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交流促成的新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0:04 潇湘晨报

  2005年,是两岸情势发生重大改变的一年。

  元月3日,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在台病逝;12月24日,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病逝。恰恰在辜、汪相继谢世的中间,连宋访问大陆,从而开创了“党对党”的交流模式,由“胡连会”、“胡宋会”所达成的共识,以及作出的和解的历史姿态,楔进了两岸的政治现实,在两岸彼此的政治生态中,和解的双方都重新找到立足点——历史
将由和解构成,而和解这一武器已掌握在两岸真正希冀和平的人手中。

  早在连宋访问之前,大陆为遏制“台独”,促进和平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在“软”、“硬”两个方面进行调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对台的“四点”讲话,《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对两岸春节直航包机的大力推动,既彰显了立场,也释放了善意。大陆对台政策因而有了更坚实的支撑,也有了更大的弹性空间。和解所创新的格局却正在生成新的历史。

  这个格局,就是两岸的政策走向在沟通互动中,有了更大的把握性与可控性。并且在“一个中国”的意识下,两岸的趋同性也增强——我们可以不在乎起点在哪里,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多个场合一再重申的: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它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我们在乎两岸的终点必须是统一。尽管两岸的和解尚需时日,但双方找到了海峡和平的最大可能,找到可以走下去的道路。

  此后,中国国民党完成世代更替,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台湾县市长选举中率泛蓝阵营一举赢得全部23席县市长中的17席,由此奠定了台湾政治力量中泛蓝共主的地位。两岸政策面对未来的和解姿态,台湾问题所包含的最大因素——“一个中国”的因素,不能被人为地玩弄,也不会因历史的曲折而失色,随时光的淘洗,反而尽显伟力与坚贞。

  连宋大陆访问的成功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台湾问题由于中国大陆的崛起,也由于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智慧与认同,必将削弱外来的因素,而以最广大的中国人的福址为主导。

  晓 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