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2005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9:12 解放日报

  一年在忙碌中走到了尽头。

  年年盘点,年年总结。

  求真与平实,是追求的目标。

  记录和报道你所关心的,永远是我们的责任。

  今天,重访一年的报道,再追踪……

  这一年,那些改变世界的事件 记者 尤莼洁

  套用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最坏的时代,亦是最好的时代。

  《巴基斯坦:震后36小时》(10月10日)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在南亚次大陆北部的崇山沟壑,气温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数百万灾民将在帐篷里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天。

  在这场地震中,约7.5万人死亡,另有超过9000人至今下落不明。

  在这场地震中,中国国际救援队救出了3名幸存者,对591人进行了救治。

  在这场地震中,巴基斯坦迄今已获得世界各地58亿美元的重建救助承诺。

  家园还在,希望就在……《卡特里娜———灾难不仅是飓风》(9月5日)12月,美国消费者的信心终于恢复至飓风卡特里娜造成破坏之前的水平。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悲惨的自然灾害,卡特里娜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美元,死亡人数过千,带给国际油价数月动荡性的高涨。

  再次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色列退出加沙———当38年的占领终于告退》(8月16日)

  12月12日,以色列通往加沙地带的基苏菲姆检查站关闭,宣告为期三个多月的撤离行动完成。

  12月24日,平安夜。沙龙办公室发表声明,将在新的一年里努力推动以巴实现和平。同夜,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到伯利恒出席午夜弥撒,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3万人一起祈祷,希望与以色列在新年里“共同缔造和平。”

  和平!《伦敦发生连环爆炸》(7月8日)圣诞节前夕,在伦敦连环爆炸中失去双腿的37岁女子吉尔·黑克斯,踩着假肢披上了婚纱。

  7月7日的早晨,伦敦申奥成功第二天,如一场噩梦———伦敦地铁和公交车遭遇恐怖分子自杀袭击,50多人死亡、700多人受伤。

  5个月过去,微笑着走向幸福的黑克斯选择了宽恕。“我并不怨恨,也不气恼。”但愿,一切隔阂和仇恨,终将消弭。

  《撞击彗星,首度出发》(1月14日)“深度撞击”号成功撞上彗星“坦普尔一号”后,美国宇航局不断收到建议:拜访小行星Apophis,据说它再过二三十年很有可能会撞上地球。美国宇航局回应:只有确定后,他们才会从事改变彗星方向的研究。

  科学的力量令我们敬畏。

  这一年,那些震动中国的故事 记者 郭泉真

  回望一年那些震动中国的故事,我选择翻出当时写下的博客碎片,不失为对记录的记录……

  《暖意这般直抵心头———来自九江地震灾区的最新报告》(11月29日)每一次都要问上海地震专家刘文龙,到底是地震多了还是报道多了?每次他都答后者。

  哪怕是这一次,连2000年来从未强震的九江,也破了天荒。

  暖意是在连线采访那一刻传来:当地灾民邱先生说,这些天灾区的帐篷里一直有问暖声;半小时手机通话里,一直传来童谣嬉笑声……

  《哈尔滨———停水第一天》(11月24日)睡不着。松花江的水污染,终于还是发生了。前一篇关于吉林石化爆炸的即时报道,我们采访的专家,就已在一片“无污染”声中提醒,警惕水流受污。

  沿途百姓在政府积极行动下,平静面对这一2005年度中国环保标志性事件。河里的鱼呢?但愿不再发生。

  《金秋的约会———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天》(10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中国已是航天大国。神六今天就要发射了,他说他很紧张,我们也是。

  采访过聂海胜的家乡,所以更加清晰地知道,现在这个时刻,他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一定难眠。

  成功,应该是在意料中的。《中俄昨起联合军演———和平使命2005》

  (8月19日)或许这是今年对二战胜利60周年的最好纪念。当年东西方战场的两大主力国,而今为和平的使命联合军演。看台上,正坐着两国参加过二战的老战士各10人。在“二战老兵”成为这个年度流行词时,这样一场生机勃勃的国防实力新展现,便使纪念有了承延。

  《这一天,等了60年———连战昨抵南京开始大陆之行》(4月27日)演说直播画面里,连战很动情,但更记忆深刻是他身后那个频频抹泪的中年男人。

  1949年以来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第一次登上大陆土地,其最深刻的意义,正在于让每一个不知名的普通国人,都会为之震动为之落泪。

  文章小标题,特意全用了中华文化的诗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莫道海峡阔且深,虽隔两岸是亲人……

  这一年,那些骤然远去的身影 记者 林环

  陈逸飞猝死前两天,邀其做新辟建筑专栏的评论员,答复是“抱歉,我在浙江拍戏,回上海就接受采访”;爱泼斯坦逝世前一天,因撰文《论持久战》欲与这位当年的英译者联系,秘书告知“爱老住院了……”

  《上海追忆荣毅仁》(10月28日)“人民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什么。”

  ———荣毅仁,89岁。他在上海读书。求学、立业、从政在上海,荣家白手创业第一步也在上海,“所以当荣老西去,这座城市,多少不忘”。

  《永远的巴金》(10月18日)“我只想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全部爱憎消耗干净,然后问心无愧地离开人世。”———巴金,101岁。

