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筹码第5篇:食品业借力华尔街洗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4:24 财经时报 | |||||||||
本报记者王婷 2005年,中国最大的民营肉类食品制造商——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才完成了他的角色转变。这位四十出头的 民营企业家,从商的20年间,身份已从贸易掮客,转而为产业整合者,再进化为多元化的投资客。
2005年9月,祝义才联手国际投行高盛,将雨润集团本身推上香江资本市场,成就了他缔造“雨润系”的大手笔 。 雨润集团的总资产如今做到54亿元,祝义才在实业和资本市场上有了呼风唤雨的底气。 资本联姻 回顾雨润集团的上市征途,国际知名投行高盛亚洲在其中功不可没。 在祝义才功成名就之前,食品行业已有明金星掌控的大众食品控股,先后在2001年和2002年在新加坡与香港 上市,其“金锣”品牌风靡大江南北;叶韦辰旗下有联合食品控股,业务涵盖生猪饲养、“江泉”牌食品的成品贸易等整个产 业链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上市。韩真发经营正业集团,也是从事肉制品屠宰、加工,房地产开发的行当。 这个行业的造富能力已毋庸质疑。 这时的祝义才,还需要实现一次破茧化蝶的跨越。这个破题之举,就是与高盛亚洲结盟。 这次上市为雨润赢得了20亿元的资金。而雨润与高盛也签订了对赌协议。如果雨润情况稍有恶化,高盛可用最少半 年的时间出逃,做的也是只赚不赔的生意。如果业绩向好,高盛的风险投资基金将可在一年以后套现获利。 清理门户 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借助于资本市场来完成行业洗牌。 2005年1月,中国第一家葡萄酒合资公司——王朝酒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以红筹方式上市。公司招股公开发售 部分获得高达625倍的超额认购。这次上市让王朝酒业募集资金约4.14亿港元。 王朝酒业的上市加重了他与国内另两大葡萄酒巨头张裕、长城较量的砝码。 不久,另一饮品——海升果汁以红筹方式登陆香港股市。这家收入九成以上来自出口浓缩苹果汁以及梨汁的企业,公 开募集资金约2亿元港币。 在这里,也闪现了国际投行高盛的身影。它以2000万美金获得海升20%的股份,德国DEG公司为海升提供了 2000万美元的长期贷款。 在海外上市的名单上,还有很多食品企业在排队:啤酒行业中的燕京啤酒欲香港上市,河南思念集团希望在新加坡上 市,而统一也会将大陆业务打包在香港上市。 外商直接投资也在造就着这个行业实力的此消彼涨。 这一年间,乳品业中,RichKeen公司与统一中国投资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认购完达山50%股权。伊利 和蒙牛各自揽来了新的跨国公司与其合作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稳坐行业第一阵营的位置。达能进一步增持光明乳业的股份, 恒天然投资8.64亿元人民币获得三鹿43%的股份。 借力国际资本 海外投行注资——签订对赌协议——提升市场份额——上市套现。这样一条资本路径已经不止一次在中国的产业整合 中发力,在清理门户的过程中屡试不爽。 雨润的开始只是刚刚结束的蒙牛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2005年6月15日,上市前已入股蒙牛乳业的3家机构投资者(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和英联投资)和公司管理 层共向市场配售3.15亿股旧股,套现金额高达15.62亿港元,所剩股份不超过0.1%。 大摩们的出现,无疑使蒙牛走上了一条迥异于同类的发展道路。国际知名投行给蒙牛带来的不单是现金和希望,更多 的是国际资本力量的专业精神的震撼和冲击。 人们通常会看到大摩们在蒙牛案例上获得了550%的巨大投资回报,而为其巨额投资回报保驾护航的,是两次与蒙 牛管理层签署的对赌协议。在外人看来,这些对赌协议是过于苛刻的,但是,或许在对乳业行业形势持乐观态度的蒙牛管理层 看来,这种所谓的“苛刻”,正是体现其实业创新能力优于同业竞争对手的试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