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法制周报年终特稿之神六飞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7:22 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年终特稿之神六飞天

中国航天员聂海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法制周报年终特稿之神六飞天

中国航天员费俊龙


  记者付弘成

  翔,本义为盘旋地飞,如翱翔,飞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对飞天的幻想,敦煌飞天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流传至今。“飞天”一词最早源于《洛阳迦兰记》,被解释为飞翔的天人。“天”这个词在佛教中概念颇深,可解释为天街,天道,天趣等等含义。寓意着一种最高最优越的境界,或者理想的生存环境,具有宇宙层次的概念。飞天这种艺术形
式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造,他用人体在空中的飞翔,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驾驭宇宙空间和对未来、自由、和平的向往。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2003年金秋,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独上九霄的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向地球发出问候。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畅游太空100多个小时,为中国航天续写了新的辉煌。   嫦娥、玉兔、桂树,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优美的联想。古人就有登上月球的梦想,苏轼曾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佳句。现在,他的这个心愿应该为时不远了。明年我国将发射环月探测卫星,并力争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实施载人登月,现代版“嫦娥奔月”指日可待。   

  飞翔之舞   

  神六飞天,举国沸腾,2005年的这个金秋成为所有中国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在特刊推出之际,本报独家连线航天英雄聂海胜家乡——湖北《襄樊晚报》记者付弘成,让这位全程见证聂海胜家人观看神六飞天的记者口述当时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

  飞 天

  母亲带病看完全程

  聂海胜是咱们湖北人,如果他能成功飞天,无疑是家乡人的骄傲。当时,我们报社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报道组,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们来到聂海胜老家枣阳时,这里早已云集了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和境外的记者。

  10月11日晚,本报获知飞天人选已确定,其中之一就是海胜,12日上午9时准时飞天。赶罢稿子已是12日凌晨5时,我小休了一下,7时许就要集体乘车去杨垱镇,因为枣阳宣传部的同志说,为保证会场秩序,海胜家所在的街道进行了交通管制,自带的小车一律要留在枣阳市区。

  此时,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但街上的气氛却很活跃,狭窄的街道上挤满了群众,街道两边挂满宣传条幅,预祝海胜飞天成功。海胜家门前的场子成了欢乐的海洋。南边是正在安装、调试的中央电视台转播车,北边是枣阳剧院正在搭的戏台,海胜成功飞天之后,这里要唱两天大戏。

  聂海胜家有两层小楼,门前张灯结彩。一楼会客厅里,聂海胜的画像张贴了一屋子,数百名记者在忙前忙后。聂海胜的几个姐姐、姐夫都来了,聂海胜唯一的弟弟聂新胜忙得焦头烂额。为了方便观看飞天,在一楼和二楼及门前的场子里同时放了3台大彩电。楼上供聂妈妈和医务人员观看,一楼供当地领导和海胜的亲属观看。外面的场子还放了一台巨型彩电,是供群众观看的。

  8时50分,襄樊市的主要领导和军分区领导来到现场,飞天已进入倒计时,海胜的弟弟聂新胜、五姐聂道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看到海胜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然后进舱,聂道琴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有喜悦,也有紧张。9时整,飞天开始,现场一片掌声……

  当中央电视台传来飞天成功的消息,杨垱镇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海胜家乡成了欢乐的海洋。

  瘫痪在床的聂妈妈换上了儿子买的崭新的红色羊毛衫,带病坚持看完了海胜飞天的经过,眼角流出了热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聂新胜对中央台的记者说:“哥哥飞天成功了,作为弟弟我很高兴,我替哥哥照顾好妈妈,哥哥尽忠我尽孝!”这个画面通过卫星传到了全国各地,感动了很多人……

  返 回

  鞭炮响起来 音乐奏起来

  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号安全返回,我们仍守在海胜家。

  连日来,家乡的人们为庆祝神六的顺利升空已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并按传统习俗为聂海胜庆祝了41岁生日。小城沿街挂满灯笼和彩旗,每个角落都涌动着一种欢欣鼓舞的喜庆气氛。

