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9:40 云南日报

  

2005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辞

  刘元岐

  这是一位在病床上完成了18万字《云南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74岁老专家。近年来,无论“三江水电开发”的争论有多大,刘元岐总是以大量的研究和勘测数据旗
帜鲜明地表述着自己的观点:怒江水电开发完全能够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他8部重要水电和能源工程专著中的5部是在病房内完成的。

  在云南的40年,是刘元岐忘我追求科学理想的40年,也是刘元岐忘我奉献的40年。此刻,这位坚毅的老人还正在与病魔抗争,让我们共同为他感动,为他祝福。

  朱永彪

  今年十运会上,受伤初愈的朱永彪在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项目上卫冕成功,为我省夺得一枚宝贵金牌。

  自1995年进入省自行车队山地车组后,朱永彪在全国锦标赛、八运会、九运会屡次夺牌,并在釜山亚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11月20日,在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期间,朱永彪还并肩陪同总统骑山地车。

  29岁的年龄,在运动员中已经是位“元老”,但他夺冠的精湛技术和顽强毅力却真正体现了年轻人的拼搏和追求。

  杨晓川

  今年4月1日以前,39的杨晓川还只是嵩待高速公路小街收费站一名普普通通的收费员。然而,当手持铁锤和长刀的歹徒把罪恶之手伸向票款箱时,这位弱女子陡然间成为了英雄:在保护公款时,无暇顾及自身安危的杨晓川被歹徒刺中了致命一刀。1万多元公款被保住了,但杨晓川年轻的生命再也没有回来。

  杨晓川在一次工作总结中引用过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人生无悔的境界,浸透在翅膀之中。”最终,她用生命和勇气印证了无悔的青春。

  张克勤

  如果没有张克勤和同事们的努力,那么,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对于云南将成为一次颗粒无收的苦涩回忆。

  这位云南大学的副校长还同时负责了云南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工作, “只有在实验室呆着,心里才会踏实。”在狭小的实验室里,张克勤以非比寻常的毅力和恒心换来了杀死根结线虫的生物方法,解决了让全球科学家都头痛的植物病害。

  有人说,现在的高校培养几个耐得住寂寞、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者很难!但张克勤却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怕寂寞!”

  李晓丽

  今年8月31日,李晓丽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后,将造血干细胞捐给一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大学生。这位24岁的年轻母亲成为了我省首例女性捐赠造血干细胞成功者。

  李晓丽说:“虽然我不知道配对挽救的是谁,但能帮助一个人重新拥有生命,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捐髓救人的义举和勇气使这位美丽女子的青春更添光彩。如今在她的感召下,她所在单位已经有一批新的志愿者加入到了中华骨髓库云南省分库。

  王亚军

  作为优秀儿科医生的他,本不必如此辛劳——先后为大理沙溪寺登街和建水县团山历史村落申报世界100个建筑遗产保护名录。去年,他为寺登街申遗成功,今年,在他的策划和努力下,团山申遗成功,入选2006年世界100个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从小生活在剑川,如今工作在昆明的王亚军对家乡的古镇有很深的情结。但他把对家乡古镇的热爱扩展到了全省的范围。王亚军对传统文化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爱,而非简单的地域之爱,他因此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

  王紫江

  作为昆明市鸟类协会理事长,研究鸟类、爱护鸟类似乎是王紫江的天职,可他对红嘴鸥的研究却从20年前开始。从红嘴鸥的身影给昆明最初的感动,到这些白色精灵成为昆明市民冬天的象征,王紫江从未放弃对红嘴鸥的关爱。

  有几位市民了解这样一个事情:1992年冬天,数千只红嘴鸥突然离开了翠湖,为查明原因,王紫江和同伴全都掉进了滇池冰冷的水中,幸亏得到附近的渔民救助。王紫江等人靠着毅力,用自己生产的饲料,最终把红嘴鸥从滇池慢慢引到昆明城中。从那以后,我们才得以享受到在翠湖喂红嘴鸥的快乐。

  在红嘴欧入城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感谢王紫江,他和同事们的努力给了我们去爱红嘴鸥的机会。

  

2005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辞

  木霁弘

  198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木霁弘这位中文系教授接触到了金沙江边一条通往西藏的古道,当时还被人们称为“南方丝绸之路”。通过研究,木霁弘和朋友为这条古道定名“茶马古道”。

  谁能想到,一次邂逅成就了10多年的情缘。1999年,中国著名导演田壮壮与木霁弘相识,并一道多次前往茶马古道考察采访。2004年,田壮壮导演的中国首部高清纪录片《茶马古道系列之德拉姆》在全球公映。由此,茶马古道文化成为了国内一大文化热点 。 “茶马古道”这读来简单的4字称谓,背后却隐藏着10余年的考察研究。可以说,是木霁弘等人的痴心求索让我们了解了茶马古道。

  

2005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辞

  段生馗

  不看段生馗收藏的抗战文物,我们也许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暴行。当日寇残杀滇西百姓的煮人桶、沾染过中国人鲜血的日军军刀出现在我们眼前时,爱国之情必定油然而生,滇西抗战的惨烈也会在一件件无声的证物中再现。

  段生馗这位腾冲汉子,以满腔爱国之情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花20年时间,负债50万元收集和保存了5000多件滇缅抗战文物。

  段生馗如此,同样作为中国人的你我,难道能够忘记国耻,忘记祖先抗击侵略者的英勇?

  江洋 周明佳(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