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拆迁农民失地有保障 戚区农民当上新房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9:01 常州日报

  孙宏法 孙泽阳

  常州日报讯 日前,戚墅堰区潞城镇杨草头村拆迁户杨建兴告诉记者:他家拆迁分得的房子又有一套出租,每月可增加450元的收入了。像他这样的“房东”,仅东方公寓就有上百个。据了解,戚墅堰区已有1100户农民当上社区“新房东”。

  来自该区的一份调查显示:全区面临城市拆迁、道路拆迁、开发拆迁、农村拆

  迁的农民有2.1万,其中45岁以上、就业难度大的占1/3。他们进入社区后,面对“失地失业少保障”有不堪承受之重。作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试点区,积极帮助这部分农民寻找投资赚钱的出路,让他们在最低生活保障之外,依靠房屋出租这样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一份稳定可靠的“工资”,戚墅堰区委、区政府把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紧抓不放。

  “大力发展‘房东经济’,可以实现多赢。农民风险小,易于接受,且能世代受益;外来人员能安居乐业;企业能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发展负担;政府能涵养税源、增加财源。”区委书记严国强一语中的,他给记者算了两笔账:户籍人口只有8万、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的戚墅堰,外来人口却有5万多,“房客”市场庞大;拆迁农民一般都有250平方米左右老屋,向居民区集中安置后,农民所得新房除自住外,还有一至两套可供出租,每月收入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近年来,戚区经济发展快,农民拆迁多,尽管每拆一处旧房子,政府每平方米要补贴近1500元,但却通过置换节约用地3000多亩,从而为戚区今后集约式持续发展增加了空间。

  ——在建设农民安置小区时,戚墅堰采取120、100、80平方米三种

户型为主,尽可能让拆迁农民多得一套新房。

  ——在对农民住宅进行拆迁时,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对农民进行合理补偿,从而为涵养“房东经济”奠定基础;同时大力宣传“房东经济”益处,调动各种手段鼓励拆迁农民进社区当“房东”。

  ——建立信息平台,让房屋承租双方都能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规范中介市场,让农民及时享受“新房东”的实惠,为“房东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善小区管理,让“房东”、“房客”都过上平安、和谐的生活。

  据悉,该区目前已规划总面积145万平方米的农民集中安置区。青洋、潞城、梅港、东方、鑫福苑等五个小区,年内已完成20万平方米,明年将建设40万平方米,后年全部竣工,为更多农民进社区当“房东”提供房源保证。未来两年,戚区农民拆迁进社区后可租房屋将逾60万平方米,农民年人均收入可望增加2000多元,“房东经济”将惠及当地2万余农民。

  造福农民之举

  作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试点区,戚墅堰通过大力发展“房东经济”破解农民进城后“失地失业少保障”这一难题,这种探索精神值得各地学习。这一举措,对其他地区有着重要的样本意义。

  如何对待农民拆迁,让农民拆迁后能安居乐业,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也是各地政府殚精竭虑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令人欣喜的是,拆迁之痛在戚墅堰农民那里变成了拆迁之乐,变成了早日进社区当“房东”的渴盼。这不能不归功于戚墅堰区委、区政府富民优先理念的提升,不能不归功于其执政力的提高。

  大力发展“房东经济”,一个看似简单的理念,其中包含了多少深入的调查,多少耐心的说服,多少细致的工作,多少艰苦的准备。这一点,既让戚区许多农民感同身受,使他们享受到世代都能当社区房东的实惠;又让许多外来人员因能租到价廉物美的房子而安居乐业,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戚墅堰经济尽心尽力。可谓一举两得。

  由此来看,只要像戚墅堰区那样,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有利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不断创新理念,就能实实在在造福农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