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报王帮办工作室2005传播阳光收获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1:29 生活报

  回顾一年中收获的感动与精彩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一股令我们不知疲倦的力量。

  弱势群体一直是《王帮办工作室》关注的焦点,回顾这一年的阳光和温暖,我们明白了很多。为什么我们眼里总是充满希冀,因为我们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必须要前行;为什么我们总在不停地为弱者呼吁,因为他们的希
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他们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梦想。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播撒阳光,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感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伴随需要帮助的朋友们,和你们一起咬紧牙关,和你们一起经历风雨,我们将不停地为你们加油,不停地为你们挥舞我们的手臂,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帮办十号行动回眸

  1号行动——

  农民工就业我来帮

  在“春风行动”指引下,3月,关注农民工就业成为《王帮办工作室》第1号行动,该行动通过与劳动部门联合,举办了大小13场招聘会,解决了2.3万农民工就业。

  2号行动——

  关注孤困女童系列报道

  报道3月8日推出,仅三周时间,帮助123名孤困女童结成“一帮一”对子,共获捐6万余元。到6月“王帮办工作室”成立两周年时,前后共募捐30余万元,共计救助孤困女童上千名。

  3号行动——

  关注畸形儿

  4月,来自哈市儿童福利院的关注畸形儿的报道推出后,引起社会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4月24日,为“畸形儿献爱心”活动把此次行动推向高潮。

  4号行动——

  母亲节,送给妈妈一句话

  儿女对母亲的感恩需要平台,母亲节前,4号行动为众多儿女提供了向母亲表达祝福的平台。节日当天,祝福的话语排了一个整版。

  5号行动——

  关注贫困大学生生活状况

  高学历贫困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5号帮办行动关注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同时举办大学生自荐会,帮他们找到工作。自荐会成为哈市就业招聘形式的一个新尝试,成为日后许多人才市场效仿的案例。

  6号行动——

  王帮办四期军旅磨炼营

  暑期,王帮办军旅磨炼营就是火,前后四期,报名者超300人。每期4天的军旅生活,着实让中小学生尝到了什么叫纪律,什么叫兵。改了许多坏毛病,学到了新东西。

  7号行动——

  关注青少年记忆障碍

  望儿成才,希女成凤。咋能让孩子的小脑瓜灵光起来,一直是家长们的最大渴望。7号行动抓住这一特点,从现实、科学的角度向家长们证明,掌握科学的方法确实可以打破“记忆障碍”,但有一个基础,孩子必须要先学会努力!

  8号行动——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成长发育到不同年龄段心理上会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通过个案采访到心理专家的“会诊”,得出一个结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科学引导,但首先要“健康”的是孩子的家长。

  9号行动——

  关注白血病患儿

  白血病患儿的数量每年都在递增,可巨额的治疗费用、不健全的保障体制使许多患儿家长望而却步。9号行动在报道救助同时,也提出:白血病等重症人群应纳入政府的救助体系。

  10号行动——

  关注贫困的未来人民教师

  帮铁力市几十户蜂蜜卖掉10吨助学蜂蜜,把获捐的2万元现金捐给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贫困大学生。

  我们关注贫困大学生

  作为本年度《王帮办工作室》的压轴之举,帮办10号行动——关注贫困的未来人民教师的行动博得了全社会的好评。

  2004年冬,《王帮办工作室》帮哈市远东学院的铁力籍贫困大学生孙令慧家卖掉了近七吨蜂蜜,最终解决了孙家姐弟俩的数千元学费。今年8月又有了新的“点子”,《王帮办工作室》决定帮更多的铁力蜂农卖蜂蜜,从每卖的一公斤蜂蜜款中拿出2元钱捐给“帮办救助金”,《工作室》把所有捐款再次捐给更多的贫困大学生。

  销售“助学蜂蜜”活动开始了,读者和去年的回头客看到报道后纷纷买起“助学蜂蜜”,一是为了自用,更重要的是,他们每购买一公斤蜂蜜就等于给贫困大学生捐了2元钱。两个月时间,“助学蜂蜜”销售了10吨,共筹集了2万元“帮办救助金”。