  聂海胜出身贫寒,兄弟姐妹8个,父亲早在1980年就去世了,聂妈妈含辛茹苦,靠干农活挣钱持家。因家境困难,聂海胜曾一度面临辍学,是聂妈妈顽强坚持才让他完成学业。她不但把儿子供养上了大学,还为国家输送了一名出色的航天员。去年,聂妈妈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最终瘫痪在床。为表彰聂妈妈为国教子、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襄樊市妇联颁发给她“英雄母亲”牌匾。由于身体不适,聂妈妈此时未能收看神六返回的直播。

  4时33分,随着主持人的一声“神六宇航员已平安返回地面”,簇拥在电视前的人群大声欢呼起来,聂海胜的亲人更是激动不已。聂新胜是一位腼腆的小伙子,在整个直播过程中一直一言不发,直到此时才放下紧张的情绪,眼角渐渐湿润了。他说他会尽快把这一好消息告诉母亲。海胜的姐姐聂道琴告诉记者:“这几天我们每天都看电视,母亲每次看到有海胜的镜头,就激动得流泪。”

  5时38分,宇航员走出返回舱,此刻,刚刚平静的海胜家人和乡亲们再次激动起来。聂新胜睁大眼睛,焦急地探着头,想从电视中搜索出哥哥的身影。终于,欣慰的笑容慢慢浮现在他脸上,哥哥出来了!他转过头安心地冲姐姐笑了,眼角流露出掩藏不住的骄傲和自豪。

  鞭炮响起来了,音乐奏起来了,一朵朵礼花绽放在还未散去的夜色中。天上,依旧是一轮满月,而地上的人们早已舞动起来,舞龙、舞狮、旱船、腰鼓、秧歌……尽情地抒发着心中的喜悦。在这人圆月满的美好时刻,也许,只有条幅上的话才能最好地概括杨垱人此刻的心情:“海胜,你是我们的骄傲!”

  在飞天之舞中超越

  本报特约评论员 刘洪波

  飞翔梦幻属于人类。希腊神话就让伊卡洛斯自制了翅膀,中国神话把嫦娥送上了月亮。

  但1905年,当人类真正进入飞行时代时,日俄两国正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一场战争,无论谁胜谁负,都意味着国家利益的再次丧失。 此后五十年,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中国在军事技术高端领域追赶世界潮流的意愿已经确立,这个目标的逐步实现,后来被称为“两弹一星”。

  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中国已经宣布停止核试验,“一星”进入载人航天时代,就此成为中国高端技术的展示平台。此时,载人航天最重要的意义早已不再是其军事运用,而是人类的太空和平之旅,国人所自豪的是这样的旅程现在已经可以由中国来进行。

  两年前,杨利伟在太空展示联合国旗和中国国旗,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画面。两年后神舟六号升空,它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显示的是中国在太空和平之旅中进步的惊人速度。中国的载人航天探索,仍处在一个追赶的时期,可以相信,以后的很多次旅程都会再现这种激动,这不仅是因为技术上的逐步接近,更重要的是对一个长期未能摆脱“近代史悲情”的民族,这些旅程将一次次导引整个民族拥有一个更加自信、平和、开放的胸襟。对于中国来说,近代史是一个“大国自信”被逐渐摧毁的过程,在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民族苦难最深重的所在并非各种利益的丧失,而是悲情无时不在所衍生的种种扭曲。

  基于这种状态,我们才能理解何以自抗战胜利以来,人民会为那么多种“打破垄断”而欣喜万分。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原子弹的第一声爆炸、大庆油田投产、万吨水压机的研制、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卫星上天、联合国席位的改变、第一块奥运金牌等等,无不被视为国家的荣耀,载人航天仍然继续着这样一个过程。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重返世界”乃至“站在世界前列”的成就,一点点地恢复着一个民族的心理平衡和自信力。

  载人航天的欢呼声,既源于自力自为以成伟业的民族自豪感,也源于民族得以参与到人类前沿探索的使命感。后者正是几十年来这个民族通过不断获得肯定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人类情怀。载人航天不仅是再次昭示这个民族足以进行伟大的创造,而且使这个民族得以拥有一种超越的眼光。

  民族的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但正如常言所说,“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不会永远沉湎于悲愤与悲恸之情。超越过去,面向未来,或许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但浴火重生不会永在期待之中,恢复了灵动之气的中华民族必将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平与发展的支撑力量。

  (刘洪波,《长江日报》主任评论员,《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专栏作家,知名时评人。)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