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南海一号新家揭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09:21 南方日报 | |||||||||
按照最近获得通过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地处海陵岛十里银滩,总体布局是背山面海,由北向南展开。以广场入口点向海引出线为中轴线,以馆为核心统揽全局,使博物馆、水晶宫、观景台、中心广场、主题广场和基地周围环境融为有机整体。 五大舱体构成馆内空间
博物馆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总建筑面积19409平方米,其中展示系统9083平方米,服务系统1065平方米,后勤及安全系统1458平方米,科研系统2357平方米,库存系统2553平方米。 博物馆空间结构由五大“舱体”构成。最大的“舱体”就是专门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水晶宫”南侧是开敞式舱体断面空间,为打捞过程中“南海一号”进入馆内的重要技术环节提供空间。“水晶宫”东西两侧各由两个“舱体”交接形成。西侧两个“舱体”分别为主入口大厅(兼主题展览)、常设展览厅及珍品展厅;东侧“舱体”分别为地下设备用房、安全保卫系统、行政办公等用房及考古专家科研办公室等。水晶宫“舱体”两侧各挑伸出两条水下参观廊,可以围绕一圈近距离观察“南海一号”在水中的情况。“水晶宫”北侧布置有会议中心及多媒体展示中心。 神秘海底宝库一目了然 “水晶宫”是一个海水环境密闭式玻璃墙展厅,像一个巨型的玻璃缸,其水深12米,水质、温度及其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位置完全一样。在海底沉睡了840多年的“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后,将在水中平移到玻璃缸。到时游客参观“南海一号”,不但可以通过地下一层的水下观光廊环绕参观,而且可以站在水晶宫的楼面参观,楼面距沉船最高23.6米,站在楼面上可对沉船一目了然。通过“水晶宫”的透明玻璃,还可看见水下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的示范表演。神秘的海底宝库呈现于世的全过程,都能被游客观赏到。 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关联舱体”的结构逻辑系统中,各功能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舱体”的构想隐喻了船只的组成结构,“舱体”拱形的受力形式是大跨度空间最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形体造型形成了优美的连续曲线,与海陵岛十里银滩的波光互为呼应。 专家评价 “海上敦煌”亚洲第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南海一号”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它的影响具有世界性。因此,如何打捞、保护“南海一号”是十分令人关注的问题。欧洲有很多规模很小的水下博物馆,里面的文物由于脱离了海水环境,常常要喷水、喷药,防止干裂,通常保护得不好。而“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和保护陈列方式,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和实践平台,在世界上具有首创性。 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南海一号”有“三个最”:到目前为止,中国海上的考古发现最完整的就是“南海一号”这艘船,文物最多的是这艘船,保存最完好的也是这艘船。这里面起码有5万到8万件文物,敦煌才5万件,所以称它是“海上敦煌”。“南海一号”的发掘和展览,可以体现人类悠久灿烂的海上文明,对研究复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造船史、陶瓷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设,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少见、千年等一回的丰功伟业。博物馆建成后,将推动我国水下考古学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繁荣。这个博物馆,不逊色于兵马俑、敦煌。它是我国乃至亚洲唯一大型水下博物馆,无论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和商业价值,都能与国内外著名的大型博物馆相媲美。况且,游客可以看见水下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示范表演,因此必将有更大的吸引力。 “南海一号”镜头回放 发现 1987年8月,国家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打捞公司在南海海域进行沉船调查时,意外发现一艘载有中国瓷器的沉船,并打捞起一批沉船遗物。这些文物包括宋、元时期的仿龙泉刻花碗、青白釉葫芦瓶、酱釉扁身瓶等200多件瓷器及镀金腰带、锡壶。这是在南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重要古代沉船,国家有关部门将其编号定为“南海一号”。 这艘宋代沉船位于珠江口以西,距阳江海陵岛约20海里,在海面以下20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盖。船体长24.58米,宽9.8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保存相当完好,整艘沉船未翻未侧,端坐海底,船体木质仍然坚硬如初。 探测 2002年3月至6月,“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详细的勘查探摸,首次使用声纳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先进设备,最终确定了“南海一号”的精确位置。同时,对沉船实施局部小规模试掘,在其中一个舱位布下2×3米的水下探方,进行了表面采集,提取了4500余件文物。此后,水下考古队先后多次对“南海一号”进行调查、探摸。 根据初探,“南海一号”沉船载有文物数万件,多数可定为一级、二级文物,其总量及一级文物数量均接近一个省级博物馆的藏品。2001年至今,考古人员已从“南海一号”打捞出金、铜、铁、瓷等器物4600多件,宋代铜钱6000多枚。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分属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南宋几大著名窑系的外销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完好无损。 打捞 2003年10月,省文化厅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了《“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原则上同意整体打捞方案,即运用水下工程异地搬迁,将沉船船体、承载文物及旁边淤泥一起搬移到能见度清晰的“水晶宫”内保护。 2003年11月,副省长雷于蓝主持召开了“南海一号”沉船文物保护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在进一步完善沉船打捞、保护方案的同时,规划、立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项目。2004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同意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在建设文化大省等项目资金中筹措安排。 经论证后,专家们选择了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为博物馆的建设场址。馆场用地风景优美,面海背山,地质、地形、地貌、水文等条件较好,距“南海一号”沉船地点最近。 记者手记 结缘“南海一号” “每到关键时刻,南方日报对‘南海一号’的报道总是及时出现,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每次这种报道都十分引人关注,常常给我们很大的动力,使我们加紧努力工作,尽快推动‘南海一号’发掘保护工作的进展。所以,要衷心感谢南方日报!”昨日,参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动工典礼的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对记者说。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省文化厅、阳江市等有关领导和专家、考古人员一起,共同推进“南海一号”打捞方案的落实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立项建设,如今终于迎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同样地,本报记者也迎来了一个值得庆贺的时刻。2003年3月4日,本报独家披露了“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的详尽情况,引来世人瞩目。随后,境内外各大媒体纷纷介入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南海一号”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走进公众视野的“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的步伐迈得更快了。 两年多来,本报对“南海一号”陆续作了10多次、20多篇追踪报道,与“南海一号”结下不解之缘。这种缘使《南方日报》赢得了愈来愈多关注,使“南海一号”走进了愈来愈多人的视野,从海底走进灿烂的明天。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张建明特约通讯员邓永鸿黄刘生 图: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效果图 投资:1.5亿元 地点: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 建成时间:2006年12月交付使用,2007年开放迎客 主要目的:保存展览“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及其6万至8万件文物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昨日举行动工典礼。张建明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