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周报年终特稿之两岸亲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7:41 法制周报 | |||||||||
宋楚瑜与大陆亲人团聚 宋楚瑜的堂姑,现年68岁的老人宋扬 亲 亲,原本指父母。《说文解字》段注云:“亲,父母者,情之至者也。” 台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妈祖和关公。 “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连横《台湾通史》)。自古台海一家亲。陈水扁新张的“ 两岸亲缘 一百多海里的浅浅海峡,20多分钟的飞机直线航程,我们竟走了半个多世纪。 “美丽的半屏山,耸立在大海边,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世世代代不分离,山山水水永相连,大海难挡骨肉情,亲人终究要团圆”。2005年的春天,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慕郁民、知名作家李敖为海峡两岸渴望统一与团圆的华夏儿女搭起了交流的桥梁。 在全世界聚焦镜前,有一位湖南湘潭射埠镇的老人,一位为宋楚瑜守祖坟57年的老人尤其引人注目。她就是宋楚瑜的堂姑,现年68岁的老人宋扬锡。 2005年12月20日,本报记者回访了这位朴实而又善良的老人,她向记者透露的一些细节,正好应和了门楣上的那副对联:“两岸兄弟一家亲,华夏子孙不忘本”。 幸福:57年时光流转的动人一瞬 在宋扬锡的记忆里,2005年5月9日与宋楚瑜一家人的短暂相聚宛如昨日。7个月过去了,宋扬锡老人晶亮晶亮的眼神仿佛告诉记者,那是她一生最幸福、最难忘的,她拿起57年后两岸的宋家人再次团聚的珍贵的全家福,仔细端详,良久不能平抑内心的激动。 她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宋楚瑜与亲人团聚时的真情话语:走了56年,自己和亲人终于团圆了,这一路不容易。那一刻,她有了从未有过的满足。 在距湘潭县射埠镇70公里远的巨鱼村,这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一直居住在这里。得知宋楚瑜即将回大陆访问的消息后,她请媒体记者转告宋楚瑜一定要回祖籍来看看。 宋楚瑜来了,在团聚时刻,他说出了自己久藏在心底的感谢:感谢堂姑宋扬锡50多年来对祖坟的照看。 在宋扬锡眼里,5月9日,是她一生中少有的几个幸福时刻。 遗憾:没能在家吃顿团圆饭 两岸的疏离,不但使她尝尽了思亲的痛苦,自己的母亲也在“文革”期间饱受折磨。“都是两岸分离惹的祸。”宋扬锡说到此处,本来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她几乎哽咽了:“如果两岸统一,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间悲剧呀。”“亲人不能相见,相见又是如此短暂。我们与宋楚瑜见面的时间太短了,几乎说不上什么话呀”,宋老人恨时光匆匆:“这也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原以为他既然回到了老家,至少能够在家吃一顿团圆饭,我甚至连菜都准备好了,但是他们却没有时间了……”。看到宋老人满是无奈的眼神,记者试图把话题绕开,她却一时半会没有转过弯来。“现在我想联系他,哪怕听一听他的声音都行,但一想到他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奔走呼号,我只好打消了念头”。 礼物:最是关情“高山茶”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现在,我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了”。说到宋楚瑜送给自己的礼物,宋扬锡老人如数家珍。“两包高山茶,一袋仙人果,一袋紫苏梅,都是台湾特产”,宋老太太用孩提般的童真扳起了自己的手指: “这些礼物可能不名贵,但他是从台湾那边带过来的,穿山越水,跨过了台湾海峡,不容易呀。” 当记者问她礼物现在何处时,她兴奋地说,吃了呀,好吃得很呢。“我自家也种茶,但我从来没有喝过真正的台湾高山茶”。 “我送他的也有茶叶,是自家产的谷雨前茶。送他的茶叶,都是经我一手一摸的呢。” 仿佛是初恋时的那双绣花鞋,老人眼中满是幸福的光芒。 心愿:很想他,很想与他说说话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想与他说说话。10月份的时候,台湾中视媒体集团大中国际多媒体公司的刘家庸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我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一张纸上托刘记者捎话。”记者问她有消息了没有。“也许是没有带到吧,现在还没有回音呢”,说这话时,老人的眼中充满了期待。 记者问她,有生之年想不想去趟台湾,她说:“我早就有去台湾的想法了,我于1993年还办了台属证呢。”说到此处,她既兴奋又有不解:“想不到去自己国家的一个岛屿,还要办证。这‘台独’分子太可恶了。”看到她明显激动的情绪,记者又把话题绕到了宋楚瑜身上。 说到宋楚瑜,她似有说不尽的话:“尽管1948年与宋楚瑜分别之后,就没有联系过,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有许多人先后来这里看我们,并到山上拜祭宋家祖坟。” 宋扬锡说。 是呀,如宋楚瑜一样,虽然人在台湾,但他们的根却在大陆。正如一句诗所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浅浅的海峡,应该是爱的纽带,亲情的桥梁。 寻根:黄帝陵,一个中国的符号 有一个地方叫故乡,有一种思念叫乡情。2005年4月30日上午11时30 分,西安只属于一个人,一个离别了61年的游子连战。 西安,不仅仅是连战的老家,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唐王朝的首都。统一的中国的概念,实际上早在历史上以西安为首都的时代已形成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有黄帝陵,西安成了一个中国的符号。 巧合的是,西安还是连战的原乡。循着时光的痕迹,如今的西安还能听到连战的亲情故事。 激动之后是感伤。连战此刻的心情代表了海峡两岸渴望统一人们的共同心声。 仅仅5天之后的5月6日宋楚瑜反复向乡亲们最是游子不忘乡。