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房产过户,交件取件两趟搞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14:00 海峡网-厦门晚报

  ——市房地产交易权籍登记中心便民服务获评全国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

  “现在房产过户真是方便,交件取件来两趟,就把事情办妥了。”一位到市国土房产局综合服务大厅办理房产手续的陈女士这样感慨道。这句话成了市国土房产局交易权籍登记中心服务的真实写照。变权力型窗口为服务型窗口,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是交易权籍登记中心的发展轨迹。正是在创新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交易权籍登记中心
以规范化的管理和便捷温馨的服务,赢得百姓的信任与赞誉。

  2003年10月,中心被省建设厅授予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单位,今年又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三年迈进两大步。

  

房产过户,交件取件两趟搞定(图)

  大厅改造 一年少跑10万趟

  2002年,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和房地产权籍登记中心合二为一,从管理体制上构建了我市房地产交易与权籍登记一体化管理模式。经常跑国土房产局综合服务大厅的人知道,最早的综合服务大厅并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一溜排开的四十几个窗口,各办各的业务,新客户看了发晕,老客户来办新业务也常常是一头雾水。交件、交费、取件重复排上三四次队,往往花了半天时间还办不完一件业务。

  对于这样的服务模式,办事的群众颇感繁琐。2002年以来,市国土房产局和交易权籍登记中心利用“五一”、“国庆”长假,先后两次对大厅进行了改造,推出了多项便民利民措施。

  大厅改独立分隔收件为综合收件,收件窗口不再细分各个业务类别,业务件均可在综合收件窗口受理,建立了“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内部流转,服务到底”的窗口办文制度。群众来办房产交易登记手续,交件时找综合收件窗口,取件时找发件窗口,来两趟就能办成事。“综合服务大厅成立后,群众办证一年至少少跑10万趟。”国土房产局党委副书记黄荣发说。

  规范化的窗口办事制度,不仅给百姓带来了方便,还极大提高了办文效率。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窗口工作人员由60人减少为40人,但工作效率提高了30%以上,2005年中心受理业务26万余件,是2001年办理量的3倍。

  为了给办事群众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环境,大厅安装取号叫号系统,增设休息等候区,休息区里设有座椅、电视、饮水机、自动售货机等,办事群众只要取了号,就可以在休息区等候,不必再站立排队。这里每天平均客流量达2000人次,依然秩序井然环境整洁。

  大厅的评议卡上留下了办事群众的心声,有位群众在卡上这样写道:“服务大厅的办事环境让人感到舒服,办事人员态度和蔼,笑容可掬,让人感到心里非常踏实。”

  点击鼠标 网上报备

  房产市场的飞速发展,需要快节奏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与之相适应。而增加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实现信息共享,是依法行政对房产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客户、为市场服务,权籍交易登记中心致力于电子信息化建设,将权籍登记管理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4年,历经两年的开发调试,新的房地产交易系统启用。

  2005年,房地产权籍登记管理新系统启用,并与房地产交易系统顺利并网。

  房地产交易权籍登记管理系统以楼盘表为核心,它全面记载着房屋出生、成长、现状信息的完整历史档案,有效衔接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商品房购销合同实现了网上签订、网上即时报备,开发商和买房者签订电子合同,通过网络提交,即时登记即时备案,这样楼盘表就能及时反映出各商品房单元的认购、销售、抵押、查封等情况。

  自今年6月开通以来,通过网上报备的合同已达11202份。

  2005年7月,市国土房产局开通“厦门网上房地产”信息系统,市民可以通过登录www.xmjydj.com.cn方便地查阅房地产交易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房地产市场信息。房地产信息系统的开通,最大限度改变了以往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对于处于市场弱势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

  该系统顺利通过了建设部的验收,被评为“优秀”,至12月12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访问量突破27万人次。

  交易权籍登记中心还将所有办事须知、业务表格以及产权及三级市场交易公告上网,所有内容都可以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政务公开网查寻和下载。

  电子化管理的推行,在进一步提升了中心管理品质的同时,更大的受益者是要办理房地产业务的普通群众。受益于便捷的网络服务,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办理完购房合同的登记备案手续,就能从网上获取自己所要的各类信息,足不出户,也能办成事。

