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次接受媒体专访个人 郝蜀东透露成长经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16:46 云南日报

  匀称的身材,中等偏上的个子,平和儒雅的气质,加上一双明亮而深遂的眼睛,这就是见面时云南省最大省属工业企业的当家人郝蜀东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作为个人,我是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在我身边工作的许多人到今天也不清楚我的经历。”郝蜀东面对记者,介绍了他的成长经历。

  少年磨砺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是典型的上世纪50年代初出生的那代人,父亲是南下支边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干部,受的教育也很正统,我因此从小就懂得热爱祖国、热爱党。

  由于家里姊妹较多,在我十四五岁时,和妹妹一起砍了两年的柴。那两年,家里的柴火根本不愁,这段期间让我学会了吃苦耐劳和坚韧稳重。

  我从小学到中学都比较顺利,在班上一直都是班干部。保山一中初中毕业时,有很多单位来学校里要我,但我却不想工作,想上学读书。而当时学校高中只招一个班 ,一家有两个人同时在读书的话,就只能留下一个升学,我就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

  初到昆钢

  1971年,昆钢恢复建设,我和200多名保山学生一起到了昆钢,由于条件受限制,第一天到昆钢龙山矿,全部人睡大礼堂,用两个凳子一拼就当床。

  随后分到破碎车间,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抡起18磅的大锤敲石头。1个月后,由于表现良好,被提升为大班副主任。一次,5高炉矿石供应不足,我带了几个人支援,挑一晚上矿石,就在铁轨上躺着睡着了。后来成了到矿里同学中的第一名党员。

  昆工求学

  1973年矿里推荐我参加大学考试。那是文革中的一次特殊高考,我进入了昆工采选系采矿专业学习,在班上,我是为数不多的学生党员。这3年的学习,对我的成长可以说是大有裨益,让我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局势。

  自创活动引来《人民日报》报道

  毕业后的1980年调到公司团委,赶上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公司团委建立了第一个为职工照相洗相服务点,职工只需花一两角钱就可以照相和洗相。特别是提出开展“大理想,小目标”活动,将一个个诸如“不迟到”、“今天的任务今天完成”之类的小目标汇总起来,朝着共产主义理想奋进,《人民日报》对此还在头版进行了报道,引起很大反响。为此,1985年,我被评为昆明市市级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干部。

  一线炼成“钢”

  1987年,公司组织二炼钢攻关,我主动要求下厂锻炼,抱着铺盖到了连铸车间,轮流三班值守,几乎吃住都在车间。那时,还遇到了两次危险:一次是炉渣喷出来,把我的脊背烧伤;还有一次是“倒坯”上的挂钩坏了打到我的左肩上,衣服都被烧穿,现在身上还留有多处疤痕。这些事对我的锻炼都比较大,也更加懂得了安全的重要。

  1991年,氧气厂成立,我被调去担任党委书记,从副职到正职,我给自己规定了几条:不越权、不越位、要补位,有重大事情时更是要及时沟通。

  1994年10月,我被调到了三炼钢,身挑厂长、书记二职,当时很多人怀疑政工干部出身的我能否胜任,头两个月我压力很大,按照当时定的指标要达到月产5万吨钢,这在当时很难。

  我到任后经过调研,要求车间干部中午必须到车间值班;调整了职工的部分奖金分配,每月拿出500元钱向一线工人倾斜。这些措施的采取对职工的鼓舞很大,结果11月产量就达到了5万多吨。

  步入高管层

  1997年我担任了昆钢副总经理,1999年任总经理,2001年以来任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我一直喜欢往基层跑,对总调度说有大事、急事必须直接第一个通知我,因此,多年来很多事我都是第一个知道。下面的人都愿跟我讲真话,我自己认为,更善于和下面打交道,这样能集思广益。我个人经历告诉自己: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领导和群众是看得见的。

  (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