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教育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1:32 京华时报

  背景教育部发言人称中国教改成功

  据《东方早报》12月23日报道,22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新华网与网友进行交流。对于“教育产业化”现象,王旭明表示,这个提法从它产生之日起,教育部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因为教育产业化会毁掉中国的教育。此外,王旭明还表示:“我不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失败的。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成功的。”

  辨析反对产业化不等于没有产业化

  笔者在此向教育部发言人请教关于教改成功的两个疑问。

  其一,仅仅“反对”是否就能等于没有教育产业化,并进而证明教改成功?据报道,发言人辩护“教改成功”的第一个论据是,教育部一直反对“教育产业化”。无疑,这个观点十分正确,但“因为反对、所以就成功”的论证逻辑显然有问题。“反对”只是一种主观态度,并不就等同于客观事实,后者绝不会因为前者改变其客观存在。否则,如果这种“心想事成”式主观逻辑成立的话,这个世界岂不太荒谬了?也就是说,对教育产业化,仅仅反对是远远不够的,从反对到“实际不存在”,还要经过行动、实践,并且是有效的行动和实践。

  其二,教育改革应不应该计算代价与成本?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发言人提出另一个“教改成功”的论据———“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原来100个人里只能有3或4个人上大学,现在100个人里有20个人能上大学”。毛入学率大幅度上升,当然可谓教改“成功”,但其背后的代价是什么,是谁在为其“埋单”?

  统计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上升为去年19%的同时,大学学费增加5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只增长了4倍,大学学费涨幅10多倍于居民收入增长。

  很明显,迅速增长的毛入学率背后,是学生家长的高额支出。入学率倒是“大众化”了,可收费却不断贵族化,“一人读书全家受穷”,谈何成功?与此相佐证的是,日前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显示,家庭教育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显然,在如此高昂的教育成本之下,即使入学率提高是成功的,但这种造成巨大民生压力的“成功”,难道可以引以为教育改革成功可标榜的业绩吗?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12月27日文/张贵峰

  求是教育改革少谈论成败,多研究问题

  教育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没有进行仔细、冷静的分析研究之前,不宜遽然得出成功或失败的结论。当下对于教育改革,重要的是理性地对前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政策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以寻找到比前一阶段更为合理、更为可取的改革之道。不光教育界,政府及整个社会都要研究教育改革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举其大者如下:

  第一,在教育领域,政府、社会、家庭究竟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过去几年改革中,伴随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教育责任部分地从政府肩上转移到家庭身上;现在舆论普遍的倾向是让政府承担更多责任。这两种倾向可能都有偏颇,正确的办法还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同时,更需要考虑到社会的维度。社会对于教育究竟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第二,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究竟如何正确地分配教育的财政责任?现在有一种倾向,中央政府积极地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这种做法当然是有效果的,但财政成本可能太大了。恐怕需要更清晰地厘定各级政府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教育财政责任,并以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

  第三,政府究竟应当如何管理各类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一批私立学校,随着改革深入,这类学校会越来越多。但目前,政府对私立学校多有歧视。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那么如何对教育管理体制本身进行改革,使教育部门在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一碗水端平?这其中也包括改变政府支持教育的财政拨款方式,让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学生也能享受到政府的教育经费。这才是比较公平的。

  第四,各级学校究竟应当如何管理?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基本上是行政主导的。这种管理方式过于僵化,并使公众、家长的意见不能反映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教育改革也应当包括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此外,人们还得研究,如何改革根深蒂固的应试型教育模式?课程、教材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比如是否开设公民教育课题?

  这些问题是高度复杂的,比照这些问题,改革其实还只是刚刚开始,很多核心问题尚没有触及,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急着下结论。多研究些问题可能更为明智。

  在这些问题中,有一部分主要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但大多数都属于整个政府的事情,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决策范畴。对这样的问题要作出决策,必须通过公共选择程序,让公众积极参与,让不同群体平等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12月24日社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