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报告预计:明年消费价格指数略微走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8:05 大众网-生活日报

  初步预计:2005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4%,CPI为1.8%;2006年GDP增长率为8.8%,CPI为2.0%左右。

  未来拉动价格向上因素:较高的国际油价,投资反弹的风险,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潜在的上涨压力。

  未来拉动价格向下因素:消费品和部分生产资料的产能过剩,粮食价格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日前提供的一份报告预计,2006年全年GDP增长率为8.8%,CPI为2.0%左右;今年全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4%,CPI为1.8%。

  这份题为《当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趋势分析》的报告指出,目前价格涨幅总体继续回落的趋势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回落后趋于稳定,生产资料价格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回落。造成物价水平总体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较大,部分生产资料产能过剩,生产资料供求关系由供求偏紧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和供大于求,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

  未来我国GDP的增长率将呈小幅回落的态势,但仍将保持在高位水平上稳定增长;未来物价涨幅呈逐季回落的态势,但回落会较平稳。

  报告指出,影响我国未来价格水平向上的因素是:2006年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投资增长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会对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带来上涨的压力,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速度的高低;2006年将推动公共服务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这种服务价格存在潜在的上涨压力;2006年石油、电、水、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会带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

  报告认为,影响未来价格水平向下的因素则是:2006年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价格存在继续下降的风险,是导致未来CPI向下的主要因素;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将继续面临一定的下降压力;明年粮食价格有小幅下降的风险。

  (郭凤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