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饮毒止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2:33 财富时报

  我国三分之一的止咳药中含有精神类药品,也就是说,病人在服用止咳药时会成瘾,这在制药行业已是公开的秘密。古语里有“饮鸩止渴”一说,咱们现在却是不折不扣的“饮毒止咳”了!

  止咳药中含毒品

  近日,广药集团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大华向媒体透露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可待因、麻黄碱、罂粟壳、樟脑酊,都属于精神药品(毒品),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百余种止咳药品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产品含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由止咳产品引发的毒瘾已经形成了危害,而在一些娱乐场所里,此类止咳产品甚至被当作“摇头丸”的替代品私下兜售。一位从事强制戒毒工作的警官也表示,一些吸毒人员毒瘾的形成与长期滥用含有这些成分的止咳药品有关。如此一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近年来北京、深圳、济南等地会相继出现中学生群体非治疗目的大量购买、服用某些含可待因成分止咳露的现象了。

  仔细想想这件事情,实在是令人心惊肉跳。“三分之一”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你随便买三回止咳药里就有一回有毒,而且是万恶的毒品,也许能把你的咳治好了,可你要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不是药厂老板自己老实交待,亿万老百姓恐怕想象力再丰富也猜不出:就在国家和社会都大力反毒禁毒的同时,让人谈之色变的“毒”,竟然就隐藏在那些电视里大肆宣传、包装得花花绿绿的止咳药盒子里,竟然就能堂而皇之的被摆在药店的货架上销售给老百姓。

  谁来监管毒止咳药

  药品历来就是用于治病救人的,现在却是在救人的同时也在害人。自古有云,“无商不奸”,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的药品生产厂家一下子全变成“守法良民”,他们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成想他们竟然如此之明目张胆,公然置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更令人寒心的是,我们那么多的药品专家和各级医药管理部门,竟然能任由这种局面迅速蔓延而毫无作为,他们在此事件中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是老百姓的“守护神”还是不法药品厂家的“保护伞”?

  在我国药品管理法里明文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报经其审批的药品研制和药品的生产、经营以及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的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按常理说,无论哪一种药品从研制开发到投放市场,都是要经过层层复杂的检验环节的。依靠先进的检验技术与设备,药品里哪怕一点微量元素都不可能逃得过医药专家和管理者的“法眼”,像这些止咳药物里隐藏的有毒成分在审查过程中也应该是很容易就能发现的。可待因、麻黄碱、罂粟壳等虽然可以用在某些特定的药品里,但是其计量是有着严格要求的,而就广药集团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大华所说看,止咳药品可能已经到了滥用的地步,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谁也不得而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出来澄清事实,至于这些止咳药到底是在药品管理的允许范围之内还是绝对不允许,至今依然是一个大大的悬疑。

  何时才能放心服用止咳药

  时至今日,那些变相“毒品”还在柜台上正大光明的摆着,老百姓满肚子的疑惑,也没个问的地儿,干脆一种止咳药也不吃吧,可大家都吃五谷杂粮,都是肉眼凡胎,谁能保证不得个感冒咳嗽什么的小病?生了病也不能死扛着呀?但就目前这种情况来看,要真感冒咳嗽了,谁还敢放心的购买止咳药呢?

  长期以来,医疗价格、药品价格一直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同时也是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止咳药里隐藏毒素事件的爆出让我们发现,药品不仅价格高的吓人,其内在的“副作用”竟然更吓人。如今国家正在提倡创建

和谐社会,可老百姓的知情权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保护群众的安全是政府部门的天职,连生产厂家都已经“良心发现”,我们的管理部门怎么就还能“稳如
泰山
”呢?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就如此不值钱吗?

  为了不辜负亿万老百姓的殷切期待,为了对得起身上那身神圣的制服,我们的管理部门有必要站出来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了,即使现在已经有些晚了,但只要努力去补救,就一定能挽回从老百姓那里失去的信任,如果继续放任自流,等到有一天,越来越多的无辜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变成“瘾君子”的时候,就不再是一句“监管不及时”所能搪塞过去的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