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创新·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1:38 河北日报

  【编者小语】人们常说,人活着就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气。从张国滨、李希瑞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精神和气质:那就是无论自已是处于逆境还是身患重病,永远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在生死的一瞬间,将生命定格在采访路上的周文广一定也是这样想的。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崇高,在这些普通人身上,我们同样可以读到这样的字眼。

  撰稿:郑建卫 樊江涛

  张国滨

  钢铁情怀

  12月26日中午,在省会农业宾馆,记者看到张国滨时,他刚和妻子苏慧敏从唐山坐车赶过来,长途旅行的疲惫还写在脸上。

  "张老师,最近还在做什么课题吗?"当听到记者提问时,张国滨两只眼睛在镜片后闪亮着:"带钢轧钢系统项目已经完成,工业试验也做了,要不是怕我身体不好,现在就该进行专家鉴定了。就这一课题,我们发表了9篇论文,其中有5篇都上了美国的工程科技信息检索,上那个检索非常不容易……"张国滨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我想尽快鉴定,但领导说,鉴定会上又要答辩,又要迎送,至少得忙一整天,怕我的身体吃不消……"张国滨接着说:"带钢是一种板材,用途很广,比如各种管子就是用带钢卷成的……"

  妻子苏慧敏爱惜地提醒着丈夫"哎呀,他一谈工作什么都忘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病人。"苏慧敏说。

  张国滨告诉记者,带钢轧钢系统的课题是在患病治疗期间开始研究的,他上午治疗,下午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科研取得了成绩,本科生的课也没有落下,可惜研究生的课落下了一部分,他一定想办法补上。"我不怕死,但不能死,因为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获奖感言】

  我战胜癌症的信心很足!我不怕死,可我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们这一代人耽误的时间太多,成果出得晚,我想活得时间更长一点,那样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颁奖词】

  他在讲坛辛勤耕耘,28年桃李芬芳;他用知识回报社会,累计创造了2亿元经济效益;他不为名利所动,印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他身患癌症奋斗不止,以坚强的意志挑战生命的极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国滨以自己的知识,更以自己的生命传奇作出了震撼人心的回答。

  【评委感言】

  张平(省委副秘书长):张国滨的不同与精彩,不是因为他患有癌症。如果他身体像以前一样健康,精力充沛,他还可以做出更大的成果,创造更大的效益,作出更多不凡的业绩。张国滨的不同和精彩,不是因为他是新闻人物,因为即使没有这些,他一样会尽职尽责,为人师表。

  白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作为一个时代人物的缩影,张国滨堪称楷模。但无论是何种身份,当张国滨实实在在站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不禁感到,尽管他未曾尝试另一种人生轨迹的精彩,但他一直未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对科学的追求和执著。

  周文广

  【评委感言】

  王文杰(新华社河北分社社长):周文广业务精益求精,急难险重的采访报道任务总是冲锋在前,周文广同志用生命证明了他是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河北分社已经决定向他学习。

  相金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周文广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他将灵魂整个融入到了自己无比热爱的职业中,他是一个敬业的新闻战士。

  【颁奖词】

  这一天,是中国第六个记者节,这一天,他生命的镜头永远定格在采访的路上。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公里,绽放成一朵最绚烂的花。一个特殊意味的时间,一段特殊意味的行程,印证着一个敬业者的精诚。冥冥中的巧合放大着人们的哀思,但这绝不是一个高尚的人赢得尊敬的全部。十余年新闻路上的无私与无畏、忠诚与奉献,都让人们对他充满着无限的敬意。

  镜头人生

  “我的丈夫很棒,作为他的妻子,我很自豪。”周文广的妻子郗珍说。12月27日,面对记者谈到和丈夫相处的岁月,郗珍的眼中闪着明亮的光辉,好像文广刚刚出差回来,正微笑着站在她面前一样。

  “文广说‘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够和工作结合起来,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了’,他在工作中得到了快乐。”郗珍讲起了这样一段故事:2004年10月长假期间,中美篮球对抗赛正在秦皇岛举行,因有采访任务,周文广不能回家,只好打电话让妻子到秦皇岛团聚。

