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长:审计结果公开尚未遭到强硬手段阻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8:24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中国审计报报道,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召开前夕,李金华审计长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畅谈审计工作的新变化、新进展和新目标。在接受采访时,李金华强调指出,审计部门要为国家的钱算好效益“账”。 2005年,人们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审计结果公开披露的力度加大了。审计一下子对这么多部门“亮丑揭短”,是不是会遇到很大阻力?
针对记者的这一疑问,李金华回答说,2005年,审计发现的问题绝大部分都向社会公告了。今年9月,审计署向社会公布了对32个部门单位的审计结果,被审计单位对这些问题也非常重视,绝大部分都纠正了,而且制定了很多新的法规,加强了内部管理。应该说,审计对外披露的力度和被审计单位整改的力度都加大了。当然,审计结果公开,有的部门怕引起社会的一些不同反应,或者对自己部门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顾虑还是有的。但阻力还说不上,也没有部门采取什么强硬手段,不让审计结果公开,这个还没有。总的来看,大多数部门对公开披露还是支持的,而且越来越习惯。 每年审计都会审出不少大案要案,对此社会上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拍手称快,认为是为民除“害”;另一种是灰心丧气,觉得问题越审越多。对此,李金华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在审计过程当中非常关注大案要案的一些线索,但从整个审计情况来看,大案要案线索是一个逐步下降的趋势。应该说,随着这些年国家加强监督、惩治腐败,执法的情况逐步有所好转,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因。审计披露的力度加大,并不意味着审计出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每年查出的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那就没有希望了。我认为,审计不仅仅是去揭露案子,更多的是要通过审计,提高我们整个的宏观调控以及经济质量和效益,这是最主要的。现在,审计就是要抓两大问题,一个是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通过审计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还有一个是抓效益问题,通过审计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接受采访时,李金华对效益审计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有些问题,它不一定违法,也不违规,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从效益来看问题不小。在现实经济生活当中,除了违法违规、贪污腐败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损失浪费。有些损失浪费问题,比违法违规还严重。比如“形象工程”,实际上就是花了国家很多的钱,但对老百姓没带来更多的实惠,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没有起到更好的作用。这就是对资源的浪费,都应该属于效益审计的范畴。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有速度问题,还有一个质量和效益问题。如何以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审计在这方面可以做,而且应该做更多的工作。 李金华向记者介绍了目前我国效益审计开展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他说,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审计,已经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效益审计。效益审计既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等很多方面。效益审计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损失浪费,这就是效益审计的目的。我们的效益审计刚刚开始,开展得比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要慢一些。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审计机关成立比较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开展效益审计需要建立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如果财务管理本身很乱,数字都不真实,那就没法开展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实施,成果也很令人振奋。深圳市有一个投资审计局,成立7年来通过效益审计为市政府节省资金77亿元,节省的资金占总投资的10%。可以看出,效益审计的空间是很大的。这是一种直接的效益,你想,70个亿能干多少事情? 效益审计就是从某个层面评价资源的消耗及其结果,针对它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效益审计层次很多,目前要从最明显的、见效最快的项目做起。所以,当前效益审计要解决的最突出问题是损失浪费,然后一步步来,扩展到更深的层面上去。 我们现在的效益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下一步审计监督可能涉及到管理,因为效益和管理是结合在一起的。今后一段时期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而且要不断加大效益审计的力度。 效益审计跟财务审计不一样,不带有强制性。我只是向政府和部门提出建议,至于建议行不行,是不是可以实施,最终还要靠决策部门来最后作出决定。就像一个保健医生,面对的不是病人,但是可以通过按摩,吃某些营养品进行调理,身体状况就会比原来更好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效益审计解决的是经济生活中的“亚健康”问题。当然,有些问题,涉及到个人决策失误、甚至渎职,造成重大的损失浪费,审计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建议了,恐怕有些就要追究责任。 效益审计如果只提出建议,不具有强制性,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接受,那效益审计的效果岂不是要打折扣?李金华对此并无过多的担心。他说,效益审计从总的来说,它对各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是有好处的。如果我们把审计的目的和意图跟被审计单位讲清楚,会得到更多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当然,我们提出的审计建议,一定要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得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定性准确才有说服力。定性准确是对我们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比如过去有的审计报告中,提到挪用资金,有时会加个形容词,叫“大肆挪用”。什么叫大肆,什么叫小肆,这个就不好定性。我觉得没有必要,挪用就是挪用,不要去给人家扣一个很大的帽子,一扣帽子人家就不太容易接受。 李金华介绍说,效益审计国外有一种做法,就是根据某一项审计,它可以请某方面的专家参与。比如,对环境保护的审计,可以请环境部门的专家。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可以提高我们的审计质量。 当前,社会上对审计有更高期待,就是别等事情都发生了再去审计,最好是提前介入,把违法违规、损失浪费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个可行吗?对记者的这个问题,李金华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社会上人们存在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一般来说,审计是在决策以后、实施过程当中或是没有完全实施的时候介入的。因为决策的过程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事,不需要征得审计的同意。所以审计机关没有行政审批权,哪个部门干什么事儿,不需经过审计机关批准。以前有的单位来问我,年底打算发点奖金,你看怎么样?我说无可奉告,因为你奖金发多少、怎么发是你的事儿。至于说发得对不对,我来审计的时候再作出评价。审计监督也要依法行政,不能越位。还有,有些审计必须事后进行。比如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主要是监督领导履行职责的情况。刚刚上任,还没履行他的经济责任,你怎么审计他的经济责任?所以,一般的是在领导任期的期中或者期末的时候,或者离任的时候进行审计。 李金华说,与人民群众对审计的期望值相比,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还有很大差距。这对审计工作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过去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中,查错纠弊方面做得多一些,现在要进一步扩大审计的领域和范围,把效益审计做好,为国家又快又好地发展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尽我们的一份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