛋清洗之后,涂上一层矿物油,同样可以让鸡蛋耐储存。

  旧习惯:吃野味最能补身体新观念:野生水禽携带病毒

  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去年的禽流感,禁吃野生动物,已成为社会共识。部分市民对吃野生动物感到担心,但无所谓的也大有人在。

  今年禽流感爆发后,一些餐馆里,仍在提供野鸭、禾花雀甚至猫头鹰等野味。11月18日,武汉市林业公安民警就在汉口华南海鲜水产批发市场,发现有商贩顶风出售野鸡、野鸭等等。为什么吃野生动物还屡禁不止呢?恐怕仍是吃野味能够大补的传统观念在作怪。

  不过,这次禽流感让人们对野生动物又多了一层认识。全国各地爆发的禽流感疫情,很多就是因为受到候鸟携带的病毒感染。

  今年的禽流感,又一次提醒人们:水鸟野鸭类是流感病毒巨大的贮存库。只有远离野生动物,才能让我们的饮食变得更安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