  周文广在赛场采访,郗珍在旁边陪着看球。比赛一结束,周文广背起沉重的摄影包往外跑得飞快,边跑边向落在后面的妻子发脾气,嫌她跑得慢拖了后腿。等把稿子发完,周文广又不好意思地向郗珍赔罪说,他要赶第一辆出租车回去发稿,刚才脾气不好,请爱人原谅。

  “文广脾气很好,在家里从来没有向我发过脾气。文广一年中有200多天不在家,但只要在家就不会闲着,他是一个称职的丈夫。”郗珍说,家里卫生间的镜子从墙上掉下来,砸毁了洗手池,出差40多天回来的周文广马上找人修理,一连干了两天才修好了洗手池,他连一次也没有用就赶赴邢台,牺牲在采访的路上。

  讲到这里,郗珍的双眼噙满了泪水。“作为他的妻子,我感到幸福,你不知道他对我有多好。有一年冬天,我说想吃烤白薯,文广出去了好久才回来,我嫌他带回来的白薯不热了,他说凑合着吃吧,这是我从藁城县买的。这时我才知道,他在市里没有找到卖烤白薯的,开着摩托车跑了几十公里到县里才买回白薯来。

  郗珍说,周文广不论多忙,对孩子都非常关心,女儿的学校要求学生家长写一个希望寄语,当时正在南京采访十运会的文广怕我写不好,坚持自己写,女儿看到从千里之外传回来的希望寄语,眼泪都流下来了。

  “为人夫、为人父、做朋友、做同事,文广都尽到了责任,因为他人品好大家都喜欢他,文广离开我们整整50天了,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我渐渐从痛苦和绝望中走了出来,我想对文广说,我会像他那样做好本职工作,带好我们的女儿,以此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李希瑞

  【评委感言】

  贾海明(省政协副秘书长):一个身患癌症的患者,一个年仅35岁的基层法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举,有的只是一些平凡而朴素的小事,却为什么赢得了那么多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因为他“讲庄稼人话,评庄稼人理,断庄稼人事”,始终对得起头顶上的国徽,在某些司法腐败现象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今天,他的事迹、他的精神,更显难能可贵。

  段录沛(省广播电视局局长):作为基层法官,他始终坚信,再小的案子在当事人那里也是大事。凭着这种责任感,他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办案,坚持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能工作时他鞠躬尽瘁,不能工作时他甘于让位,做人做到这个份儿上,李希瑞让人敬佩。

  【颁奖词】

  因为办案公正,他被某些人称为“铁面”,因为办案公正,他被老百姓称为“青天”。“天下事难免出偏,但法官的心不能偏”,十多年来,他办案千余起,无一错案、人情案、金钱案。为了法律的天平永不倾斜,李希瑞将法的信条印在心间。他生命的烛光虽已熄灭,但超越职业界限的精神光辉将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公正永恒

  面色凝重,怀念之情溢于言表。12月27日,在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会现场,代表丈夫来参加“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仪式的是他的妻子张海霞。35岁的李希瑞在2005年4月10日走完了短暂而又充实的一生。

  张海霞是希瑞的大学同学,在东光县司法局工作。她说李希瑞的骨灰盒安放在东光县烈士陵园。自打希瑞去世后,人们就经常在希瑞的灵前发现祭品,有时是乡下人祭祀用的纸钱,有时是点心水果,有时甚至是一串花生和两朵棉花……这些祭品代表着百姓对一个堂堂正正做人、公公道道办案的人民法官最崇高的敬意和无限怀念!

  张海霞告诉记者,希瑞一生廉洁,两袖清风,在世时家庭生活也属清贫。患病后各级领导都给予了很大帮助,使李希瑞增强了治疗下去的信心。她不无遗憾地说,希瑞也曾想等病情治愈之后,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来回报社会对他的关爱,然而天不遂人愿……

  希瑞去世后,领导们对这个家庭非常照顾,及时落实了父母和孩子的遗属补助,把希瑞的妹妹也调至东光县医院,对此张海霞感到很知足了。在回忆李希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张海霞告诉记者,虽然希瑞父母年迈多病,希瑞还有5万多元的医药费没有报销,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但丈夫时刻激励着她。她有信心把父母和孩子都照顾好,像希瑞那样尽职尽责,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编者小语】

  农业科技工作者、技术工人、民营企业家,赵治海、郑久强、魏建军的职业、身份、社会分工各不相同,但他们却有着相同的一面,那就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兢兢业业、奋发进取,以自己默默无闻的耕耘,为推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作着贡献。

