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五期间创新体制机制 十一五规划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齐鲁大地涌绿潮 环保事业沐春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0:23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从“五岳之首”的泰山之巅到波澜壮阔的黄海之滨,从革命老区临沂到东方桥头堡的日照,无论是孔孟之乡济宁还是陶都淄博、风筝城潍坊、水上明珠聊城,在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宏伟目标激励下,齐鲁大地处处跃动着和谐发展的动人音符,涌动着激情澎湃的环境保护大潮。生态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污染综合防治、立法执法、科
技进步、国际合作、环保创新等工作亮点频出。

  2006年,山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省建设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回首“十五”:

  生态环境优先经济

  “十五”规划实施以来,山东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污染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全省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成效明显,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进展较快,环境法制建设力度加大,环保基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基本完成了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2005年6月,山东省省委、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把生态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生态省建设情况视察组,对全省17个生态市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山东生态省建设论坛”,发表了《发展循环经济宣言》。

  坚持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并规范经济社会活动,初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综合试点。山东在造纸、纺织印染等10余个行业推行了清洁生产,200家企业和8个开发区(旅游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个开发区创建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单位,265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

  山东省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召开了第七次全省环境保护大会,建立并完善“一把手”负总责、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治理市场引导、环境管理公众参与“五个机制”,先后签订了“十五”环保目标、生态省建设、南水北调治污、“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4个省、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全省17个市编制实施了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对45条重点河流实施了综合治理。

  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3件地方性法规;省政府审议通过了《山东省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等两件政府规章,建成了23个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和103个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在媒体上发布了17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重点流域水质监测月报,建设了省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和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成立了环境监察、监测、辐射、危险废物管理4支应急队伍。

  展望“十一五”:

  初步遏制生态恶化

  做好“十一五”环保工作,是历史赋予每一个环保人的责任和使命。山东“十一五”环保工作目标就是到2010年,全省循环经济建设初见成效,基本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60%的水体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所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建立完善的具有山东特色的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

  按照“着眼三年,突出今年,城乡统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要求,深入抓好“1369工程”,山东省将积极推进生态市、生态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绿色学校”等多层次的创建活动。加强以公共卫生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建立水资源综合调度机制,统筹安排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以及节水型工业;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山东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为重点,系统推进“点、线、面”循环经济综合试点经验。以建立“政产学研”环境科技产业发展机制为重点,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建设全国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

  按照“管住排放总量、严控废物增量、扩大环境容量、用好资源存量”的基本思路,推动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监管,加快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步伐,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严格环境监管,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逐步完善山东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准体系、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责任制、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

  强化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山东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控网络、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网络、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站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积极开展跨行政区、跨流域的污染联防,建立健全区域、流域污染事故预警预报及应急处理体系;加强危险废物治理,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网络信息化管理;严格辐射环境管理,建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形成省、市、县三级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网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