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策2005目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10:09 国际先驱导报

  1版社论

  社论:先驱者先忧

  政策(2—12版)

  2、3版:外交策

  2版

  【总领题】中国外交当自信

  【提要】对未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具有相对超前的分析把握! 利用中国现有的力量进行引导和规划! 争取抓住国际战略机遇期! 实现主动在我!是中国未来外交的大战略

  【述】北京大学外交系主任叶自成:2004,中国外交史分水岭

  【策】叶自成:中国外交应追求“先手”

  【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唐璐:国际战略问题专家中的中国外交大战略

  3版

  【总领题】中国外交思维应“复古”

  【提要】2004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张力重新受到官方和民间的认可和弘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指导中国外交的思维理念和具体实践,日益受到重视。这种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中国式外交”,能否为新世纪的中国外交开拓新局?

  【述】传统文化输血中国新外交

  【策】当代中国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所程亚文:颠覆西方外交观

  【言】“春秋战国”可鉴否?

  4、5版:中美策

  4版

  【总领题】中美需要深层润滑剂

  【提要】中国与美、欧三方的互动,是明年中国外交的重要战略课题。这里的关键有两个:着眼于双方关系的深层逻辑而非表象;着眼于几方的互动,在互动中求得战略平衡。

  【策】著名时事评论员邱震海:中美需要深层润滑剂

  【述】美国史汀生中心访问学者张焱宇:2004中美关系的精彩瞬间

  5版

  【总领题】中美应开始深层“交心”

  【提要】因应美国,仍然是中国外交未来十年的最大挑战。中国因应美国的上策是进一步强化中美在反恐、防扩散等领域合作,增进中美间的共同利益,并将共同利益转化为共同政策,寻求改变中美间的战略观念,形成战略共赢的效果。

  【言一】美国史汀生中心东亚研究室主任容安澜:美中高层应“脱稿”对话

  【策】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陶文钊:三大领域拓展中美战略合作空间

  【言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王义桅:中国对美有上中下三策

  6、7版:台海策

  6版

  【总领题】“以我为主”统领对台新思维

  【提要】2004年,海峡两岸仍然暗流涌动、涛声震天。岛内两次选举的结果,都和观察家事先预测的不同。台湾政治似乎正在走入一个更加诡谲多变的格局,“台独”势力的增强也就更加令人忧心。所幸,中国大陆台海政策的不断调整、大陆在法律领域主动发力,以及中国对美斗争的成功,让我们对早日解决台海问题更加充满信心。事实证明,大陆的对台政策,已经超越了“听其言、观其行”的被动阶段。

  【述一】陈崇山:2004台湾,4•3•2•1

  【述二】胡一渊:一个台湾人的2004盘点

  7版

  【总领题】港台专家谈反“台独”新思维

  【提要】大陆如果不保持对“台独”的强大压力,“台独”趋势很可能继续恶化下去,一发不可收拾。最近一段时间,大陆的反“台独”强硬政策产生了良好效果,因此,大陆会持续保持这种反独压力。

  【策】港台专家谈反“台独”新思维

  【卜】台湾民进党前文宣部主任陈文茜:2008年问题会很严重

  8版:朝核策

  【总领题】

六方会谈中国不可“中庸”

  【提要】第四轮六方会谈日期迟迟未定,朝核问题解决进程举步维艰,但历史留给我们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时间并不太多,关系中国安全安危的六方会谈,需要表明中国的利益诉求。

  【述】朝核问题僵局待破

  【言】“用朝鲜牵制美国”是奇谈怪论

  【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张琏瑰:六方会谈须有“中国方案”

  9、10版:中日策

  9版

  【总领题】中日僵局需政府民间双向打破

  【提要】只有在中日之间“崛起竞争”和“安全困境”的大背景下考虑2004年中日冲突,才能准确对待中日“政冷”的困局。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寻找中日新的战略合作点,而加强两国民间交流、增进理解、构筑共同历史认识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述】2004,中日关系“冷藏”年

  【策】社科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中日关系忌用“休克疗法”

  10版

  【总领题】中日学者交锋敏感四题

  【提要】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根本症结吗?如何看待小泉首相不放弃参拜靖国神社?如果短时间内中日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分歧仍难以解决,中日关系有没有可能走上一条“求同存异”的发展之路呢?哪些方面可能成为中日战略合作点?

  【言一】中日学者交锋敏感四题

  【言二】《记忆的证明》导演杨阳:痛史岂容轻薄

  【言三】《来自苦泪盈眶的大地》导演海南友子:真相是反省的开始

  【策】专访中日韩三国合编历史教科书中方召集人步平

  11、12版:中欧策

  11版

  【总领题】中欧新合作模式:有效多边主义

  【提要】2004年欧俄首脑接踵访华使中国外交经历“欧洲年”。欧盟学者提出的,依托主要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有效多边主义”模式,更值得中国外交认真对待并在某种程度上加以借鉴。

  【述】外交学院教授朱立群:中欧欢度“浅蜜月”

  【言】中国驻德大使马灿荣:中欧应加强“神经末梢”接触

  12版

  【总领题】中欧有必要颠覆旧框架

  【提要】中欧双方应该就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分别制订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应该在中欧地方领导人之间建立小型的、高层级的“晤谈会”,目的是鼓励这些处于关键位置的决策者协调战略。

  【言一】欧洲政策中心创建主席:中欧有必要颠覆旧框架

  【言二】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维护国家统一,中俄彼此无条件支持

  【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王在邦:中欧应联手打造“新多边”

