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形成及建设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6:04 人民网

  [内容摘要]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形成有其历史来源和认识基础。纵观环境保护历史,我们大致经历了末段治理、源头与过程控制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相融合三个战略阶段。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环境保护发展到第三个战略阶段出现的新理念。从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技术根源看,当今的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世界问题复合体”。解决“世界问题复合体”的结果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产生的认识基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核心,还要求绿色的政治制度保
障。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基础。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支撑。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 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3月份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迅速提升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瓶颈约束,而破解瓶颈约束需要理论创新,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

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做到实际工作有旗帜、有目标、有抓手,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政治基础。从这两点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环境保护的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既是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面旗帜,也是全面系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的总抓手。最后,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思想演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进展的必然结果,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认识基础。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历史来源

  

  真正促成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整体性理念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在实行环境保护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进程中,国际社会对造成环境问题根源认识上的飞跃和在经济社会发展观上的升华,以及保护环境对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等方面所提出的综合要求。

  诗人海涅说过,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逐渐演变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和国际社会力图解决的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国际社会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形态取向的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战略思维成果,有其历史必然性。毫无疑问,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进步的中心课题。

  纵观环境保护历史,我们大致经历了末段治理、源头与过程控制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相融合三个战略阶段。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的这一历史进步过程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三大认识成果:一是对造成环境问题根源认识上的飞跃;二是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升华;三是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的科学把握。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环境保护发展到第三个战略阶段出现的新理念,也是上述三大认识成果和特征的集中反映。

  在环境问题局部爆发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主流认识从没有怀疑过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这一根本性的错误。所以,环境污染是经济增长不可和无法避免的必然产物、“先污染后治理”等主流观点就自然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指导思想,“末端治理”技术和政策也就构成了这一时期环境保护活动的主体。

  到上世纪80年代,当国际社会致力于末端治理的同时,人们吃惊地发现,尽管某些地方环境污染的剧烈程度有所减轻,但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家、地区和全球范围全面爆发,严重程度也与日俱增,影响到经济增长、人体健康、社会公平与政治稳定、文明延续等社会发展的所有宏观和微观层面。总结历史和反思现实,末端治理的致命缺陷一目了然。末端治理战略仅仅是对生产和消费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种高成本的补救措施,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环境治理思想,既不能完全处理废弃物,又在处理废弃物的同时消耗着资源;它是传统生产链的一个延伸,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贡献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产生以及对环境的破坏。

  在反思“末端治理”战略的局限性的过程中,“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孕育而生。初期,源头和过程控制是将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延伸到工业生产源头和过程的污染预防。在这一环境保护战略思想下,清洁生产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诞生,并于90年代初引入我国。除了关注生产源头和过程外,清洁生产将污染防治还延伸到产品和服务中。与清洁生产思想相呼应,90年代出现了“环境无害化技术”概念,也称“环境友好技术”,主要是指预防污染的少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以及治理污染的末端技术。同时,清洁

能源及其相关技术也成为保护环境的新追求和新手段。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有关“环境无害”和“环境友好”的提法有200多处。到90年代中后期,“环境友好”提法逐渐拓展到技术、产品、服务、企业、土地、产业和城市等方面。

  在产品和服务层面,环境友好或者说绿色产品与服务概念及实践蓬勃发展。与传统产品和服务仅满足消费者物质性需求的特性相比,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还考虑了保护生态环境或社会对环境的要求。标识环境友好产品的主要制度是环境标志。目前国际上数十个国家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如德国的“蓝色天使”、加拿大的“环境选择”、北欧的“北欧天鹅”、欧盟的“欧洲之花”、日本的“生态标志”、美国的“能源之星”、我国的“十环标志”等。最新资料显示,德国环境标志产品已达7500多种,占其全国商品的30%;日本标志产品有2500多种;加拿大标志产品有800多种。我国环境标志制度起步于1993年,目前已经开展了56项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已有1000多家企业,18000多种产品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形成了700亿元产值的环境标志产品群体。

  从逻辑上讲,实施了清洁生产、应用了环境友好技术、生产了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便是环境友好企业。例如,我国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制度只是近两年的事,比清洁生产、环境友好技术和产品等实践要晚得多。当然,在国际上这些概念及其实践实际上是相互借鉴、或者说是交叉出现的。

  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环境友好企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产生的重要认识和实践基础,但仅仅是一个侧面。真正促成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整体性理念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在实行环境保护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进程中,国际社会对造成环境问题根源认识上的飞跃和在经济社会发展观上的升华,以及保护环境对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等方面所提出的综合要求。

  显而易见,如果环境问题只是一个生产和技术问题,那么环境友好技术、产品和企业等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应该可以解决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上世纪90年代后,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扩展,从单一性、分散性向整体性和复杂性演化,难怪有人惊呼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去对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认识不全面,没有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和全貌。原因找不准找不全,对策必然是片面的和无效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主流认识基本上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此相适应,环境保护对策是简单分割的、技术依赖的机械还原方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