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时评:大学生当保姆更显社会偏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00:44 新桂网 | |||||||||
12月25日晚8时,成都火车北站,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34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女大学生,作为四川首个“大学生保姆团”,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在元旦、春节的保姆需求旺季,她们将在北京从事高级家政服务(据《南国早报》12月26日报道)。 这些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研究生月薪四五百”,&ldq
不要以为大学生热衷于当保姆、当清洁工就是社会的进步,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种看似务实的选择背后,其实凸现的正是一种对利益的最大追求,也折射出了一种可怕的社会偏见。在很多年轻的大学生眼中,在贫困山区当一名化学教师,可能就是不如在大城市扫厕所有前途。于是,一些大学生宁可在大城市里荒废专业、虚度年华,也不愿意到条件落后的地方奉献青春。 是的,也许有人可以拿出一百条理由来证明大学生当保姆的合理性和并非浪费人才资源。笔者也并不认为大学生当保姆就是一种堕落。但在人才资源稀缺的我国,一拨一拨的大学生们都涌进大城市干些技术含量并不高的职业,难道真的值得敲锣喝彩吗? ■湖北 欧木华 编辑:杨东 作者:欧木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