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盘点2005中日关系:坚冰之下蕴藏希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03:4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2005年的中日关系是负面消息居多,真正叫人感到了危机。不过,中日关系有着其内在的旺盛生命力,坚冰之下蕴藏希望,正在呼唤着新的突破。 确有症结存在,但是前景不是一片黑暗。众所周知,小泉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是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症结。前几年,虽然中日领导人双边互访因此而无法举行,但还开着一扇“边门”,那就是在多边活动中中日领导人进行会晤。今年连这扇门也被关上了
亲近感在下降,但是经济互补的基础未变。两国民众情感的变化是不争的事实。据日本内阁府12月24日最新调查,日本人对中国的亲近感为32%,为1978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低点,与过去的71.2%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有人已经把“政冷经热”这用来概括近年中日关系的四个字改成了“政冷经温”,或是“政冷经凉”。亲近感下降,经济交流出现降温的信号,这当然不是好事,特别是在政治关系受挫情况下,这更使人担心。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单向直线的,而是多重曲折型的。与亲近感下降相对照的是双方人员交流在过去一年中有很大的发展,光中国访日的人数就达65万。与“政冷经凉”的兆头相左的是2005年中日贸易将超2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日贸易已呈超日美贸易之势。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经济合作。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日本经济走出10年徘徊的外来助力;另一方面正如薄熙来部长所言,2000亿美元的贸易额给中国创造了92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对此要爱护有加。 中日关系因种种原因出现不该出现的曲折,但是中国发展对日友好的方针没有变。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东亚合作的发展以及经济互补的需要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是到了下定大决心,拿出大手笔尽快突破中日关系目前困难局面的时候了。 (作者为上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