连战和宋楚瑜都将西安作为访问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其背后的深意可谓不言而喻。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2005年春天,海峡两岸上空中那数道彩虹注定会绘成一个“中”字的图案。 本报记者 李敏/文 伏志勇/图 乡愁 乡愁是什么?是割舍不断的亲情。乡愁有多深?血缘有多长,它就有多深。乡愁的鸿沟什么时候才能填平?面对着台湾海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摧心折骨的记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辛亥革命元老于佑任临终前的哀歌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还要对望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开出了泉州湾” ——乡愁诗人余光中,回到阔别近60年的泉州故土时,心里充满感慨。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台湾诗人洛夫面对浅浅海峡的无奈和伤楚。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台湾女诗人席慕蓉遥望故乡的低吟。 “三十九年!三十九年有多少月?多少天?三十九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勾销了吗?” ——1988年琼瑶几经辗转返回大陆探亲时,《剪不断的乡愁》即兴成篇。 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 ——李敖七言诗《台湾无处不中国》 声音 “我相信,历史将铭记我们今天的历史性握手和历史性会见。” ——2005年5月12日胡锦涛会见宋楚瑜时说 “今天有人还只在从50年前甚至于60年前国共之间的关系、思维、格局来评断我们的访问,但是我觉得,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个格局。……我们是以善意为出发,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作依归,以民族长远的利益作目标。”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 “历史应该是一面镜子,而不是一条绳子。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作为,看到前人的教训,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绳子是一种纠缠,让过去的冤孽影响到现代人理性的思考。” ——2005年5月11日宋楚瑜清华大学的演讲 “到今天为止,我的双脚都从没踩到外国的土地上。” ——2005年9月28日李敖到达“神州文化之旅”最后一站香港后与在港的各媒体记者交流 细节 郁慕明巧释礼物瑕疵2005年7月12日郁慕明代表新党访问团向中国人民大学赠送礼品一对南方石狮时,对于石狮底座的一点瑕疵解释说:“狮子很好,但是底座上面我们昨天检查有一些瑕疵。为什么会有一点儿瑕疵?不是我们的关系,是因为从台湾到大陆这一段路还是有一些颠簸,所以在过程上造成了一点点瑕疵,我们希望今后从台湾到大陆这条路畅通无阻。” “宋先生我们不要打仗”2005年5月6日,宋楚瑜到南京夫子庙时,一位老先生穿过重重警戒跑到他前面说,“宋先生我们不要打仗”。 海峡破冰 本报特约评论员 晓宇 历史总是需要时间的距离,但在时代中因大预见而做出的大举措,注定要成为历史。 2005年的两岸,多年紧张的表情瞬间化作了会心的微笑。峰回路转之际,和解在碰撞中被激成海峡的制高——峡岸没有变,海峡的坚冰却已从中间开始整体破碎并逐渐消融。以此为终结与起点,两岸中国人所做出的选择是:既然已不能再紧张下去,那就微笑下去。 在2005年行将成为背影的时候,回首再看连宋相继国亲携手的大陆访问,海峡的格局气象已然斗转星移,此消彼长间,正有历史之真谛。 早在连宋访问之前,大陆为遏制“台独”,促进和平统一,在“软”、“硬”两个方面进行了调适,软的软到底,硬的硬到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对台的“四点”讲话,《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对两岸春节直航包机的大力推动,既彰显了立场,也释放了善意。大陆对台政策有了更坚实的支撑,也制造了更大的弹性空间。 在2005年的4、5月之交,岛内泛蓝政治力量的最大代表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选战中几经沉沦之后,一举跳出岛内生态,以两岸问题为契机,在一个更高的层次里寻求政治空间。连战率国民党参访团的大陆行,是对两岸僵持现实的突破,实现了政治生态链的重大改变,这个“天翻地覆”的变化,不是指现实交流的立竿见影,而是指从对抗到和解的心理巨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默契——历史将由和解构成,而和解这一武器已掌握在两岸真正希冀和平的人手中。 在两岸和解的姿态完成以后,“不独不武”已是现实的选择。台湾执政当局,只能接受这一现实。“台独”再无张目之效,和解之主导又已易手,台湾民进党政权有进退失据之虞。 就在连宋的大陆访问之后,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写了一篇《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文章内容姑且不作评论,但这种说明已经在说明沟通与和解的情绪,正在以历史的姿态,对“台独”姿态与情绪作出现实的消融。最起码,两岸和解已不存在“输掉台湾”的争论,而是“赢得台湾”的必选项。 由此,台湾政治生态进一步裂变,两岸同属中国人主体意识进一步凸现,和平、和解、互动、互惠,形成一个稳定的两岸新架构,在这个架构内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已为台湾主流民意所彰显。这正是两岸和解对于“台独”的历史反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台湾媒体在“三合一”选举之后曾喻民进党扁政权为“三光”:改革理念输光,民主价值被掏光,政经筹码被败光。两岸和解是台湾最大的政经筹码——和解是被创造的历史,和解也正在生成新的历史,而这一过程,惟一被遗弃的,只能是“台独”与“台独”势力。 (作者系《潇湘晨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