  军策:13版

  13版

  【总领题】中国国防急需预防性思维

  【提要】善于学习、长于扬弃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基本内涵。美国冷战后形成并秉持的预防性防务口衔“中国威胁论”,应运而生。在中国日益需要规划自身未来安全的今天,汲取该政策精华,注重预防安全威胁、抛弃其中所含干涉他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思想,于中国必有增益。

  【述】中国军事外交寻找“非战”上策

  【言】航母争论凸现军备权衡

  【策】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晓敏:中国应构建预防性防务战略

  经策:14-20版

  14版

  【总领题】排华风暴止于竞争规则

  【提要】中国制造因为“价廉物美”今年在世界各地屡屡被排挤。在西班牙,这种抵触甚至激化到示威和暴力。我们无意放大这次“烧鞋事件”,但是,已经存在的摩擦风暴让人不得不担心,中国的企业家该如何面对可能因“中国制造”而起的所谓“新排华浪潮”。

  【述】秋天里的那把火

  【策】政府应放开民间行会管制

  【卜】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下一个被烧的是服装

  15版

  【总领题】中国经济:得饶人处且饶人

  【提要】恐怖主义增加了美国的贸易和财政赤字,双赤字导致了美元的暴跌。美元贬值,人民币与美元挂钩,中国相对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变得更加便宜,价格低便有需求蜂拥。中国如此突然增加的“竞争力”,横扫世界。中国过热加大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危险,也如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思•罗戈夫所说:“世界将从瀑布的顶端跃下,却不知道水有多深。”

  【言一】高小勇:恐怖主义催发经济增长

  【言二】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朱民:替美国买单有何不可?

  【策】中国银行香港发展规划部苏志欣:消解

汇率压力可以剑走偏锋

  16版

  【总领题】中国人口红利只够再吃20年

  【提要】人口学家说,中国20年后就进入老龄化了。避免未富先老,中国应把眼前的二十年当作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今明两年的形势来看,尽管诸多挑战在前,但经济发展的势头不错。但是,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我们可能提出的最朴素的问题恐怕是:这二十年里,中国的发展要靠谁来把握?

  【策】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经济增长真谛必须是就业

  【述】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中国未来20年挑战大于机遇

  17版

  【总领题】中美不携手,世界经济无宁日

  【提要】在经济领域里,中国和美国同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推手。“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是中国对自身的定位和要求。对此,美国恐怕也应该有所表示。即便如此,恐怕也还不够。当世界经济的目光在中美两国聚焦时,两国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恐怕才算真正担起了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

  【述】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中国经济”已不是“中国的经济”

  【言】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朱民:2005年美国必须让美元走软

  【策】张五常:人民币换锚迫在眉睫

  18版

  【总领题】用市场利器制衡“诸侯经济”

  【提要】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不可能自己约束自己,需要中央去管。但中央怎么管?全国几百个城市,将近300个地级市,上千个县,中央和地方的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仅靠派几个检查组就彻底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专家说,地方政府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本次经济过热,是中国的老毛病了。但看来只有全面市场化才能根治,并以此重新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

  【策一】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削减政府经权需要制度安排

  【策二】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地方土地权应收归中央

  【卜】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我对明年中国经济的预测

  19版

  【总领题】让GDP快乐起来

  【提要】GDP被经济学家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在最近20几年里见证了整个中国由贫变富的发展历程。而2004年,这些与国家经济增长、地方官员升迁有着直接关系的数字开始被重新对待——从崇拜到反思:我们要GDP,也要快乐。

  【述】给

交通事故一个GDP理由

  【策一】国务院参事牛文元:用“绿指标”考核官员政绩

  【策二】芝加哥商学院教授奚恺元:主观幸福感是GDP终极目标

  【言】陈惠雄:中国应自我克制GDP增长

  20版

  【总领题】WTO深水区政府当无为而治

  【提要】当保护期结束的铃声敲响,我们浑然不觉地走进了WTO后过渡时代。中国有能力在后过渡期“深水区”里遨游,但也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呛水”的准备。

  【述】从浅水区到深水区

  【言】中国应早弃“受害者”心态

  【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国外贸盛年三忧

  【策】外交学院教授臧立:政府应自我克制“权利欲”

  民策:21-24版

  21版

  【总领题】中国需建“反腐特区”

  【提要】2004年是制度反腐又一年。在各项反腐新法陆续出台之时,反腐系统化的命题被提了出来,它的起因在于,如果各项反腐制度不能形成一个系统,那么它所发挥的威力也将大打折扣。

  【策】制度反腐学者李永忠:中国需建“反腐特区”

  【言】反腐须走系统化之路

  【述】2004,反腐凶猛

  22版

  【总领题】国家决策当倚重民意

  【提要】新闻发布制度、民意调查系统、利益相关人的听证程序……当中国迈向现代化民主社会的时候,公众身边的系列变化印证着:民意才是国家各级决策的根基。

  【策】清华大学博士赵穆:新闻发布制度应引为国策

  【述一】民调:官办还是民办?

  【述二】听证会,在路上

  23版

  【总领题】国家意志应成为艾滋抗体

  【提要】中国的艾滋病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对此,中国必须以国家意志代民间行为成为艾滋最大“抗体”,各级政府都应加大对策力度。

  【策】国家意志应成为艾滋抗体

  【言一】“艾滋立法”时机未到

  【言二】清华大学教授李楯:警惕利益集团剥削艾滋病

  24版

  【总领题】中央地方应依法分权

  【提要】中央地方分权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个沉重命题。从历史上看,人治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中央地方的分权始终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法律化分权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共识。

  【策】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大历史昭示分权集权应轻重相维

  【言】分权得益两大猛药:中央与地方关系法+行政区划改革

  【述】2004,宏观调控背后的中央地方博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