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陈易为什么“卖身”救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2:14 财富时报

  “我后悔发了那个帖子”,“我真的不知道会变成这样。我没能救妈妈……”

  和记者交谈中,陈易一直把母亲的遗像紧紧抱在怀里,不肯放下。眼泪滴在镜框玻璃上……

  难忘的帖子

  “我11岁时,父亲因患重症肝炎离开了我们。从此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妈妈好不容易把我抚养长大送进大学,可 她却再也支撑不住了……为了不拖累上大学的我,妈妈几次轻生,并一直找各种理由拒绝手术。在她第一次肝移植术后的一年 多来,妈妈饱受病痛的折磨,如今骨瘦如柴,有时她灰心至极。专家认为妈妈应该进行二次肝移植术,且越快越好,不能再拖 ……”

  “可是二次肝移植需要几十万!我多么希望有好心人能救救我妈妈!我宁愿卖掉我自己!可以以任何形式或者甘愿毕 业后无条件地为他(她)打工,我保证我的自身条件是相当好的!”

  2005年9月15日,这样一则登载在天涯论坛上的帖子,给陈易2005年乃至未来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她始 料不及的:好心人的捐款、电话中恶言恶语的骚扰、网络上的嘲讽与诋毁、媒体的大肆报道、公众无休止的质疑……潮水一般 向她涌过来。

  陈易选择了承受这些,但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她。

  陈易是弱者

  “她(陈易)穿的是阿迪和耐克的新款,用的是手机加

小灵通,还买了一副据说是500多的带颜色的隐形眼镜。去 年,她就为其母亲上了电视和报纸……她的演技真的很好,许多记者都被她骗了……”

  9月18日,这条名为“卖身救母的真相”的帖子突然现身,陈易开始面对网络上连篇的质疑、嘲讽、声讨和辱骂。 网络上的言论呈现两边倒的局面,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质疑陈易的动机。舆论对陈易的批评之声开始上升到道德和法律层面。

  陈易的初衷是挽救妈妈的生命,却为此招致如此多的麻烦。总之各种舆论众说纷纭。

  笔者倒不认为陈易的做法是极端的。翻看现在的报纸,打开现在的电视机,不时会有一些或病或残,抑或遭遇天灾人 祸者闯入我们的视野。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包装了自身“人文关怀”的形象,报道一般也都会或多或少给当事人带来一些帮助和 慰藉。

  “在妈妈第一次肝移植的时候,我就曾找过重庆一个报纸的记者,后来《重庆商报》报道了这件事。”而此次妈妈第 二次肝移植,陈易只得选择的是网络。

  网络本身的虚幻性也许让人对陈易产生了更多的质疑,那如果陈易此次还是通过报纸或者电视向社会求助呢?大家是 不是就不会对她产生这样多的意见呢?

  相同的动机,不同的方式,笔者认为公众应该一如既往地对其表示理解和支持。

  有些人还认为,与那些穷山沟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孩子相比,陈易家的境况算是好的。因此把钱捐助给陈易,还不 如捐给那些贫困儿童。

  我们认为不宜进行此类对比和参照,因为陈毅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弱者。

  面对真情,请收起狭隘之心

  试想,如果陈易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如果他不穿耐克鞋,不戴隐形眼镜,不忘记告诉大家妈妈有医保,大家是不是就 会原谅她进而全部慷慨解囊全力相助呢?

  笔者对此并不感到乐观。

  因为从网友乃至后来的舆论来看,并非少数人,给“向社会求助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默认的”标准:凡向公众求助 者,必须凄凄惨惨,让人看起来欲落泪,让人感受起来情难以堪,最终公众无法忍受作壁上观,纷纷大施善良之举。

  而耐克鞋、隐形眼镜、医保……似乎在公众心中形成了阻碍:这些“符号”与弱者、求助者“被默认的”概念和形象 是冲突的。

  笔者认为,社会对陈易非基于事实、以及依据这些“符号”形成的评价,是狭隘的。

  狭隘者,上升到国家层面,便成了狭隘民族主义。但我们清晰记得:今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新奥 尔良市附近登陆,造成美国南部地区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向美国飓风灾区人民提供500万美元救灾援助,并 在救灾急需物资、医疗防疫等救援人员方面做好了援助准备。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面对自然灾害,美利坚也会流下弱者的泪水。如果我们说“人家自己有钱,我们不 必操那份闲心。”我们失掉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道义。这是国家之间基于理解的义举,那么我们为何不能保持一颗善良之心, 对确实身在困境的人施以援手,少一份猜疑与指责呢?

  日前,陈易曾前往重庆市红十字会,欲将自己已募得的10余万元捐款交由对方监管。但该机构有关人士却表示,他 们无法接受陈易的捐款。因为按目前国家法律规定,这属于“个人或者组织向社会公开募捐的违法所得”。

  好在陈易所在的学校已经表示,愿意替她代管此笔资金。笔者想,即使没有单位愿意监管此项资金,那就由陈易自己 支配,好好读书,把社会道义传递的爱心火种传递下去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