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年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大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04:33 山西日报

  一点点探索、一步步推进、一天天积聚力量……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焦点亮点频现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这句充满激情的话语,曾让多少人为之激动不已。毫无疑问,社会财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包括丰富多彩
的精神文化产品。

  正是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从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一次次提到党中央的议事日程。今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研究明年经济工作的同时,讨论文化体制改革。会议认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11月10日中共山西省委八届七次会议通过的全省“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经过一点点探索、一步步推进、一天天积聚力量,我省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文化强省的成果终于在2005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先行一步的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电影制片厂、省话剧院、省

图书馆等15家文化企事业单位及太原、临汾、晋城等14个市县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先行一步。两年间,全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机制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改革的典型、发展的亮点频现。

  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华夏文明看山西”为龙头的新世纪山西文化标志性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京观看我省建设文化强省重点剧目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后,盛赞我省近年好戏连台,指出山西文化达到最好、最繁荣的时期。

  发展要吃文化饭,文化要吃市场饭……

  改革文化体制,解放思想先行

  解放思想,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已经深入人心20多年。在今天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仍起着关键作用。2003年,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拉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大幕,我省未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全省文化体制当时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时的体制。

  是等待国家出台文化体制改革方案,还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山西选择了后者。我省与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同步开始探索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崭新体制,确立了包括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非盈利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有代表性的市县在内的5个类型、29个改革试点,出台了《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方案》。2005年是全国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并进一步向面上推进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风鹏正举,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提速。

  “我们以前是有编制的国家干部,如今观众成为剧团的衣食父母。为了生存,只有一条路,演好戏,吃市场饭。”全省5个直属院团,省话剧院曾以人员结构最老、办公条件最差、工资福利最低、内债外债最多而闻名。陷入绝境的省话剧院分流了80多名编外人员,精简机构,演员竞聘角色。从2004年4月27日首场演出至今年底,《立秋》在全国10多个城市演出150余场,笑揽中国艺术节最高奖,演出合同已签至2006年。有人说,一部《立秋》让省话率先突围。省话剧院院长贾茂盛纠正说,省话因改制而生。

  “固守了数十年的旧体制,出版社可是旱涝保收的地方,日子过得去,又何必折腾?”改制中,这样的议论并不鲜见。山西教育出版社在机制创新中寻找新的市场定位,严格图书选题策划制度,自主开发的《地理》教材经教育部审定,确定为国家新课程标准教材,实现了山西国家标准教材零的突破。

  《一本全考试系列》《点击金牌》《薄冰英语》成为全国教辅读物知名品牌,《中国学生作文大全》发行码洋近两个亿。他们连续四届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图书奖,连续五届获国家图书奖和中国图书奖,赢得中国“文教新六家”之美誉。

  “艺术职业学院是培养造就艺术人才的地方,怎么竟也搞起舞剧来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创作舞剧《一把酸枣》之初,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如今,“酸枣”遍撒大半个中国,一年演出97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放办学,聘请张继钢等全国顶尖艺术家,将《一把酸枣》打造成为中国当代舞剧精品,是艺术教育的成功实践。”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感言。

  我省新华书店系统进行全面改制,省图书大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新上岗的员工一改沿袭几十年的事业单位结构工资制,实行岗位绩效分配制度。

  太原影都、太原宽影幕电影院、山西剧院和大同工人文化宫等十多家影院虽未列入试点,但积极探索影院生存之路,率先打破地域界限,加盟北京新影联,实现新片大片与全国重点城市同步上映,票房收入持续走高。

  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

  政府转变职能,激发内在活力

  2005年,我省经营性文化产业奋力突出重围,驶入快车道。公益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省最大的公益性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与资源优势。今年,省图接待读者近50万人次,建立了38个图书流动站。在服务普通读者的同时,省图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新建盲人阅览室,配备盲人专用电脑。在太原市儿童福利院、太原市聋人学校建立流动图书站,定期为残疾孩子上门送书。为最大限度拓展公益性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省图今年举办了120场讲座,90多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省图书馆作讲座。展出专题摄影、书画展20期,举办20多个读者联谊会,直接参加活动的读者20多万人。

  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业、政府与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文化主管部门曾在很长时期,既主管,又主办,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今年,我省出版业将迈出改制的关键一步,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山西出版集团,随其正式挂牌,山西出版集团将成为我省第一家以企业身份出现的出版单位。他们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内在活力,以崭新姿态投入市场竞争。

  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确保明年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加速,政府仍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两年试点实践表明,改制不仅激发了文

化工作者巨大的热情和创作潜力,而且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两年试点实践还表明,文化再不是局限于文化部门的“小文化”,而是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大文化”,连续成功举办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突破政府主办的传统体制,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全省第四届广场文化艺术节,首届网络文化节等活动都是政府搭台,民营剧团、民营网络文化公司参与,这样的文化盛事丰富和繁荣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方向,逐步实现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本报记者李晓芳(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