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复兴及大国梦想第3篇:先天缺陷与历史旧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3:59 财经时报 | |||||||||
以20年后的认识指责20年前的决策往往是荒谬的。 在上世纪80年代“要像管计划生育一样管汽车”的年代,在汽车企业原料、车型、产量、销售还处于严格的计划经 济年代,在绝大多数思维都认为私人购车是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年代,中国的汽车企业注定是长不大的。
何况,即使当时国人能跳出意识形态的束缚,即使中方人员玩命消化吸收,也不一定就能将技术顺利学到手。进口替 代战略的先天缺陷决定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依附性。 进口替代工业化理论的鼻祖普雷维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一直指导拉美各国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 他在晚年反思拉美实践的得与失时指出,替代性的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跨国公司所支配,而这些公司感兴趣的主 要是在外围开发生产二流产品,这类产品在中心国家已被技术不断革新的新产品所取代。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拉美国家“ 在很大程度上又再次被排斥在外”,陷于再边缘化。有了再边缘化,也就免不了有新的一轮“进口替代”工业化。 中国汽车行业现在的进程几乎与其所述完全一致。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教授郭孔辉归纳为两个怪圈: 一个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第二个是能力弱,需要依赖,越依赖,能力越弱,能力越弱越依赖。 市场没换来技术,沉重的屈辱感背负在中国有良知的汽车人身上。所以2005年8月当龙永图说出“不能为自主品 牌而搞自主品牌”观点后,原机械工业部部长,75岁的何光远猛然起身反驳,其情在此。 何龙之争的背后是对20多年来中国汽车发展反思和批判的集中爆发,产生的强烈振荡余波可能改写中国汽车的走向 ,也可能淹没在文卷档案中,如同18年前另外一场几乎影响中国汽车进程的内部讨论。 198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湖北十堰召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讨论会”,核心是研究轿车发展战略, 为随后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担当东道主的东风汽车(二汽)厂长陈清泰(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提出“以国内市场为后盾的出口战略 ,取代以国内市场为目标的进口替代战略”,要求抑制进口替代型企业的“技术引进、自主建厂”模式,锋芒直指上汽、一汽 所奉行的“进口替代”战略。 陈的建议相当大胆,也紧扣潮流,当时国际市场上日本汽车和韩国汽车也处于海外扩张早期,还没有形成现在的强势 。 一汽方面反驳说,能够做到“出口导向”当然很好,但国家更关心的是替代进口。况且,如果连进口都挡不住,又怎 么谈得上出口。 辩论的结果一汽以情动人最终胜出。1987年8月,国务院在北戴河会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一汽、二汽和上海 市建立三大轿车生产基地,以挡住进口为目标。 结果是,大众、雪铁龙等跨国公司品牌得以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延续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战斗。 如果选择陈清泰所提设想,中国汽车会不会更早走出去,自主品牌能不能走得更好?历史已经无法给出答案。(徐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