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十大争议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1:59 生活报

  一、芙蓉姐姐:

  以恶俗博名还是张扬个性?

  谁是今年互联网上风头最劲的人?谁是今年挨骂最多的人?毫无疑问,当属“芙蓉姐姐”。一个游荡在校园周边地带、号称以考研为业的北大和清华边缘人,通过在两所名校的
BBS上大量灌输激情文字和夸张得有些扭曲的生活照而出名。她说自己的胸“发育到了极致,男人女人都不肯放过。干吗要用眼睛谋杀我!”还说“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等等。

  

芙蓉姐姐的这些言行在引来惊叫声的时候,也引来了如潮的骂声和铺天盖地的板砖。有网友说:“芙蓉姐姐就是恶心的代名词,自恋狂的代名词,看到她就想吐!”这代表了绝大多数网友的声音。但也有支持者认为,芙蓉姐姐是崇尚个性张扬的代表,是鄙俗文化向高雅文化发出的挑战宣言,就像当年的周星驰“
无厘头
”风格,最早也是从高校开始走红的。这说明雅文化在年轻人,尤其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中开始失去影响力,鄙俗文化渐渐成为现代人的圭臬。我们不应该把这样的倾向归咎于年轻人丧失了信仰,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时代在高雅文化的建设方面是不是缺失了什么。

  二、个税起征点:

  大众纳税还是精英纳税?

  2005年8月23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修正案》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上调到1500元,并规定各地应统一执行,不允许擅自浮动。这一与数亿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修正案》,牵动了公众神经。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起征点定为1600元,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在《修正案》提交当天,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发布了一项调查,67.1%的人认为起征点应定在“2500元或更高”,15.4%的人选择定为“2000元”,10.9%的人选择“1500元”,6.6%的人选择“维持800元”。对于这次调整,很多人认为低于预期,没有一步到位,还是让广大的工薪阶层承担了国家税负,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那样,税负绝大部分由高收入者承担。

  三、辞职、拒招:

  教授有问题还是制度有问题?

  2005年3月,清华大学美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丹青愤然辞职。认为研究生招生制度不合理是他辞职的主要原因,他说众多投考他的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由于政治、外语关卡,他长达4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陈丹青辞职事件余音未绝,6月,北京大学也发生了相似的事情——该校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发出公开声明,决定暂停招收硕士生。贺卫方同样认为研究生招考在设计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

  面对陈丹青辞职、贺卫方拒招,一些人为之叫好,说这是对现行研究生招考制度不合理的规则发出的挑战和考问。评论者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教育界的一个耻辱”,“面对不合理的教育制度,陈丹青们可以走掉,可以败退,可是莘莘学子却是无路可退的”。但也有人认为,“辞职、拒招”是因为个人利益,是他们两个人有问题而不是制度有问题。

  四、新交法:

  保护弱者还是捍卫公平?

  2004年5月9日晚,刘寰驾驶奥拓车在北京南二环主路内行驶,将横穿马路的行人曹志秀撞死。因该案是新交法生效后的第一起案件而备受关注。新交法第76条规定:“……有证据证明行人违法,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该条款被百姓称为“撞了不白撞”条款。2005年12月5日,北京市一中院做出终审判决:法庭认定死者违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50%的责任,将刘寰总赔偿额从一审的15.69万元减为15.088万元,减少了6000余元。

  虽然法院根据新交法减轻了刘寰的赔偿数额,但还是引起了广大网友尤其是司机朋友的一片反对声,大家认为司机因为他人过失就得赔偿十余万元,是不合情不合理的,新交法保护弱势群体没错,但不能丧失公平。有人甚至反问:如果行人违章导致驾驶员死亡,那又该怎么判?

  五、卖身救母:

  网络求助信还是不信?

  9月15日,西南大学大三学生陈易在网上发帖“卖身救母”,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10万元捐款从全国各地陆续汇来;但时隔三天,一位自称是陈易同学的网友称“这是一个骗钱的手段”。此帖一出,网友纷纷要求她给大家一个说法。10月9日,以网友“八分斋”为首的三位网友对陈易进行了10天调查。调查认为“她对网友确实有些隐瞒。”还有黑客破解了陈易的个人邮件及QQ聊天记录。就在此时,未来得及做换肝手术的陈母去世了。她甚至没来得及看到黑客的总结:“一切都是真的,但都没有被正确地表达出来。”陈易无法完成学业,在将善款转捐给了重庆白血病基金会后休学了。

  陈易的出发点是好的,她想挽救母亲的生命;网友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有爱心但不想被欺骗;八分斋等三人以及黑客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他们想给大家一个真相。所有的愿望都是好的,最终却将本来是好事的网络善举变成了悲剧。可是这能怪谁呢?网上的东西本来就是虚幻的,再加上金钱的催化,人们不相信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今后再面对这样的求助,我们是信还是不信?网络诚信如何建立?

