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同心爱者永不分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8:41 沈阳今报

  借用一位女作家一个小说的名称,写下这一文章的主题:同心爱者永不分离。

  12月25日,杭州《都市快报》发布了由读者票选的“印象最深”的“世界故事榜”中,名列第3的是“两个丈夫换肾”。那是在感恩节过去不久,美国有两对夫妇深深理解了感恩的含义:两位妻子各自捐出了肾脏,互相拯救对方丈夫的生命。两位丈夫———71岁的大卫和65岁的汤姆,都有严重的肾病,各自的妻子罗萨林和艾恩都提出自愿捐肾救夫,但不幸
的是,她们的血型均与丈夫不吻合;后来医生发现,两位妻子的血型恰好与对方丈夫的血型一致,经过“交叉配对”换肾后,两位丈夫都已康复出院。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央视每年岁尾总要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一个人要“感动中国”是不容易的,“感动世界”则更难。所以我更愿意看到:一个人只要感动亲人、感动家庭、感动身边的人就可以了,不一定都以“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宏大要求为目标。在我看来,两位妻子捐肾救夫的故事,与其说是感动世界,还不如说是感动亲人与亲情。

  爱在爱和被爱的人心里,同心爱者永不分离。在中国,2005年岁末,同样传来夫妻间捐肾捐肝的感人新闻:12月12日,杭州一对年轻的夫妻手挽手出院了(12月13日《都市快报》),这是杭州首例妻子“捐肾救夫”的肾移植手术,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妻子封丽娟,丈夫陈艾。就在第2天,12月13日,另一对中年夫妇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出院,他们演绎的则是“割肝救夫”的故事,妻子肝脏三分之二移植到了丈夫身上,这对“肝胆相照”的夫妇用真爱创造了生命和医学奇迹(12月14日新华社电),我们同样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妻子徐萍,丈夫张晓峰。这个世界,正因为妻子的伟大,所以才有了丈夫生命的延伸。

  是爱,把爱的范围扩大。过去,我们见到较多的是非夫妻间的器官移植,而今,在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越来越多地演绎夫妻间器官移植成功的故事,是他们把“器官移植之爱”拓展到最亲近的人身上,这是一种“向心”的爱的范围的扩展。“临床上,夫妻间肾移植手术效果很好,仅次于同卵双生的兄弟,这个奇特现象目前还无法用医学来解释。”医学无法解释,但爱的伦理能够解释,正是“同心之爱”创造了生命医学的奇迹。古人韩非子曾说“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之亲,不爱则疏。”现在,前半句话已经被颠覆——夫妻者,已有骨肉之恩也;“爱人是我的骨肉,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12月23日,我看央视新闻联播,又见一个来自上海的“同心爱者永不分离”的故事:作为前妻的傅佩娣,得知前夫患了重症肝炎,她毅然卖掉自己的房子,得款20多万来拯救前夫,并与前夫在病床边办理了复婚手续。当记者问她为什么,她只回答了3个字———我爱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