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所学校60元教学经费 山村小学苦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4:49 光明网

  核心提示:一个教师、几名学生、一所学校,20多年过去了,学生一批批从山里走出山外,老师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可是学校仍旧是单调的“粉笔+黑板”,老师也从未外出参加过培训,学校只开语文、数学两个科目。从做教师那天起,韦老师就希望为村里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但这个愿望至今未能实现……目前,柳城县还有10余所这样的教学点

  山里的太阳落得很早,下午4时,依山而建的兰垌小学早已没有了阳光。五六名年龄
不一的学生在教室里做作业。既是校长,也是教师,还兼任保育员的韦有权,从20米开外的村民家里快步走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今天的课上完了,我去村里走一走。”韦有权只有3名学生。为了不让教室太空,他将村里的6名五六岁的小朋友收入教室跟读。韦有权的家就在村上,18岁高中毕业之后就在这里教书了,现在已教了21年,那间20平方米的教室就是学校的全部财产。

  被“2008奥运”难住的教师

  兰垌小学是柳城县古砦乡汶炉小学的一个教学点。这里距离汶炉小学有四五公里的山路,每到春夏季节,山路就经常被大雨冲毁,行人的安全很难保证。兰垌教学点也因此在近年“撤点并校”的行动中得以保存。

  “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我也教过4个年级24名学生。”韦有权说起他的教书历程,总是非常自豪。

  因为20多年来,村里每个孩子的启蒙教育都从他这里开始。大部分孩子都是到上小学四年级时,才会走出大山,到山外的汶炉小学就读。

  韦老师把自己的责任看得很重,他从当老师那天起,就立志要为村里培养出几个大学生来。他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首先从书法开始,认为一个人一生最易显露自己有没有文化的,就是字写得好不好,因此他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刻苦练习。

  12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他的学校——由村民集资与政府拨款共同建成的一间20平方米的平房时,最耀眼的,就是黑板上那一手苍劲有力的楷体粉笔字。

  黑板是固定的,5年前村民建这学校时,在前后正中的墙上再涂上一层水泥,然后涮上黑色油漆而成。黑板的左边写了20道两位数的加法作业题;右边是“北京”、“早晨”4个字。

  韦老师说,他在教小朋友“北京”时,学生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什么是“2008奥运”。“我真的解释不出来。”韦老师为难地说,他已经按课本上的“北京是中国首都”这样的知识给孩子们讲了,也告诉了他们“奥运”就是运动会,但孩子们一直追问他“为什么叫‘2008奥运’”。他也很想给孩子们详细地解答,可他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做老师21年,他从未参加过培训,因为他要外出,学生就得放假;也没有订过教辅资料,因为学校根本没有这笔开支。课本上有什么,他就教给学生什么。

  “奥运”对于兰垌这个小山村的确是个新鲜词,他们了解外界只有通过电视,但很多人家都没有,韦老师家的电视机也是近几年才买的。不过,他们看电视只看那些古装戏、武打片,没有人看新闻,因为看不懂,更不知道“奥运”是什么了。但孩子们很敏感,最近奥运吉祥物出来之后,“北京奥运”、“2008奥运”这几个字,他们从电视节目中记了下来。

  他也想过去查资料,可他只有一本自己读书时留下来的《新华字典》,字典上也没有解释。问村民更没有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老老少少,数他最有文化。不过,韦老师说,这样的难题学生很少出。平时学生问的问题他基本上都能解释。教了21年的语文、数学,不用备课他就能给孩子们上课了。除此之外的音乐、美术、体育等,在难题出现之前他就避开了:“我不会唱歌,怎么教音乐?连篮球都没有,我怎么教体育?”这些课都没有开,学生当然不会发问。

  一所学校60元教学经费

  韦有权不能走出山村去参加培训、补充知识,除了人手不足、没有时间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困难,那就是学校教学经费奇缺。

  就像这个学期,兰垌小学的所有开支只有136元,这钱是学生开学时交的“一费制”杂费。按照物价部门规定,古砦的小学生“一费制”杂费是每人每学期65元,兰垌小学虽然有3名学生,但其中一人属特困户,按政府助学工程的“两免一补”,给予杂费书费全免,这些费用应由政府补给学校。但开学到现在,政府的补助还没有到位,学校只能使用另外两名学生所交的136元杂费。

  但这136元钱也不能全部花在学校日常开支,因为购买教师所用的教科书去了70余元,只剩60元。这点钱只能用来买粉笔、扫把、备课本和学生参加考试时的试卷,因此学校至今没有电也没有水。韦老师外出开会还得自己掏钱。

  “从去年开始,经费紧张了,奖励学生的方式我也改变了。”韦有权说,别的学校都评“三好学生”,他也免了,只要谁在全乡的小学统一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他就给谁发奖金,名次好的,他奖5元;差一些的,就奖3元、2元。学生也问过他怎么没有奖状?他说:“你们努力读书,去山外面的学校拿奖状,我给你们发奖金。”其实他还另有想法,那就是买奖状的困难,一是他没有时间出山,另外奖状也不便宜,几角、一两元一张,还不如直接转换为钱更实在。

  一所学校一个学期只有60元的教学经费,别说添置现代化教学设施,就是买一个篮球、买一副球拍也是不可能的,这也难怪兰垌小学的学生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篮球是什么样的;跳绳也是学生们从山上扯来藤条自编的。

  兰垌小学如此贫困,他的上级学校又是怎样?“我们一直是负债办学。”汶炉小学的校长朱治平说,学校的开支主要是依靠收取学生的杂费,极少有上级部门拨下的经费。但杂费极有限,他们学校上个学期就欠债2000多元钱。这些钱主要是用于学校的门窗维修、课桌椅维修及平房屋顶的防漏。

  20年出不了一个大学生

  没有再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就成了空想。韦有权说,有这样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当了21年的教师,至今没有教出一个大学生来。他的学生在他的学校时,成绩都不错,“可一走出大山,就不行了”。

  韦老师说他对他的学生考不上高中、大学的原因,做过很多分析,但很难找到答案。他曾怀疑山里的学生离不了家、吃不起苦,或者太贪玩,但总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是贪玩、不肯吃苦吧?20余年来他已送走了村里上百名学生,难道个个都怕苦怕累?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为村里培养出一两个大学生来,却至今难以实现,令他痛苦。

  不过,汶炉小学的上级学校,龙美希望小学的唐校长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却说了一个词:见多识广。认为目前无法配备现代教学设施的山区教学点,最严重的就是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他说像兰垌小学这样的教学点,由于教师过于局限,教学用具只有“粉笔+黑板”,极难培养出竞争型人才来。但这些差距在小学是难以表现出来的,就像韦老师的学生一样,他们只开设语文、数学两个科目,每天都围绕这两本课本来教学,学生除了会认字写字,进行简单机械地计算之外,还能学到什么?由于小学的期末测试只考这两科,“读死书”的学生成绩当然不错,甚至还会更好。可他们走出大山后,在学习习惯、知识面上,将会与那些正常开课的山外学生相距甚远,特别是突然增加的美术、音乐、体育、社会实践、健康等,他们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适应,这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

  “当一个孩子在学习上不停地受到打击之后,信心将会不断下降,厌学的情绪也就会出现。”唐校长说,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难以在山区推行均衡教育,难以保证每个孩子获得均等的教学资源,获得他们应有的教育保障。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教育,这是教育专家的共识,“扶持薄弱学校”的口号也叫了很多年,但像兰垌小学、汶炉小学这样处境尴尬的农村教育现状,却迟迟得不到改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