  11月25日,巴老与夫人萧珊的骨灰共撒大海,留下的,是许多书店将其作品摆在显眼处,是王蒙所说的“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一位老人与300名贫困学生》(9月29日)“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白芳礼,93岁。

  这位可敬的天津老人走后,10月13日,他任校外辅导员的78中学,学生自发设立白芳礼精神助学基金;11月13日,白芳礼纪念碑在天津憩园落成,中国扶贫基金会已设白芳礼助学基金。

  《送别爱泼斯坦老》(6月2日)“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我亲历并跻身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更好和更有意义。”———爱泼斯坦,90岁。

  6月3日,为纪念这位宋庆龄生前挚友,宋庆龄基金会开通爱泼斯坦网上纪念馆;8月17日,在上海宋庆龄陵园,爱老生平图片展开幕。

  《画忆逸飞》(4月11日)“我把从画中悟到的东西运用到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中去。”———陈逸飞,59岁。

  拍卖场,他的画价屡创新高;亲人间,遗产纠纷撕破脸皮。5月,遗产分割展开协商,协商不果,11月,遗孀宋美英怀着沉重心情,正式向法院状告逸飞长子陈凛。

  这一年,打动城市的诉说 记者 梁建刚

  记录这座城市,在今天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她瞬息万变,因为她五光十色。

  《当视线在洋山相会》(12月8日)文章刊出后,编辑部的电话被打爆了,人人都在问:我怎样才能去洋山参观?

  2005年末,洋山终于开港。2500名首访洋山的普通市民快乐的脸庞上,闪现的,是国家的发展带给人们最切实的感动与信心。

  《台风“麦莎”来了》(8月4日)今年台风格外多,麦莎之后还有卡努、泰利、龙王……

  值得骄傲的是,上海经受住了考验。细细数来,今年的台风报道有50余篇,记录了60多个日夜,交通警察、电力工、建筑工……无数普通劳动者的不眠不休。是他们的辛劳,换来了这座城市的平安。

  《这个日子永远热烈———复旦百年校庆日记事》(5月27日)一座大学的百年。我们在庆典中体会她的辉煌,在诗歌里感受她的灵魂,在旧物里寻找她的记忆……但最让我们感动的,还是重归的学子。言语共话当年时,复旦的历史与光荣更加真实。

  《奔向世界的箭尖———东海大桥贯通之际探访记》(5月25日)这是一次感动的守候。当这座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合龙后7个月的今天,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东海大桥双向日均通车流量已达5000辆次。

  《大爱无疆———上海为印度洋大难赈灾捐款纪实》(1月6日)一年了,印度洋畔,美好家园得以重建的无数力量中,也有千里之外上海的一份支持:还记得吗?

  捐出所有20元钱的白血病女孩徐晓敏,放下1000元就走的安徽建筑工……尽管一年后的回眸仍止不住忧伤,却有一样东西让人重获勇气———爱。

  这一年,那些令人牵挂的命运 记者 刘旻

  都是些小人小事。或许,因为平凡,才令我们如此牵挂。

  《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9月27日)那个被虐待得遍体鳞伤的小女孩兰兰现在怎样了?

  “她胖了很多。每天冲我们叫‘爸爸、妈妈’。”上海儿童临时看护中心的陈主任昨天告诉记者。兰兰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期间,很多好心人来看望她,送钱送物,包括著名演员凯丽。

  公安部门发现,虐待兰兰的“妈妈”,跟她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兰兰亲生父母还在寻找中。

  《东海大营救》(8月25日)昨天,打电话给“凯悦”号货轮上的三名伤员,恰好遇上他们出院的日子。

  第一次,记者听到了他们爽朗的笑声。在爆炸中90%重度烧伤的黄众英很乐观:“感谢医生,4个月没日没夜的抢救,让我们捡回了这条命。现在大家生活都能自理,留下些疤痕,慢慢恢复吧。”

  《作别中央商场》(7月21日)旧地重访,这里焕然一新。曾经挤满街道的服装摊、小吃摊,统统不见踪影;曾经坑坑洼洼的街道,如今宽敞干净。不过,名声显赫的中央商场维修,仍在继续,维修公司经理谢国辉说,“还要待上一段日子,大家有什么大修小补的,欢迎过来。”

  《拾荒者说》(6月6日)唐福山到上海拾荒已有8个月。昨日回访,这位昔日的农村乡干部仍抱着这种希望:“拾荒,也算循环经济中的一个连环吧。如今我路线熟了,跟附近的居委也认识了,情况正在好起来。现在还在攒钱,力争明年早点回家,把打字店开起来。”

  《相识是最珍贵的缘分》(2月7日)电话那端,翁师傅的声音透着惊喜:“你们好吗?”去年除夕时认识的民工们,有些回老家了,有些换了工作。只有送记者贺年卡的翁师傅,还在原来的建筑公司做工。今年,翁师傅要把老婆孩子都接到上海过年。

  末了,翁师傅再三嘱咐,“什么时候过来,我去外高桥接你。”

  (集成 尤莼洁)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2005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2005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200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