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纪念黑龙江日报六十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11:45 黑龙江日报

  弥足珍贵的镜头与足迹

  本报编辑部

  年终岁尾,本就是回顾与展望的时节,此时,本报为纪念黑龙江日报六十周年而进行的大型特别报道“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的采访和报道历时4个月,也进入尾声。

  黑龙江日报的诞生、创业和发展,就是黑龙江省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的最好见证。在120多个日夜里,编辑记者同读者一道,在那些为龙江发展做出贡献、亲身见证了黑土地从荒原走向繁荣的人物的引领下,通过文字阅读历史的厚重,透过发黄的老照片倾听时光走过的声音,重温一个个社会发展的关键片断,了解一件件光阴背后的故事。

  为了还原历史的本色,我们精心挑选,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和讲述,龙江发展历程跃然纸上。从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报人,到身居平凡岗位却有开创之举的工人农民;从贡献突出的老劳模,到家喻户晓的文体明星;从成就斐然的知名专家学者,到敢为天下先的个体私营业主,六十位龙江之子通过本报这个平台,同读者用心灵对话。我们看到,在他们的心中,黑土地是创业的热土;在他们的眼中,龙江的兴旺发达是最好的新闻;在他们的记忆里,白山黑水永远是最美的风景。

  对于记者和编辑来说,采写编发这六十个人物的稿件是一种特别的经历,没有轻松,惟有震撼。透过他们,我们知道,黑龙江的每一次变革都紧扣时代脉搏,我们不乏“马恒昌小组”那样的革新能手、发明专家,我们也有兴十四村这样的农业发展带头人;人们还看到,我省的个体私营业者也是最早展露锋芒的队伍。我们更自豪于黑土地是文化的沃土、体育明星的摇篮、北大荒版画、知青作家、冰雪艺术家、著名作曲家、歌唱家由此走向世界,象棋大师、冰上健将、篮球、乒乓球明星层出不穷。

  六十年,仅仅是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它自然涵盖不了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六十个岁月经历的风风雨雨。惟有龙江大地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把六十年串成可在世人面前自豪闪光的珠链,经历时间考验而日久弥新。

  在此大型系列报道结束之际,我们要特别表达对提供珍贵线索、珍贵照片的老领导、老报人的衷心感谢,特别表达对黑龙江日报怀有深厚感情的热心读者、通讯员的衷心感谢。感谢你们的一贯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携起记载黑龙江六十年的这本特殊人物画卷,为未来的纪念再做见证。

  “60人物”记者感怀

  触动心底的柔软

  本报记者 梁学增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块柔软,其中珍藏着尘封的记忆。

  采写“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栏目稿件的记者都有这样感触:当采访其中人物时,对方激情闸门会轰然而开一泻千里,精彩画面随之快速回放……

  记者曾先后采写了7位体育界人物。速滑世界冠军薛瑞红说,我当运动员时一直让父母为我收集省报;当提起数十年前省报记者为国家速滑队送饺子的往事时,速滑宿将刘凤荣连说我还记得;国家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则回忆起少年时在本报冰场滑冰的故事……

  被采访者欣喜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甚至情不自禁地“泪湿襟”,他们对本报的情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作为采访者也深受感染,激情也随之跃动。

  “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像一本散文集,记者们用优美的文字,又讲究质朴通俗,“不待华采以崇好,不待文绮以致爱”。因此,在读这60位人物稿件时,不免产生“空谷闻跫音则喜”的心情。

  “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栏目并非仅仅是触动这60位人物心底的柔软,而是要从他们工作精神上汲取力量。风晨雨夕赖相持,剑气箫心喜共鸣。他们不懈工作的剪影,不正是本报做大做强的真实写照吗?

  对话名人感悟人生

  本报记者 郝建华

  “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大型报道的采访已结束,回顾我接触的五位人物,有在党旗下奋斗了70个春秋的赵德尊老人,有东北春小麦之父肖步阳,有半个世纪的老劳模李荣,有遗憾没有终生从事记者行业的老报人黄枫,还有见证我省边贸发展历程的纪庆福。采访中感受到,他们确实是不同以往采访对象的特殊群体,他们以毕生精力倾情奉献所从事的事业,虽然历经沧桑,一生坎坷,理想信念从未动摇,关键时刻旗帜分明。虽然他们的物质待遇已不可能“与时俱进”,但外界的种种变化难以干扰他们平和的心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们健康长寿的秘诀。

  在我们抱怨年青一代不知感恩的时候,也许不知感恩的并非仅仅年青一代。挣扎在现代物欲横流中的人们往往有许多难以释怀的疑惑:为什么山珍海味仍食不甘味,物质富裕仍感受不到幸福,高官厚禄转眼成为阶下囚?感受他们的人生理念,也许有诸多启发。

  不能忘却的感动

  本报记者 邢世国

  演绎龙江历程的60人物,都是共和国亦或黑龙江的娇子。几个人物的采访,自己浑然有如被带着走过了数十年的历程,陡然感觉自己随之“长大”了许多。“知史通今”,道理即在于此。