  赵治海

  【获奖感言】

  我能够得奖,是因为社会对科技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科技在改变农村面貌,破解"三农"难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农业大省,我们应该关注农业科技,关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如今重视科技、重视农业科技,已经蔚然成风。我得奖就是一个明证。

  播种理想

  12月26日,当我们见到从海南岛直接赶到石家庄参加2005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的赵治海时,他手里握着12月29日的返程机票。

  从1996年起,赵治海的课题组每年10月底都要从寒冷的张家口迁徙到温暖的海南岛进行冬繁育种,第二年5月底再回来。

  风景迷人的海南岛,挡不住他对家的思念。在海南岛想女儿想得急了,就让家里寄去照片,时间久了,孩子的照片竟贴了半面墙。而如今女儿已经是燕山大学的学生了。

  自1982年从河北农大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赵治海与谷子打了23年交道。

  我国有着7000年种植史的谷子,如今在许多人眼里只是调剂饮食的"小杂粮"。但我们不应忘记这样的现实:在许多贫困地区,谷子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有着耐旱优势的谷子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人们逐渐强调饮食多样化的今天,徘徊在低谷的谷子事业亟待振兴。

  为了那些祖祖辈辈以种谷为生的人们,为了那些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乡亲们,他把23年的人生时光投入到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而面对孤独与困境,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始终没有放弃。

  通过23年的努力,他攻克了杂交谷子优势利用这个世界性难题,创造了谷子杂交研究史上的奇迹,将谷子的产量由每亩的100多公斤,提高到600公斤。

  如今省科技攻关课题---"谷子杂交种选育、制种技术研究及示范"在省会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谷子杂交优势利用从此将真正从实验室走向田间,为我国乃至世界的谷子杂交优势大面积生产应用铺平了道路。

  在求解"三农"难题的今天,赵治海和他的同事,依靠科技的力量,正在燕赵大地的乡村特别是在一些土地贫瘠的地区,播撒希望的种子。

  当一颗叫做"袁隆平"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空闪烁翱翔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也会把赵治海记在心间。

  【评委感言】

  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一粒种子的作用有多大?它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改变无数人的生活。对赵治海来说,他就是一粒可以改变世界的种子。

  张平(省委副秘书长):赵治海的谷子不仅为我们带来了高产,更为世代土里刨食的农民种下了希望。

  【颁奖词】

  他像袁隆平一样专注于田畴,希望用种子的力量改变世界;他像袁隆平一样几十年心血以寄,在种子杂交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不同的是,他的攻关对象是远不如水稻"地位高"的谷子。选择谷子或许意味着承受更多的寂寞,但他从未放弃。因为在贫困地区、在干旱地区,耐旱耐瘠的谷子,寄托着众多农民的希望。为了改变贫瘠,他做了一粒扎根贫瘠土地的种子。从这个角度上说,赵治海的意义并不亚于袁隆平。

  郑久强

  【获奖感言】

  我是代表唐钢2万多技术工人来领这个奖的。现在,一个合格工人的标准不再单纯是"出大力,流大汗",而是要通过刻苦学习成为专家型技术工人,我的得奖正体现了社会对工人技能的尊重,对技术工人的认可。

  超越自我

  12月27日,在颁奖典礼现场,我们和郑久强的初次见面是从一个握手开始的---一个属于炼钢工人真诚而格外有力的握手。

  配料、摇炉、看火焰、测炉温、辨成分……16个寒暑交替,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这位"华夏第一炼钢工"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业绩---"燕赵技能大奖"、"全国炼钢技术比武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5岁的郑久强以他的亲身经历诠释着---"只要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工人也能成专家。"

  2005年,在唐山钢铁集团的技术比武中,这位"老"技术标兵,未能蝉联"状元",而只得到了"榜眼"。在这一"可喜"变化的背后,不是一个郑久强的"退步",而是众多郑久强的进步。

  "别忘了你是一线工人,你的事业在一线!"来参加颁奖典礼前,妻子提醒郑久强。16年炼钢工人的经历,使郑久强感受到工友们对一线工作态度的巨大转变---从过去"不愿意"到如今的"挤破头",当然企业的价值评判,无疑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

