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紫外线、酷寒、无污染让南极成了巨大“无菌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0:57 大连晚报

  南极也有暖和天,盛夏最高气温达到零上1摄氏度

  紫外线让记者登陆第一天脸上就脱了一层皮

  干燥、气候善变,静电,让人回国后易成“多病身”

  紫外线、酷寒、无污染让南极成了巨大“无菌室”

  在很多未到过南极洲的人们眼中,南极是一个极度寒冷,到处是暴风雪的冰封大陆。但记者登上南极大陆10多天来,对南极的天气已经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南极的气温并不像多数人印象中那般寒冷。在南极的夏天,大多数时间天气还是不错的,但南极特有的一些气候现象也让初登这里的科考队员们吃了不少苦头。

  南极的气候变化快

  早晚温差能达到15摄氏度

  提到南极,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酷寒,因为目前地球表面观测到的最低温度,就是在南极俄罗斯的东方站观测到的零下89摄氏度。科考队里的气象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史录俊老师形象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温度足以将钢铁冻脆,再坚硬的金属在这个温度下也会被人一掰就断。登陆南极前,记者和一批首次来南极的科考队员们都携带了大量厚重的御寒服装,谁知在中山站住久后才发现,大多数御寒服装成了多余的摆设。12月18日登陆以来,拉斯曼丘陵一带的日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左右,队员们穿一件薄毛衣,一件外套就足够了。可以说比同时期的大连还要暖和些。

  但南极的气候是善变的,5分钟前还是风和日丽,5分钟后可能就是飞沙走石,早晚温差最大能达到15摄氏度。在中山站逗留的几天里,记者多次经历了这样的天气突变。

  而在南极内陆的格罗夫山地区和俄罗斯的东方站、美国的极点站等地区,即使在夏天,温度也会很低。今年7月30日,中山站还监测到了该地区有史以来的最低温——零下45.7摄氏度,越冬期间,站区积雪达到2.3米厚,越冬队只好出动铲车为队员们出行开路。中山站广场上被狂风撕裂的国旗正时刻提醒着我们南极冬天的严酷无情。

  干燥与强日照

  是首赴南极队员的“大敌”

  虽然四面都是广阔的海洋和富含大量淡水的冰山,但南极的气温却是出奇的干燥。登陆多日来,大多数科考队员的嘴唇一直是干裂的。干燥的气候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大量的静电。初到南极的队员们不了解这一情况,于是经常“触电”。到中山站以来,记者几乎每天都能被静电电到,无论是墙壁、门把手、仪器设备,随意触摸时都可能突然冒出微弱的蓝色火花,强大的静电反应甚至可以让被电到的人有明显的发麻感觉。队员被静电电到最多是稍有疼痛,但静电给各种精密的科研设备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强烈的日照和紫外线是初次上中山站的队员们另一个必须战胜的敌人。22次科考队登陆时正是南极的极昼时期,上中山站10多天来,南极的太阳始终悬挂在我们头顶,阳光照射到雪地和冰面上得到了加强后再次反射,晒得队员们裸露在外的皮肤生疼。同时,南极上空稀薄的臭氧层阻断不了紫外线的辐射,所以在室外活动的每个人都是整天戴着墨镜,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每个队员的脸上都多了两个白眼圈儿。即使是以前皮肤保养得很好的女队员,墨镜挡不住的地方皮肤也黑得和以前判若两人。记者登陆后的第一天脸上就被晒脱了皮,而往往旧皮还未脱净,新皮又被晒脱了。目前,考察队登陆前发放的防晒霜成了最抢手的东西,不少队员的高品质防晒霜已消耗一空。

  紫外线、酷寒、无污染

  让极地成了个大“无菌室”

  不过强烈的紫外线和南极的酷寒还是消灭了一切致病细菌和病毒。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基础科学研究所的徐成丽告诉记者,南极地区是目前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病菌入侵的纯洁大陆,相当于一个大的“无菌室”。加之没有现代化工业的污染,气候酷寒,持续低温,传染疾病的蚊、蝇和细菌无法在这里生存和繁衍,南极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也少到用仪器都难以检测出来,所以,南极缺少使人患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南极,即使手被划破了一个大口子,也不用担心出现破伤风的问题。

  21次越冬队队员、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窦盈科证实,21次越冬队的17名队员在南极待了一年半,但没有一个人得过感冒或者其他疾病。

  但在“无菌室”里生活久了也不是件好事。徐成丽说,长期处于这种超洁净的环境中,会使人对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考察队员一旦离开南极,返回其他大陆,一时难以适应众多致病微生物的侵袭,所以从南极回来的人,特别是越冬回来的队员易患重感冒等传染病,回国时需要特别防范。

  徐研究员表示,研究洁净环境对队员免疫系统的影响,也是她随队来南极考察的重点科目之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