  7月26日,当年请毛泽东主席为《黑龙江日报》题写报头的张向凌老人,82岁高龄,得知记者采访,亲自出门到楼前等候。这个对记者尊重的后面,透着的无疑是对我们这张报纸的感情和眷恋。

  9月5日,由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克山病专家于维汉病重,黑龙江省克山病研究所的领导及4名离退休老同志一起帮记者完成了采访任务。

  为配合记者采访,我省著名企业家、“新三星”曾经的掌门人、如今已70高龄的徐寿山来到报社,坐进了大报平台会议室,记者为此十分感动。在编辑部里,回忆往事,今天的老徐记忆精准,兴奋不已。

  “60人物”采访,使自己深知党报在人们心中之重,更感新闻从业者之自豪。他们,让我们知道,媒体、记者为社会所做的事,人们真的永不忘记。

  做一报人,无怨无悔。

  做人当如斯

  本报记者 陈猛

  很想用“阳光”来形容老报人江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尽管他已是85岁高龄。

  采写江村后,心里萌生一个祈盼:怎样能像他那样洒脱为人、聪明做事。

  江村“一生痴迷新闻事业”的表白,让我深有感触。由于痴迷,他成为全国第一个把省会党报办成晚报的总编辑,执著贯彻党报的贴近性、知识性、趣味性;由于痴迷,他能够被极左势力打倒后,重新站起来成为锐意报纸改革创新的领路人;也由于痴迷,他淡泊名利,晚年依然密切关注和热衷品评国内外大事,成为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的“阳光老人”。痴迷事业,是从业新闻的后辈们理想的工作状态,也是所有渴望事业有成的人,都应该着力培养的心理品质。

  痴迷是爱和兴趣相结合的产物。从江村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痴迷事业,而且事业大成的范例。有了痴迷之心,困难、危险、利诱、竞争等等,都只是实现事业目标的挑战,而战胜这些挑战,正是获得事业成功、体会人生乐趣的过程。

  我辈当向江村“革命老前辈”学习,做一个痴迷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于社会和人生有为而又有趣的人。

  幸福着他们的幸福

  本报记者 樊金钢

  怀着敬仰的心情,我开始采访老劳模苏广铭。在过去的岁月,苏老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是全省技术改造运动的先驱,担任过省总工会领导职务,很想和他攀谈一番。

  可遗憾的是,采访时知道,92岁高龄的老人家重病刚刚康复。于是,我把大部分时间用来采访他的女儿。从女儿的角度,我了解了老人对技术革新的热爱与执着。在哈尔滨车辆厂做工人时自不必说,就是任省总工会副主席时,他也不辞辛苦转战全省。退休后,老劳模也依然故我。

  谈及此,女儿苏凤琴的情绪很复杂———可以说是爱怨交织。她既敬佩父亲的品格,又心疼父亲的身体。她说,父亲整天想的就是面条机、除雪机、切肉机等革新的问题。事实上,他的一些革新想法也许落后于时代,而苏老却不顾病弱之身,对此激情依旧,任谁劝也无济于事。

  我不由得被这种执拗而感动,并由此及彼,想起了更多的老劳模们。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们的技术也许不再适合今天的实际,但敬业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当代人好好学习。感动之外,我又添了一分敬仰,为老劳模那种别人也许无法理解的幸福。

  近日,记者得知,苏广铭老人已于12月19日永远离开了我们。这篇报道,成为老人最后的留念。

  有一种财富叫“乡情”

  本报记者 杨宁舒

  采写“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系列报道,感受最深的就是一方水土对人的塑造与影响力之巨大。从漠河走出来的迟子建说:“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张抗抗说:“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在北大荒劳动时,原野上的小河,树林或草甸,还有天上飘过白得发亮的浓云,这些大自然所带给我的慰藉和欣喜。”于志学说:“我这一辈子都在为表现冰雪世界的祥和、纯洁与神圣而努力,这是我陶醉于绘画的原因,也是我生存的意义。”……

  “神奇”,是众多优秀的被访者对黑龙江这块热土的评价。那种虔诚的表情令人心生敬畏。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白淑贤将全部身心奉献给龙江剧,四十多年来从不言苦;晁楣主动要求到北大荒屯垦戍边,用饱满的激情创造了震惊中国美术界的“北大荒版画”;肖复兴时隔22年后重返北大荒,依旧难以抑制激动的泪水,一部备受文学界好评的《黑白记忆———我的青春回忆录》就此喷薄而出……

  在人类的情感世界中,有一颗由甜蜜与苦涩结成的果实,叫“乡情”。无论你身在何处,心灵都会永远指向生你养你的那片故土。把这笔最朴实无华亦最珍贵无价的“财富”运用好,它创造的精神价值是惊人的。

  

纪念黑龙江日报六十周年

  迟子建

  

纪念黑龙江日报六十周年

  杨杨

  

纪念黑龙江日报六十周年

  魏淑琴多次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纪念黑龙江日报六十周年

  1978年,于维汉深入病区调查。

  

纪念黑龙江日报六十周年

  晁楣(右)当年在北大荒创作版画。

  

纪念黑龙江日报六十周年

  以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为人物造型的人民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