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积极应对渐成第四大差别的数字鸿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6:45 千龙新闻网

  千龙网讯 (记者 赵戎)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之后,“数字鸿沟”所造成的“数字化差别”正成为我国社会的第四大差别。这是记者从12月27日在京召开的“缩小数字鸿沟,构建信息社会”2005北京论坛上获悉的。据了解,“数字鸿沟”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同人群及不同区域间的信息化差距即“数字鸿沟”问题正日益凸显出来。北京虽然整体信息化水平较高,但近年来“数字化差别”问题也逐渐显现,且有加大趋势。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北京市信息

化工作办公室主持召开了此次论坛。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及区县政府、行业专家学者、业内企业等100余人参加了大会。与会人士针对数字鸿沟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缩小北京市数字鸿沟的对策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北京市数字鸿沟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体现出自身的特点。缩小数字鸿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有利于体现信息时代的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

宜居城市,保障市民享有公共信息服务的平等权力;有利于借助信息化手段防止乡村人口的边缘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改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抓住信息社会重要的战略机遇,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提高信息化低端人群的素质和就业能力,缩小贫富差距。

  会上,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该报告创造性构建了衡量数字鸿沟的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揭示了北京市数字鸿沟的现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北京市信息化实际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缩小北京市数字鸿沟的策略、措施和政策建议。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希望通过该报告的正式出版,引起社会各界对北京市数字鸿沟问题的广泛关注,并对缩小北京市的数字鸿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 北京市数字鸿沟状况及对策

  一、北京市数字鸿沟现状及特点:

  1、北京市2005年居民数字化总指数为42.28,距离该指数的满分100分仍有不少的差距,显示出目前北京市居民数字水平整体仍处于较低层次。北京市数字鸿沟目前主要存在于城乡和人群之间。城镇居民数字化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城八区居民数字水平高低不均,东城区居民数字化水平全市最高。

  2、北京市2005年居民数字鸿沟弥合系数为0.51,距离弥合系数为1的状态,即数字鸿沟完全弥合的状态尚有不小的差距,显示人群间数字鸿沟尚比较明显。

  3、按高、中、低三个层次划分,低端群体所占人口比例超过半数。

  数字低端群体占北京市人口总数的53.4%,该群体的典型特征是年均家庭收入达1.6万元,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以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居多,其典型代表包括农民、下岗(失业、无业)人员、老年人、外来打工群体、家庭妇女、残疾人等群体。

  数字中端群体占到北京市人口总数的37.6%,该群体的典型特征是年均家庭收入达3.2万元,电脑拥有率超过50%,网络拥有率近50%,三分之一的人有邮箱,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平均每周发邮件7.66封,以三口之家比例最高,其典型代表是蓝领群体、个体工商户群体和中小学生群体。

  数字高端群体占到北京市人口总数的9%,该群体的典型特征是年均家庭收入达6万元,几乎全部拥有电脑,都有邮箱并可以上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31.1小时,平均每周发邮件16.5封,以单身及夫妇二人家庭结构居多,其典型代表是白领和大学生群体。

  4、不同职业群体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

  白领群体数字化水平最高,大学生群体次之,其余依次是中学生群体和蓝领群体、个体工商户、小学生、下岗/无业/失业/家庭妇女、外来务工者、农民、残疾人和老年人。其中白领群体和大学生群体数字化指数得分分别达68.57和65.25,家庭妇女、外来务工、农民、残疾人和老年人群体数字化指数分别为36.62、36.51、35.35、34.64、32.06,不足白领群体的一半。

  5、学历、收入、年龄是划分数字化人群的主要标准。

  学历与群体数字化水平高度正相关,学历越高,数字化水平越高,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数字化指数达到74.7分。

  对于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的家庭,收入与数字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收入越高,数字化水平越高;而对于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的家庭,收入对数字化水平的影响作用非常微弱,数字化水平差别不大。

  青年群体数字化指数明显高于老年群体,低年龄段人群数字化水平明显较高。

  6、数字鸿沟自我强化的惯性明显,缺乏有效缓解措施将会加速扩大现存的数字鸿沟

  调查显示,不同层次人群数字化指标得分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即数字高端群体在可得性、知识和技能、使用行为、态度和利益这四个方面的指标显示出很强的相关性,四类得分都明显高于数字低端群体,“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自我强化惯性明显,缺乏必要的社会矫正机制将会加速扩大现存的数字鸿沟。

  二、 北京市数字鸿沟存在问题及原因

  1、互联网应用水平低(互联网可得性差、使用技能不高和使用频率低)是造成我市居民数字水平总体偏低的主要原因,公共信息服务等社会资源供给不足、市民利用率低是居民数字化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是影响城乡间“数字鸿沟”的主要因素。

  3、技能、兴趣、需求是阻碍人群上网的三大主要原因,接触不到计算机和网络是农民群体上网的最大障碍。

  4、数字高端群体数字化水平的主导影响因素是无法有效满足其高质量的信息内容需求。对公共服务等社会资源利用不足,生活方面受益差是该群体数字化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5、数字中端群体数字化水平的主导影响因素是缺乏使用互联网的生活和工作驱动力。信息化意识和需求不高,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网络的接触和使用少是该群体数字化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6、数字低端群体数字化水平的主导影响因素是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可得性和使用技能较差。在可得性和技能两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是该群体数字化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 缩小数字鸿沟的对策

  缩小数字鸿沟是一项浩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是城市发展的综合战略和长期战略,必须采取针对数字鸿沟的城市治理,遵循普遍服务原则,沿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信息提供两条主线,保证最低数量和基本质量的公共服务。以“兼顾高端、提升中端、扶助低端”为核心战略,有计划、分步骤缩小数字鸿沟,提高我市居民整体数字水平。

  1、统筹规划,群策群力缩小数字鸿沟。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种力量的协同作用,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群策群力缩小数字鸿沟。

  2、遵循普遍服务原则,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城市社区、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组织开发针对数字化低端群体的电脑、数字产品和信息化自助终端服务设施。

  3、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实施宽带城市计划,推行免费信息服务,从信息传输服务、信息内容、信息终端三方面全链条、系统化缩小数字鸿沟。

  4、全力推进社会信息化,深化百万家庭上网工程,在全市各社区建立“数字家园”,广泛开展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结合燎原行动计划,推进郊区信息化进程和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工程,利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实现村村通信息网络工程,为消除数字鸿沟提速。(来源:千龙科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