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行唐:一科技能人带富万名农民产值过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9:17 石家庄日报

  行唐县食用菌协会会长李文平指导乡亲们生产食用菌年产值达亿元

  本报讯(丁常英习素平)一簇簇洁白鲜嫩的金针菇在立体架上长势正旺,农民们进进出出,高兴地采摘、打包,忙得不亦乐乎。这是12月24日记者在行唐县高岭村见到的景象。据县就业服务局局长郭建平介绍,目前食用菌产业已解决了全县109个村、万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

  提起建金针菇大棚,村民们不约而同地称赞带领他们致富的科技能人李文平。记者在西桥村采访时,李文平正要到外村传授种菇技术。他告诉记者,自己曾是玉亭乡的农业技术员,为寻找致富路子,他辞职去参加各种科技交流会,并订阅了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报刊,最终选择了种植金针菇。1996年秋季,他投资5000元在西桥村开始建大棚种植金针菇,并很快见效。附近农民见状,纷纷向李文平请教种菇技术。

  记者在西桥村采访时了解到,这个村现有农户410户,仅金针菇大棚就建了403座,棚均纯收入6000至8000元,农民在自家的庭院旁建个大棚就能就业致富,外出打工的很少。村民李少华说:“以前,我一家5口人靠种粮为生,欠了1万多元的外债,后在李文平的指导下种植金针菇,当年就净赚了5000多元。现在家里盖了新房,购买了摩托车、三轮农用车。”

  到目前,由李文平技术指导的菇农除本县外,还发展到曲阳县、定州市和赵县,年生产食用菌超过1.5万吨,总产值达到1亿元。

  据介绍,行唐县现已成立了食用菌协会,由李文平任会长并负责技术指导,同时将食用菌生产列入10个贫困村的脱贫计划,并给予资金支持。目前,高岭村农民已连片建起菇棚40余个,并建起食用菌制种场和交易市场,为脱贫致富打下基础。

  李文平的科技能人带动作用,为不发达地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闯出一条新路。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先后组织蒙古、尼泊尔、阿富汗、菲律宾等10多个国家的官员到行唐县观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省、市领导也到此进行调研。行唐县日前被确定为中国农村就业促进试点项目县。今年5月,李文平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