  没有大学学历,却有十几项技术革新,并创造出上亿元的效益的郑久强,在这个过程中无疑起着标志性的作用。

  近日,唐山钢铁集团首次为长城皮卡和越野车提供的汽车大梁钢板、汽车结构钢板、普通结构钢板通过试验,并达到长城汽车公司的技术要求。这标志着唐钢汽车用钢质量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成功进入了国内车用钢市场。

  当有人把这一喜讯告诉郑久强时,这个朴实憨厚的年轻人有些得意地笑了:"那些钢就是我们炼的。"

  【评委感言】

  杜金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郑久强是技术工人的代表,高科技人才固然重要,但像郑久强这样的优秀技术工人正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

  张平(省委副秘书长):郑久强以他十几年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从工人到专家的路并不遥远。

  【颁奖词】

  飞溅的钢花见证了他火红的青春,滚滚的钢水表达着他炽热的情感。没有大学学历,却有十几项技术革新,为此,他赢得了"华夏第一炼钢工"的美誉。危险时刻冲上去,诱惑面前不动摇,奉献与进取使他成为当代工人的骄傲。平凡本是人生的底色,精彩与否全由自己把握。一个人应当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郑久强在平凡岗位上的创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魏建军

  【颁奖词】

  魏建军是一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中国轿车河北造,河北轿车长城造"是他不变的追求;他又是一个务实的行动者,2005年他把"长城汽车"推上了国际营销平台,并开始打造我省首个规模轿车生产基地。带有责任的财富才是最值得崇敬的财富,一个财富英雄的人生底气,一个全国劳模的价值追求,在他的理想和行动中交相辉映。

  【获奖感言】

  此次当选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给了我一个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省汽车工业、民营经济的人们表示感谢的机会,这个奖是对长城700多名员工的鼓励,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早日开出"河北制造"的轿车。

  【评委感言】

  杨兴盛(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我省的汽车工业还很年轻,但在魏建军们的努力下,它已经又有了一个强大的引擎。

  白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魏建军是我省民营企业家的代表,"长城汽车"要圆我省的轿车梦,正是对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解构。

  追赶世界

  在得知自己当选2005年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的消息时,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魏建军,正在为实现河北这个装备制造大省压抑多年的"轿车梦"而奔忙的路上,在兴奋之余,他又不无遗憾地表示,为了要和外商谈判,他没有时间亲自出席颁奖典礼。

  魏建军的脚步总是匆匆,正如他领导的"长城汽车"追赶世界的脚步。

  2005年,他把"长城汽车"推上了国际营销平台,成为历史上外销最好的一年;2005年,他开始打造我省首个规模轿车生产基地。

  不了解河北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人可能不知道,"长城人"的梦想对河北这样一个钢铁大省、装备制造大省意味着什么。这一轿车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不但将结束我省没有规模生产轿车的历史,而且会极大带动和提升钢铁等产业结构调整……

  当然,与真正的汽车产业巨头相比,"长城汽车"仍然是一个"独立学走路"的"小不点儿",而将要进入的轿车领域,对领跑"河北汽车"的魏建军来说,距真正的对手也有很大差距。但毕竟,"长城汽车"已经加快了追赶世界的脚步。

  而在这背后人们看到,支撑魏建军追赶世界的是强大的实力---"市场占有率第一"、"销量第一"、"出口量第一",对于民营企业"长城汽车"和民营企业家魏建军来说,早已经不再是新闻。

  【编者小语】

  河南打工妹单晓霞身患重病期间得到社会无私帮助,她说,我要尽我所能回报社会,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死后把光明留下,让我的眼睛继续注视我眷恋的这个充满爱的世界。于是晓霞去世后,属于她眼睛的那份美丽奉献给了两位河北姑娘。年已七旬的老将军赵渭忠,13年为希望工程募集资金70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24所。而他的女儿遇到困难时,张家口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自发地捐出了自己的零钱,让献爱者也得到了爱。

  因为爱所以爱!2005年,正是这一缕缕爱的暖流,织就了我省和谐社会的温暖之情!