  绿色通道 应急高效

  

房产过户,交件取件两趟搞定(图)

  厦门某集团公司因重组改制,很快要在国内A股和境外H股市场上市,大量房地产急需办理确权和转让手续。时间紧、任务重,同时还面临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中心特别开启绿色通道,所有相关科室放弃双休日,集体加班加点,业务分管领导也跟班作业,许多同志都工作到晚上9点以后才下班。

  正是这种团结协作和高度敬业的精神力量,使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房地产确权193件,确权面积186688.48平方米,完成了81件房地产转让件,涉及土地面积522648.34平方米,房屋面积64096.61平方米。

  绿色通道,这是中心为解决符合相关政策、时间紧迫的业务件所开辟的专门的快速通道,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为客户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体现了中心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的服务理念。

  自绿色通道建立起来,已经为太古飞机、中坤化学、北大生物、涌泉集团等我市重点工程项目,还有来自杭州、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市外、境内外客户办理各类业务898件。绿色通道体现出特区速度,得到了相关单位和客户的交口称赞。

  上班族周六也可办手续

  交易权籍登记中心开展规范化管理,实行人性化服务的成绩在综合服务大厅得到最充实的体现。但是服务无止境——时刻关注客户反馈的信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贯彻“把方便留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理念,推出多项特色服务,是中心建立全方位多元化服务体系的重头戏。

  不清楚如何办理手续怎么办?中心为此提供了多条解决渠道:设立两部咨询电话;综合服务大厅咨询台有专人提供咨询服务;政务网上可以查到相关的办事须知,电子显示屏滚动业务办理流程和各类缴费标准,稍稍留意就能找到答案。

  上班族没时间跑手续怎么办?中心自2003年11月起推出“5+1”工作制,每周六9:00—16:00全天受理房地产市场业务,为上班族解决难题。

  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到中心办理有关手续怎么办?中心曾多次提供上门服务。家住鼓浪屿的方姓老人,已99岁高龄,要办理房产交易手续却难敌舟车劳顿。中心受理科的同志了解这一情况后,认真做好权属权利状况的核查,在确定可以受理以后,和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确定上门服务的时间及告知所需的全套交易手续,通知相关人员到场,为老人办理了房产交易手续。综合服务大厅还设有为“老、残、孕、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优先办理业务的窗口。

  路途遥远费周折怎么办?中心早已想到了这个问题,2003年中心率先在集美、海沧设立工作站,使当地居民可以就近受理业务;2005年同安、翔安工作点的设立,进一步为这两地的客户也提供了便利。目前,四个岛外工作站点共受理各类业务13834件。

  

房产过户,交件取件两趟搞定(图)

  中心简介

  厦门市房地产交易权籍登记中心是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下属的全民事业单位。

  该中心系由原厦门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与原厦门市房地产权籍登记中心合并组成,2004年10月经上级批准将原厦门市同安区房地产交易管理所和原厦门市同安区房屋产权发证中心两个机构上收并入中心,实行全市统一垂直管理。该中心现内设8个科室及5个基层工作站点,人员编制154名。

  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能是依法承办全市房地产市场转让、抵押、租赁、评估等业务;承办全市城镇、乡村土地房屋的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发证和验证等业务;负责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权属纠纷调处的具体工作以及局机关授权交办的其他业务。

  中心于1997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两证合一”登记制度,同时是福建省最早实行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一体化”的单位之一。

  中心荣誉榜

  ●2004年1月 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授予 “先进会员单位”称号

  ●2004年2月 省人事厅、省建设厅授予全省建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4年3月 厦门市直属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

  ●中共厦门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连续四届授予厦门市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2004年4月 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厦门市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授予综合服务大厅“厦门市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十佳示范群体’”称号

  ●2004年7月 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厦门市第九届“文明单位”称号

  ●2004年12月 福建省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授予综合服务大厅“福建省青年文明号活动‘十年成就奖’”

  ●2005年5月 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综合服务大厅厦门市“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称号

  ●2005年9月 建设部授予“全国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