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成1万多公里致富路铺到农民家门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09:30 黑龙江日报 | |||||||||
曹兆田 陈晓光 本报记者 陈渌 农村公路建成通车,把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了农民家门口 过去,我省农村公路基础很差,大多是自然踩出的土道或大车道,“新摘下来的西红柿运到城里,不用加工就成‘番茄酱’”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今,公路通行状况改善后
将资源开发和企业经营的产业链连接起来,外来的“凤凰”纷纷来此“筑巢” 农村公路的建设,对于双城市的雀巢公司有着非凡的意义。该企业日处理鲜奶1500吨,奶源全部来自农村。过去由于双城市农村公路状况差,无法保证鲜奶的及时收购和运输,既影响了企业生产,又使养殖奶牛的农民因鲜奶不能及时外运蒙受经济损失。今天,随着双城市至杏山镇、万隆乡、周家镇、青岭乡及耕勤村至永胜乡等一条条通乡公路的启动建设,使该市资源开发和企业经营相互受益的产业链连接起来。雀巢公司总经理恩伟达对记者说:“现在双城的通乡公路就像血管一样四通八达,鲜奶运输时间降低到2.5小时以内,减少了在乡下制冷的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新鲜度。” 宁可苦干也不苦熬,没有钱,也要把通往大山的村路修起来 3年前的黑河市逊克县,1条硬化路面也没有。该县位于我省北部边陲,处于全省公路网络末端,远离国省公路干线和铁路线。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农村公路能铺到自家门前。但修路的资金,除了国家和省里给予补贴以外,不足的部分要由县里自筹。而该县经济基础差、财力十分紧张。要修路,钱从哪来呢? 望着大山中那些渴望走出去的人们,该县决定,缺少资金,也要把农民企盼的路修好。他们创新思路,采取财政主渠道投入与社会广泛支持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公路建设匹配资金。在年度财政预算上优先安排公路建设资金,对县级征收的地方养路费和省转移支付的乡级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在保持公路养护基本运转的基础上,每年按60%的比例用于公路建设。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公路沿线直接受益的企业参与公路建设。组织干部职工捐资,及时兑现了公路建设中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鼓励群众投工投劳,通乡村公路建设期间,受益村屯分别以不同形式参与公路建设,经济条件好的村屯累计直接投资361.8万元;经济条件差的村屯主动投工投劳,累计出车出工折合资金497万元。优惠政策减免,两年累计减免和返还用于道路建设的资金2587万元。 解决了资金问题,三年来,该县先后建成孙吴至逊克108公里三级混凝土公路,137公里通村砂石路,27.8公里通村硬化路,91公里克林乡通乡混凝土公路。连通了5个乡镇,37个行政村,解决了5个不通公路村屯的出行难问题,结束了该县无等级硬化公路与外界相通的历史。据介绍,2004年与2003年相比,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了21.5%。 一位家在大山中的70岁老人含着热泪对记者说:“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村还有今天。” 采访中,记者感到,“十五”期间,已建成通车的农村公路,温暖了我省1911万农民的心。今天,我省正用行动,把国家提出的将农村公路建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思路变成现实。 新闻背景 为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2002年,国家决定,在“十五”后三年以国债资金和车购税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每公里由国家和省给予补助投资45万元,其余部分由地方政府自筹解决。 2003年,我省第一条农村公路开工建设,从而拉开了我省大规模建设通县、通乡、通村公路的序幕。3年过去了,1万多公里的“致富路”、“就业路”铺到了农民家门口,使我省近2000万的农民离“市场”、离“外面的世界”近了,也离他们渴望的好日子更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