  赵渭忠

  坚守约定

  "我和单晓霞有个约定,现在虽然她已离开了人世,但那个约定我还要遵守,那就是通过希望工程帮助她的两个女儿长大成人、长大成材。"12月27日,在2005河北省十大年度新闻人物的颁奖现场,当主持人采访赵渭忠时,老人声音洪亮地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走进课堂,这是赵渭忠13年来矢志不渝的信念和行动。正如他的特别名片上背面所写的"讲希望工程的故事,交希望工程的朋友,干希望工程的事业,做希望工程的文章。"那样,"希望工程志愿者赵渭忠"现在的生活已经没有了"自我"的字眼。

  在11月20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他与成龙、李嘉诚一样为人们所关注。从被称为"希望将军"到获得首届"中华慈善奖",73岁的赵渭忠和丛飞、白方礼这些名字一起,向人们诠释着慈善家的另一种形象。通过他已经为希望工程募集捐款高达700多万元。

  他是没有个人财产的慈善家。赵渭忠对社会承诺,工资一分不留,自1993年以来,赵渭忠共为希望工程捐款40多万元。但是今年他也成了需要别人帮助的慈善家。

  赵渭忠的大女儿赵步云,已患糖尿病30多年。去年,女儿的病情突然恶化,被确诊为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生命时时处于危险中,必须依靠每两天做一次血液透析来延续生命,一年的医药费得十几万元。这让经济上本不宽裕、又把剩下的钱都捐给了"希望工程"的赵渭忠陷入困境。

  赵渭忠的困难被他捐助过的孩子们知道了。

  11月16日,赵渭忠接到了第一笔捐款-----张家口市219所希望小学的4万余名学生的32489元捐款,"这些钱都是孩子们几分几角凑来的,其中崇礼县孩子们捐助的零钱,工作人员点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对社会奉献爱心,社会没有忘记我们,爱心又传递到我们这里。"从最初接到第一笔捐款时,赵渭忠就召开了家庭会议,家人一致认为,这些捐款既然是社会各界的爱心奉献,就应该留下,但要设立一个"爱心基金",女儿治病则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家解决,实在不够了,再从捐款中提取。

  赵渭忠告诉记者,如今他接受的捐助已经突破15万元,无疑这笔充满爱的捐款,将会在更多人的心理播下爱的种子。

  【获奖感言】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我非常珍惜大家的这份感情。群众的认同使我有了强烈的幸福感,为大家奉献爱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我为希望工程募集了资金700万元,我要继续努力,但我更希望有人可以和我开展爱的竞赛,并在竞赛中超过我!

  【评委感言】

  贾海明(省政协副秘书长):戎马一生的老将军赵渭忠,热心参与"希望工程"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尽了全力!

  王文杰(新华社河北分社社长):赵渭忠今年成为首届中华慈善奖,他的得奖,昭示着慈善家离普通人并不远,慈善事业需要每一个普通人的热心参与。

  【颁奖词】

  13年,他不间断地做着同一件事---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募集资金。他的财富有限,但由他的财富所衍生的价值却不可估量;他的精力有限,但点滴的奉献却足以搅动爱的海洋。一个人的崇高,不在于他做了多少件好事,而在于他的坚守与执著;一个人能否赢得尊重,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这财富能让多少人受益。"希望将军"赵渭忠以他的一颗仁慈博爱的心,为人们深深铭记。

  单晓霞

  【颁奖词】

  "死神夺去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让别人用它重见光明。"河南打工妹单晓霞永远闭上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而两位河北姑娘却因为她的角膜而重见光明。她不仅是一位角膜捐献者,还是我省首位角膜志愿劝捐员。因为"晓霞热线",因为她的努力,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身后捐献角膜"志愿者的行列。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当天堂里的晓霞依然用她美丽的双眼注视着这个世界时,谁能说她没有活在人们的心里呢?

  天堂眼睛

  12月27日,就在董建林带着两个女儿替单晓霞领取2005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的那个早晨,他接到了北京光兰有限网络公司石家庄办事处的电话,商量建立一个有关角膜捐献的公益网站的事情。

  放心电话后,董建林心绪难平。12岁的董亚楠,是晓霞的大女儿,她告诉记者,她上小学五年级的同学说,你妈妈很伟大!

