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医改问题专家赵杰:公立医院缺乏“公益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3:05 东北新闻网

  公立医院缺乏“公益心”--专访国家医改问题专家、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

  王建民死在北京同仁医院,让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医患”关系上。国家医改问题专家、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的赵杰博士认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王建民的死的确让人感到心痛。而这背后也暴露了目前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对医疗系统进行整治再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也这恰恰是需要我们面对的实际问题。”

  目前供职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的赵杰博士,同时也是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思想理论内参》编辑部的副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研讨。赵杰说,近年来,人们看到过医院的“见利忘义”,也见到过医院的“见死不救”。无论是贪婪还是冷漠,都反映出医德医风的扭曲和沦丧。然而,当人们把谴责的目光投向那些值班医生、值班护士的时候,大家应该想一想,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贪婪又如此的冷漠无情?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人类最基本的同情心?这其中当然有医疗体制过度市场化的原因,有“扶贫医疗救助”缺位的原因。

  赵杰说,在我国,目前各医院基本都是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运作的。对于非营利性医院,政府财政除实行专项补助拨款,用于医院基建、设备购置和维修费用支出外,医院要维持运营和发展,需要靠医疗服务和药品收入来弥补经费不足。在诊疗费用很低而财政补充不足的情况下,医院要想生存、发展,就不得不靠高价格、高利润的药品以及医疗服务来“补充能量”。目前,公立医院对于百姓救治的基本服务不足,普遍存在“公益性质”淡化。诸如王建民惨死事件已经足以说明,医院并没有按照“以人为本”来履行自己“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而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赵杰说,在这一事件中,实际上暴露的不仅仅是“医”和“患”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表明了现实医疗体制中存在的缺失。“患者”一方由于自身势力的弱小,声音不足,导致了话语权大多掌握在“医方”。现在,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医疗服务都不满意。

  事实上,各个医院都有医德医风方面的若干规定,也有收费方面的若干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医院的很多制度保护的是医院的利益而不是患者的利益。因为制度的不对等而导致了医患权益的不对等。医疗消费的特征在于:患者是治疗方案和药品消费的“资金支付者”,而医师是药品购买决策的“处方消费者”。医师与患者关于病情、药品疗效等医疗专业知识的信息不对称,在医疗服务“处方者”引导“支付者”,“支付者”依赖“处方者”的情形下,“支付者”为自己医疗消费付费的“预算约束”,容易被“处方者”忽视甚至是恶意突破。赵杰博士说,“王建民之死”折射出了医疗服务背后的运行体制的问题。而有关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也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

  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需要,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嫁给患者承担的、不透明、“准补贴”性质的“以药养医”政策,逐渐转变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所有制医院之间通过优化管理、平等竞争,实现自身医疗服务价值的“以医养医”,这是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

  赵杰博士认为,衡量一种制度是否具备正义,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了正义,就是要看这种制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弱者的敏感与反应。一个不能救人,特别是不能救弱势人群于危难之中的医疗制度肯定需要改变。通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首先要达到社会的整体公平,而不能只让一部分人享受这种改革的成果。 ( 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殷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