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武汉公交IC卡运作差百姓出行遭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11:04 楚天广播电台《事事关心》

  武汉市公交自1999年开始推行IC卡以来,每年以30万张的速度递增,两年之间发卡过百万张。当时IC卡的主办银行也因此而风靡全国,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竟退出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现在市民乘车大多数却不怎么用卡了,这是怎么回事?

  记者深入武汉市某公交站点采访了一位陈女士。她介绍:每天至少要乘4趟车。当记者问及是刷卡还是投币时,她回答:“都用,IC卡有钱就刷卡。”接着又强调:“刷卡确实
方便,但充值太麻烦了,上班和住家附近几乎都没有充值的地方。”

  另外两位先生手中都拿着零币在等车。他们告诉记者,即使手中有卡,但多半是投币了。“为什么有卡不用?”记者感到很惊奇。“卡里钱用完了,没时间去充。”“充值太不方便!充值点太少了!”两人连连抱怨说。

  据武汉公交集团一工作人员透露:如今武汉市公交乘客每天达270万人次,市民持有公交IC卡约160万张,但每天IC卡的使用仅为70万人次,仅占乘客量的26%,占持卡人的40%多。

  充值不方便是“有卡不用”的主要原因。据记者查访得知,从1999年以来,武汉市公交票务管理部门业巳将充值点由18个增加到230多个,交通银行武汉分行现在设有126个点,但交通银行必须是在交行开了户的储户才能充值,这就大大限制了相当一批要充值的乘客。公汽公司有22个点,一般又都设在终点站,谁又会为充值专门坐车到终点站呢?市民于是选择街头

麦当劳店,但从去年开始,麦当劳店开始实行严格的作息制,即在营业时间和业务繁忙时不充值,即使能充值恰恰又是上班族的工作时间,有时甚至在规定时间内去麦当劳店充值都不行。老百姓对此十分不理解。麦当劳店甚至干脆挂出牌子:“设备出故障”,叫你奈何不得。

  长江水利委高级工程师欧阳美

跑车几十年了,是使用公交IC卡最早的一族:他认为“这个卡虽然不错,但是我现在越用越少,用完了以后老充不上。”

  除了充值不方便,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乘客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的:那就是投币者投1元,刷卡者还得刷1.2元,心里不平衡。欧阳说:“现在就出现很尴尬的局面。投币常常投一元钱,司机也认可,刷卡是要刷1.2元的。刷卡不仅没有优惠,与投币的比较,它还要多付出0.2元,这就限制了老百姓用卡的热情。”

  武汉市的公交车票价与其他城市有点不一样,除了空调车,普遍是1.2元的通票。从开始实行这种票价起,“找零”就一直是司售人员和乘客共同头疼的问题。于是,司售人员和乘客不知从何时起,几乎达成了“默契”——投币的大大方方投1元,司机眼见也默认。这一点,武汉市票务管理部门自己也作过跟车调查。“乘客同时拿着1元钱和1张IC卡,都能用,当取舍时是举左手还是举右手? 乘客只要有这种机会,就尽量少掏0.2元,”票务管理公司刘经理如是说。刘经理还解释,他并不认为票务公司应该对这种现象负责:“这是个市民的素质问题,不是价格问题、体制问题,更不是充值点少了不方便的问题。”

  不管是个人素质、体制、还是服务问题,持卡人有卡不想用是事实。而对于IC卡的推广,应该说公交系统更胜于普通乘客。跑595路车的司机蔡某告诉记者:“假币、游戏机牌子,再一个乘客没有投足、差钱,象这样的事蛮多,经常为乘客没投足还扯皮,多说一些话。我倒希望用IC卡,方便、快捷、不差钱、又不找零。”

  据了解,武汉市公交每年因假币、残币、假月票、投币不足就要损失约300万元。另外,不少无人售票车变成了有人售票车,额外增加的售票员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既然如此,公交票务管理部门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激励乘客用卡呢?优惠不优惠且不说它,方便乘客充值于情、于理、于己、于彼总该考虑考虑吧?

  对此,票务管理公司刘经理面露难色:“充值点不是公交下属的单位,与它没有行政关系,是个市场经济。当然,我希望设的点24小时充值,但对方跟我讲条件。”

  记 者:“找不到比较好的方式?”

  刘经理:“不是没有方式,没有谁愿意跟我做这个事!”

  记 者:“利薄了?”

  刘经理:“当然利薄咧!一个点650元,什么都包干给它,你说利薄不薄?他要我加,我的成本又不允许。”

  这个帐到底怎么算?只有武汉市公交银行集团心里最清楚。而乘客们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当左手拿着钱右手拿着卡时,是举左手拥护你?还是举右手支持你?不能不说是个尴尬 。

  据了解,武汉市公交票务管理部门也正在想办法,诸如能否现金充值、对所有人开放、撤消投诉多的充值点,改在老百姓经常出入的商业场所设点等等,还IC卡一个本来面目。(记者 晓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