  在单晓霞在省会东简良的家,因为晓霞的离去,这个家已不再完整。但在简陋的房间里,最显眼的就是摆在桌上的一部红色电话,电话号码为0311-83632783---以晓霞名字命名的眼角膜捐献热线。

  晓霞离开后,这个电话还是和以前一样时常响起,甚至有人从千里之外的云南打来电话,咨询捐献角膜,所不同的是值守热线的已经不是晓霞,而是她的丈夫和女儿。

  如今,单晓霞已经成了一个"光明符号",而点亮"光明符号"的同样是一个个有关爱心的故事。

  ---就在单晓霞被医院劝回家后,她在东简良小区遇到了只见过两面的岁月广告公司总经理梁文萍。梁文萍听了她的遭遇后,只说了一句最朴实的话"我怎么能看着你等死呢!"梁文萍掏钱把她送进了医院。

  "我只是一名来石家庄打工的外地人,可是却得到了这么多的关爱,我要尽我所能回报社会。我爱河北,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死后把光明留下,让我的眼睛继续注视着我眷恋的这个充满爱的世界。"单晓霞给了自己一个承诺。

  2004年10月18日,她正式成为我省首位角膜劝捐员。2005年1月5日,"晓霞热线"开通。

  10月29日早晨7时30分,当阳光再次温暖这个世界时,晓霞永远闭上了她那双美丽的眼睛。但是属于她眼睛的那份光泽,传递给了两名河北姑娘。

  人世间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热泪流淌。

  晓霞走后人们仍然关注着这个外地务工人员家庭。

  为了省钱给晓霞治病,晓霞的爱人董建林长期忍受着强直性脊椎炎的困扰,石家庄协和医院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为其免费做了手术,缓解了建林的痛苦。

  晓霞的女儿,11岁的亚楠和8岁的晓宇,也从失去母亲的伤痛中走出,她们继承了母亲的美丽,也继承了母亲留下的精神财富-----如今,两人在省会一些志愿者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董建林说,他们不会离开石家庄,因为他们爱上了这个充满爱的城市。

  【获奖感言】

  董建林(单晓霞的丈夫):

  感谢社会各界给予我们全家的无私关爱。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陪晓霞来领取2004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奖时的情景,而这次来领取2005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时,晓霞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虽然晓霞不再了,但她播下的爱的种子却已经发芽。

  【评委感言】

  相金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单晓霞用行动唤醒了整个社会的爱心,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在她离开后,仍旧怀念这个普普通通的打工妹。

  白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单晓霞去世了,她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却把光明与温暖留给了别人。单晓霞捐出的角膜是有限的,但是她带给社会的感动与爱是巨大的。单晓霞带给我们的是温暖,我们会将其变为更大的热能。

  【核心提示】

  一个普通的人在一个普通的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着大家都能做的事,这是一种平凡。平凡的事做得时间足够长,平凡的事做得足够多,达到无人能比的地步,称之为伟大也就毫不为过了。

  王淑荣

  【获奖感言】

  我想当"十大新闻人物",但没有想到真的能当上。为什么想当呢?一个是为荣誉,另一个是为影响。如果是"人物",作用和影响肯定会比普通人大一些。我想发挥的影响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宪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法制精神

  花白的头发,明亮的眼睛,宏亮的嗓门,一个精明强干的老太太。王淑荣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如此。12月26日下午,在省会农业宾馆,来参加"十大人物评选"颁奖仪式的王淑荣接受了记者采访。

  "你们的报纸报道后,来信的、来电话咨询的,还有上门求助的多了去了,我都应接不暇,都是请我帮忙的。好多人问的都是农村养殖用地问题。我能帮着解释的,都尽量帮着解释。还有的人想让我出庭帮着打官司,用我的名声压人家,我有我的原则,遇到这样的事我都对他们说'对不起,我不可能跟着打单个官司',我劝他们说,如果法官公正,不需要我去,你该赢的也会赢。如果法官不公正,我一个小小的村主任,去了也白去。"王淑荣说话清晰流利,声音响亮。

  正是这位被乡亲们称为"法律老太太"的王淑荣的一封信最终改变了一部地方法规-----《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并让众多养殖专业户从中受益。

  2002年7月,在调整土地承包现状、审批养殖专业用地时,香河县香城屯村村委会主任王淑荣发现,现行的《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河北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之间"存在矛盾"。当年8月10日,她致信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司,提出了对《河北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进行审查的建议,并建议把第二十条作为审查的重点。

  2003年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对王淑荣的建议回信答复。可认真看过答复之后,王淑荣觉得没有解开她心中的疑惑。2003年5月1日,她又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和《河北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进行审查,并修正其中有关条款。

