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把脉西洞庭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07:57 潇湘晨报

  

今日把脉西洞庭湖

  ★科考队专家童潜明教授(右)在研究花瓣山的明清古瓷片记者张翼飞摄

  本报讯昨日,环洞庭湖科考团考察了南洞庭湖禁渔后渔民的替代生计问题,并进行了转向生态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今日,专家们将前往常德汉寿县,为西洞庭湖“把脉”

  乘坐旅游船一段时间后,根据当地接待部门的安排,科考团一行改乘5条小型旅游船继续行驶。这些小型旅游船均为之前的渔船改装而成。虽然狭小,船体简陋,但主人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辟有客厅、卧室及厨房等。

  我们乘坐的小船,船主在船头驾驶,其妻名叫崔元满,负责接待工作。崔今年51岁,与丈夫经营此船已有15年时间,之前一直以捕鱼为生。湖区禁渔后,两人便改行,加入了旅游业的队伍。她的船里收集有一些关于鸟类保护、禁渔宣传、以及景点介绍方面的小册子。不过,据她透露,还是有个别人偷偷地用电打鱼、撒“迷魂阵”捕鱼。

  昨日,环洞庭湖科考团来到益阳沅江,直入南洞庭湖中心地带,寻找最原生态的湿地,触摸地球的“肾脏”。

  同行的沅江市旅游局局长马放建介绍,此处有2万多亩速生杨,他估计这样的速生杨,在南洞庭湖区有几十万亩。湖南师大教授邓学建通过GPS全球定位仪测定,此处属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洲滩地带,按规定不能栽种杨树。中南林学院教授杨道德介绍,杨树是陆生植物,在洲滩大面积栽种杨树,将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此外,杨树的无序种植,还将影响行洪等。科考团还看到,为了栽种杨树,一些挖土机正在挖沟排水,这也加速了湿地向陆地的改变。

  不过,到底杨树种植对湖区的生态及防洪造成的影响已达到什么样的状况?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教授彭佩钦指出,这个情况有待深入进行调研,统计出准确的数据。

  大船行驶两个小时后,由于前面水浅,遂转乘小渔船,继续往南洞庭湖的深处驶去。下午4时20分,小船终于抵达南洞庭湖的腹地——花瓣山。

  湖边小土山裸露部分发现了许多瓷器,马放建介绍,周围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都发现有这样的瓷器,不知来历与出处。湖南地质研究所教授童潜明查看后推测,这是明清时期的瓷器,根据其土层构造的情况来看,明清时此处应该是高出水面很多的陆地,有人居住,“而且还是那种大户人家的居所”,明清以后,其地势逐渐沉降,陆地被湖水覆盖。童教授指出,这也是南洞庭变迁的“一个证据”。特派记者吴通清

  《大型科考挺进洞庭湖》后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