  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王帮办工作室》选定哈尔滨师范大学,把售蜜款换化成的“王帮办助学金”捐给50名贫困的未来人民教师。并在捐赠仪式前,对哈师大9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报道。报道推出后,又引来了社会各界的爱心热潮。在12月14日首届“王帮办助学金”发放仪式上,捐赠款物额超过6万元,并使100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及时的资助,使他们吃饱、穿暖。

  我们关注农民工

  和以上诸报道相比,关注农民工的行动显得更加凝重。年初推出的帮办1号行动——农民工就业我来帮,一直延伸到12月,一个行动帮办了一年,可谓首创。对农民工的帮助难度很大:比如他们在找工作时,第一个人被骗了,通过本报或劳动部门要回了工资或其他费用,可仍有第二个、第三个继续受骗,《王帮办工作室》关注一年,帮办记者也跟着投诉了一年。

  其实在整个1号行动中,《王帮办工作室》做了三件事,一是和哈市劳动部门一起,把中央推出的“春风行动”推出高潮,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着实给农民工找工作提供了便利,二是告诉农民工朋友到城里找工作都注意啥,从识别职介所,到去用工单位如何面试、谈工资、签合同,每期报道或通过组织活动,把最实际的东西告诉给他们,三是告诉农民工朋友面对不法的用工单位如何维权。

  1号行动持续了一年,帮办记者也和农民工朋友相处了一年。通过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救助,《王帮办工作室》想在新年对农民工朋友说,干活之余别忘了学习!

  我们关注母亲

  不仅关注孩子,我们也同样关注母亲。母亲以博大的胸怀关爱着子女;母亲以她善良的母性默默奉献着;母亲以她良好的形象深深地影响着子女;……母亲有理由得到同样的关爱。

  为了把更多的温馨送给读者,值母亲节来临之际,《王帮办工作室》4号行动推出:母亲节向妈妈送祝福的行动。行动一推出,读者的祝福之语从《工作室》的多个路径涌来。在母亲节当日,《王帮办工作室》推出专版帮助孝顺的儿女实现愿望。

  我们关注孩子

  今年年初以来,《王帮办工作室》开始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帮办2号行动关注孤困女童、3号行动关注畸形儿、6号行动举办军旅磨炼营、7号行动关注青少年记忆障碍、8号行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9号行动关注白血病患儿。

  3月8日开始,“关注孤困女童系列报道”大张旗鼓地拉开,通过帮办记者体验般的报道,刘亚楠、佟建梅、宋新月、刘博兴……一个个生活中鲜活而贫困的小眼睛、小肩膀展现在读者面前。一时间,读者的心被感动了,他们的爱通过帮办热线,通过亲身到《王帮办工作室》捐款捐物,换化成实际行动。报道仅推出3周时间,就使123名孤困女童结成了“一帮一”对子,获捐了6万余元。参与面之广,捐赠速度之快,令帮办记者感到很意外。但正因为有这6万多元钱,孩子们一年的书就可以安心地读了。

  随后,《王帮办工作室》把关爱的触角延伸到了畸形儿身上。和正常孩子相比,畸形儿很苦,他们没有父母的爱,他们缺少正常童年应有的快乐和天真,他们需要更多的人关注……4月初,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报道曾使许多读者落泪。当月24日在哈市儿童福利院举办的“为畸形儿献爱心”活动中,记者被前来参加活动的一个个拿着大包小裹的热心人所感动。

  帮办行动不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也同时关注他们的内心。帮办6号行动,在向纵深方面,对青少年记忆障碍和心理健康给予了关注。从青少年在成长中的一个个异常表现入手,帮办记者认真地挖掘他们不同的表现形式、心理走向与渴望,然后找来专家,就记忆障碍、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对号入座,从理论到实际,深入浅出地告诉青少年如何安心地度过“异常期”,同时也向家长朋友提出一个警告:孩子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绝大多数是其家长有意无意“教”的,并把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引伸到社会关注的高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