  王淑荣的来信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党委会的重视。2005年5月24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石家庄召开。在次日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等4项法规草案被提请常委会初审。5月27日,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案删去了原条例第二十五条,并正式生效。

  王淑荣说,她一向低调,不爱出名,过去写信落款常常署上"无名",但对于当选2005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老人感到十分高兴,她认为这是一种荣誉,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被社会所认可。

  【评委感言】

  张平(省委副秘书长):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最终修正了我省一部地方法规。当我们走近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事件时,更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中逐渐萌生的法治精神而鼓舞。建设法治社会,推进法治进程,来自民间的王淑荣不仅仅是这个伟大时代社会进步的见证者,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她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王方杰(人民日报驻河北记者站站长):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树立法治精神,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无论我们的地位、学识、身份、资历如何,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在社会主义社会法治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颁奖词】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却因结缘法律而远近闻名。她对法律痴迷到了旁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她坚持自学法律知识,从一头青丝到满头银发;她敢于用法律维护自己与村民的利益,不管面对百姓还是官员。2005年,她以执着的精神,通过法律渠道,推动了一部地方法规的修改。法律必须被民众信仰,否则就是形同虚设。王淑荣用法律改变生活的故事,我们看到法治的精神正在民间蓬勃生长。

  庞建英

  【颁奖词】

  她的人生浓缩在一条小小的街巷,人们的大事小情牵系着她的喜怒哀乐;她是全国从事居委会工作时间最长的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她为别人的工作奔忙,自己却甘愿拿每月只有240元的补贴;她为别人的病痛操心,自己多病缠身却从不休息……在奉献与索取面前,她坚定地选择了前者。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庞建英们所表现出的公益心和奉献精神,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小巷乾坤

  庞建英身材不高,说话声音不大,还是一口地道的大名方言,从外表看朴实得与一般退休女工没有任何区别。

  12月26日下午,在省会农业宾馆,庞建英告诉记者,得知自己被评选为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后,她感到很惭愧,觉得还有差距。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当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巷总理"才对得起投她票的群众和评委们。

  庞建英所在的小区楼房有些是1956年、1957年建的,有些是1980年前后建的,时间长了,小区的设施老化严重,路面没有硬化,许多路灯不亮,纺织厂有不景气,没有能力投入,想修整一下都没有力量。本报把她称为"小巷总理"的报道见报后,她感到很惭愧,认真谋划了几项工作,下决心把小区建得更好。

  老人告诉记者,居委会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建起了200平方米的新办公室,又多方筹集了30万元钱,修理了路灯,硬化了部分路面。过了年一开春,还要找资金,尽快完成路面小区硬化。

  小区的楼房建设时间长了,一些楼道里的墙皮脱落了,墙壁黑呼呼的一直没有修整,这让庞建英一直牵挂于心,她准备筹集资金把楼道重新修整粉刷一遍,让黑洞洞的楼道整洁明亮起来。

  一开春她还计划在小区里种些花草,把小区绿化绿化。庞建英说,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不如以前,硬化路面的时候,她跑前跑后,两条腿都肿了。"我快70岁了,还没有想到退休,就算是退下来了,如果有需要,有些事我还是得管。"庞建英的声音不大,但说话的口气非常坚决。

  【评委感言】

  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社区居委会是最基层的政府单位,要直接和居民打交道,做最琐碎、最具体的事,居委会工作的好坏对社区的和谐安定非常重要,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非常重要。50年风风雨雨,庞建英付出的太多,太多,但却无怨无悔。她是居委会主任的先进代表,值得社会尊重。

  杜金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一个行为只有当它出于对社会对人民利益的责任感时,才具有道德价值;一个人正是透过社会责任感,才具有无可替代的尊严。庞建英不是伦理学家,也许讲不出这番道理,但却凭着自己的忠诚,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她的事迹诠释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法:扎扎实实做平凡的事,恰恰是真正不平凡的人生。

  【获奖感言】

  原来居民们说我比总理还忙,没有人当着面叫我总理。河北日报的报道出来后,居民开始叫我"小巷总理"了。当选"十大新闻人物"后,我这个"小巷总理"的名声更大,我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我不会辜负群众对我的评价和期望,我要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当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巷总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