  六、高考移民:

  程序公正还是体谅状元?

  高考移民是各地区高考分数线严重不平等而造成的,教育部门一直对此讳莫如深。今年的高考移民中有一人格外“出息”,这个叫李洋的少年竟然一举拿下了海南省高考的状元。于是有关他可否报一表大学,是维护程序的公正还是体谅高考生的艰辛的争议此起彼伏。这个难题最后由香港城市大学解决了,他们录取了李洋,并给其提供44万港元的奖学金,供其4年的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

  很难说高考是公平的,但除此之外在中国也很难找出一个比高考更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想必教育部门此时一定会感谢中国多亏有香港这么一个富裕的特别行政区,同时十分担心2006年会不会再有高考移民像李洋一样有出息。

  七、超级女声:

  媚俗的胜利还是大众的成功?

  2005年一个最具人气的话题便是超级女声,这个由一个地方电视台搞起来的节目几乎是一夜之间就风靡了大江南北。它完全取材于美国类似节目的模式,但最后的影响却完全超出了娱乐的范围。许多人为之疯狂,很多年轻人自发地组织起来,为他们各自的偶像四处拉选票。在比赛后,她们取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拿到了上百万的广告合同,成为著名演唱公司的签约歌手。

  但是,她们的成长始终面临着争议,所有争议中真正让她们受到伤害的争议都来自其内部:有关程序是否公正,有关短信收费能否造假,有关用短信投票得出冠军的办法是否合理……

  甚至国外的媒体也开始关注超女,他们更愿意从娱乐以外的视角来看待超女。有评论说短信投票的方式让中国人有了一种少有的投票参与的权利。而国内一些评论者顺承这种思路,提出了在群体无意识状态下对盲从的忧思。

  八、刘心武:

  新红学还是胡说八道?

  2005年4月~7月,《百家讲坛》一下子推出了刘心武“秦学”的系列节目,多达13讲,长达3个多月。吴祚来的《从刘心武“包二奶”看知识分子的堕落》拉开了批判的序幕,紧接着就有红学家对“秦学”相当反感,说那是毫无根据的猜谜。这引发了后来更为激烈的大争论。

  刘心武对红学家的说法也给予了回应,说自己是以一个平民的身份研究《红楼梦》,自己有这个权利,不要以权威压人。但依然对“秦学”具体内容未涉及。

  《艺术评论》杂志今年第10期,封面上就印着“红学界反诘刘心武”,蔡义江、孙玉明、吴祚来等红学专家、清史专家撰文或接受采访表示,刘心武的研究比以往的索隐派走得更远,有生编硬造之嫌,不符合学术规范。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胡文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批评了刘心武的观点,认为刘心武的著作没有遵守学术规范,是一种猜谜。前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冯其庸、以及现任会长张庆善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而与此同时,网上支持刘心武的声音却日渐高涨,网友更多是从“平民挑战权威”、“百家争鸣”的角度来支持刘心武的,但这些倾向似乎与学术研究没什么关系。刘心武则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的研究会一直持续下去。

  九、经济学家:

  合格的太少还是人言险恶?

  10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此言一出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此之前,民众和网络不绝于耳的批评和指责,使一向风光无限的主流经济学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很多人认为,一些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的经济学家应该对中国经济的现状负有一定的责任。

  与网络和民间的支持相反,国内许多经济学者认为,丁的专业是社会学,对于经济学而言是外行,评价经济学家的优劣并不合适,此外并没有以过硬的论点进行反驳。

  十、赃款济贫:

  道德“好人”还是法律“坏人”?

  “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根据《宪法》,受贿罪被判到这个地步已经是轻上加轻,但即便如此,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余斌仍旧难以认同,志在为自己“平冤昭雪”。原因是他将受贿款用于扶贫,用的是赃款,但干的是好事。

  贪污腐败的确罪有应得,但对于受贿济贫能否网开一面呢?在呈词中,余斌表达出了

为人民服务的信息,并且很难断定他挑战的是法律权威还是道德伦理。2005年7月7日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驳回抗诉、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但“不是余斌不懂法律,而是法律不懂余斌”的民间言论则让这名前副市长被涂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流行的说法是,很多人不能用黑白简单区分,所以,余斌是彩色的,并且颜色太多,杂得有点让人晕。

  □本版主编/张晓琳 刘凤梧 □本版编辑/姜宏君 李晓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