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艾滋患者年捐千元助同病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09:50 上海青年报

  本报曾报道的“艾滋家庭”男主人公逆境不忘付出,他表示“越是弱势的人,越是需要互相温暖”

  本报讯(记者顾盈华)一个无辜感染艾滋病的患者,愿意在他的有生之年,省吃俭用,每年捐赠1000元钱,给同样需要帮助的艾滋病人。这个身处逆境,却不忘付出的艾滋病患者,就是本报曾经报道过的《艾滋夫妻意外得子过年难丈夫坚持上班维系这个家》的男主
人公刘杰。

  短信表达捐赠愿望

  昨天上午10点多,记者收到刘杰发来的一个短信:

  住院期间我知道自己病得不轻,我的遭遇深深刺激了我,我会为一句宽慰的话和过去的每个细节落泪,我想帮助那些受到伤害又得不到赔偿的人。在我有生之年,每年愿意捐出1000元来帮助他们。

  一时间,记者万分惊讶。刘杰一家四口人,他和妻子小雪都是艾滋病患者,还有一个在读小学的女儿贝贝和一个刚刚满月的儿子。目前,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全靠刘杰一个人的工作收入,可他还时常因为身体原因而中断工作、住院治疗。

  这样一个家庭,竟然想到救助别人!他们拿什么来救助别人?

  弱势才更加懂得珍惜

  记者拨通了刘杰的电话,电话那头,依然是他平静、斯文的嗓音。“处在我这样的境遇,是弱势得不能再弱势的群体了,任何一点点关爱,我都会感动得不行,正因这样,我才更加懂得珍惜。”

  刘杰很坦率地说,1000块钱不能从根本上给艾滋病人解决什么问题,可是这一份温情,一定能让对方深深记在心里。他告诉记者,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他得到了很多医生、护士的宽慰,他们愿意听他倾诉,令他备感欣慰。

  “前两天,妻子来医院看我,她告诉我,在她出院时,有一个护士悄悄塞给她100元钱,鼓励她好好活下去……我听到妻子说这话的时候,眼泪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在刘杰看来,理解、鼓励是给他最好的礼物,“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加入到关心艾滋病人的队伍中来,艾滋病人并不可怕。”

  安排好了“以后的事”

  刘杰告诉记者,这一段时间来,他一直在盘算“以后的事”,把“以后的事”安排妥当了,感觉心里轻快很多。

  “女儿贝贝,我想把她托付给我的一个好朋友,虽然现在还没有告诉他我的情况,可我相信以我的为人,会得到他真心的帮助……至于刚刚满月的‘小东西’,如果他能有幸逃过一劫,没有感染HIV病毒的话,我的一个亲戚愿意收养他,把他抚养长大。”

  电话那头的刘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说,不指望留给子女什么遗产,只希望他们健健康康,靠自己去打拼未来。

  正因为这样,刘杰才有了捐赠的念头。

  “1000元,在他们夫妻两个治疗艾滋病和并发症的费用中,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点;对于被救助的那个患者,也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点;越是弱势的人,越是需要互相温暖。”

  刘杰说,只要他保持目前这份稳定的工作,还能维持这个家。他也清楚地知道,随着病情加重,夫妻两个的治疗费用会渐渐增加。“如果要出大价钱来延长时日不多的生命,如果医疗费用超过了我的承受限度,我会放弃治疗。”

  最后,刘杰很坚定地表达了他的心意:“不用担心,只要我能工作,就可以,以后的事,我也已经想好了。请相信我是真心的,我也一定能够履行承诺。”

  妻子百分百支持丈夫

  和妻子小雪联系时,她事先并不知道丈夫刘杰作出“每年捐赠1000元给艾滋病人”的决定。记者告诉她时,她很欣慰地表示,“我理解他的想法,百分百地支持他!”

  小雪告诉记者,早在他们结婚之初,就曾经参加过一个爱心助学捐赠,连续三年资助贫困地区孩子上学。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和孩子失去联系,才中断了这份爱心。

  出乎意料地,小雪用无奈又温情的口吻,说了一句和刘杰一模一样的话,“弱势的人,更加需要互相帮助。”

  (为保护病人隐私,文中艾滋病患者均为化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